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墟     
余秋雨 《教学随笔》2008,(Z2):44-49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相似文献   

2.
废墟     
废墟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  相似文献   

3.
废墟     
一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一文中抒写了自己对废墟的深刻感悟:内容上“废墟是进化的长链”,而形式上废墟具有美。并提出对废墟应取的态度,以此批评中国人的大团圆心理。也许我对本文只有肤浅的理解,但也不妨说说我心中的“废墟”。悠悠岁月中,人类曾创造过多少灿烂的文明,它们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废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题记独自漫步在一座废墟。踏着砖缝中蔓生出的苔藓,走过悠长的古道,蹚着齐腰深的野草,跨过低矮破败的断垣,拨开深绿葱  相似文献   

6.
夜,静悄悄的,繁星在茫茫夜空中闪烁着。环视家的四周,只有屋后的那一片废墟,能让我心动。与白天相比,我更喜欢黑夜,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寂静,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夜色中观赏这片废墟有着特殊的感觉。这片废墟原来是一个陈旧、空旷的礼堂,屋梁上悬着蜘蛛网。现在,在夜色中、在星光下,上面好像覆盖了一层霜,冰凉的,蜘蛛也搬家了。废墟的东南角,有一堆泥,原来是个泥娃娃。是因为那年冬天没下雪,我们一大群孩子就到处搬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堆了个不成形的泥娃娃。多少年来,它一直在那个角落里笑着。我也记不清在它面前哭了多少次。几年后的今天,我再…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说他的散文“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历史,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死一活,支撑起了废墟。我们每个人都有废墟,藏在心底心灵的废墟。每次看见它,会反省自身。废墟是过去、是昨天的伤疤,但它仍存在于今天的世界。初看《废墟》,也有疑惑:守住现在的快乐不好吗?何必留着废墟,来提醒世人曾经的屈辱,再揭旧伤?反复思索后确实有别样感悟,的确“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我眼中的废墟,并不仅指圆明园、角斗场、摇摇古城这样的历史遗迹。它象征着挫败,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我不敢说过去的每一件事我…  相似文献   

8.
《废墟》就像一首融注着诗情与哲理的散文诗,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在不长的篇幅中包孕了作者对历史、对文化的深沉思索。瓦砾碎砖,断壁残垣,荒凉的废墟使作者联想到历史的演进轨迹。在作者看来,“废墟昭示着沧桑”,记载着人类奋斗进程中的失败与失落;失败并非终点,它也是起点,是过程,是进化的长链中的环扣。在作者眼里,废墟不是文明的归宿,而是现代文明脱胎而出的里程碑,是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9.
汶川震灾中,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如潮涌现,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这个画面: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垮塌,100多名学生被埋在了废墟里。初一(1)班女学生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与邓  相似文献   

10.
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我看到一片无言的断壁残墙,在寒风冷雨中战栗哭泣;我看到一些大人们在废墟旁边,伤心地流着泪水;我看到一个个有爱心的人们,正在向四川那儿捐钱捐物;我看到一群消防官兵和一些外地赶来的救援战士正在救援;我看到被救出的每一个孩子都伤得不成样子;我看到了外国友人和中国人民正在关心着压在废墟里的人们,这些都使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神性的栖居     
那日,我去了已成废墟的小镇。天空中布满阴霾,处处都飘荡着死亡的气息,那些不怎么好看却承载了无数生命的楼房已变成一街一街的瓦砾。至于下面还埋葬了多少躯体,埋葬了多少人支离破碎的感情,我不知道。我一直在想,想那些被深埋在废墟下的人会思索些什么,想如果我是不幸的人们中的一员,我能不能撑到170小时,或者120小时,哪怕只是60个小时。  相似文献   

12.
废墟大多是耻辱的印记,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记忆。我诅咒废墟,但专情于自己的"废墟",我的废墟如同圆明园,曾经风光过、骄傲过、被羡慕过,是本该忘却又因一时的贪恋而把它留了下来--我的废墟不是客观的存在物,只是主  相似文献   

13.
在汶川震灾中,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如潮涌现,而最让我们感动的莫过于这个画面: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垮塌,100多名学生被埋在了废墟里。初一(1)班女生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恐惧。”  相似文献   

14.
在壮观的高楼下,在繁华的大街旁,有一个布满灰尘、又脏又臭、几乎无人问津的角落,那里是一片废墟。那个角落——那片废墟,见过之后竟一直叩击着我的心扉,撩动着我的心弦。期中考试临考前夕,除了睡觉和一日三餐,就是作业作业作业。我偶尔也会叫苦叫累。可每每在这时,我就会想起,想起那个角落里的那片废墟。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08,(Z1):20-20
大灾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是这样表现坚强的——孩子们挺住,我是温爷爷温家宝总理在四川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察看灾情时,看见救援人员正在教学楼废墟里抢救一名被困的小学生。温家宝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相似文献   

16.
一片废墟中,我和爸爸心急如焚地在混乱的人群中寻找您。那一年,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摧毁了您和爸爸多年来奋斗所得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废墟     
“轰”——满天飞尘。教学楼后的宿舍大楼瞬间倒下,眼前一片废墟。砖头横七竖八地躺着,显得那般沧桑,对它们来说,这种长久的休息也许已盼了好久,它们见证了太多,疲惫了。终于随着那一声巨响,开始了长久的睡眠……有人说,废墟的美在于它是为了成就另一栋新楼,而我想,废墟本身就是一种美。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显得那么有力度。不管昔日多么繁华,在它倒下的那一刻,它就掩埋了所有的企盼,所有的记忆,只剩下孤寂。每一块砖头都承载了太多,但却不会有人挖尽心思地去猜想:在这片废墟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留下了多少欢笑和泪水?而它们也只是…  相似文献   

18.
废墟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荒凉的地方。这是词典中的注释。平面而呆板。现实中的废墟又何止仅仅于此?时间用废墟体现着它的无情;自然用废墟张扬着它的强大;人类用废墟祭奠着它的思叹。废墟,是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点,而碰撞出的火花则凝固成一段历史,这所有的一切,早已超越了物质的范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废墟昭示着过去,是残缺的、沉默的,充满了沧桑感。面对古罗马竞技场,我领悟了悲壮;面对楼兰古道,我知晓了神秘;面对圆明园,我体味了屈辱。诚然,这堆废墙败瓦远远无法媲美于完美,但是,就某种程度而言,它们…  相似文献   

19.
汶川震灾中,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如潮涌现,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这个画面: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垮塌,100多名学生被埋在了废墟里。初一(1)班女学生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匆匆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即冲向了他7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3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她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