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过多地强调德育的管理和限制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德育成为达成德育之外目的的工具,促成了德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德育工具主义倾向的理论根源在于道德理性主义。道德理性主义易于导致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整体主义,易于导致道德的工具化倾向。而宗教统治和封建专制加深了道德的工具化。德育的工具主义倾向使得德育远离道德和学生的生活,激发和放大了学生对道德和德育的抵触,加深了现实德育的困境,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自塑。  相似文献   

2.
编辑手记     
在中国教育中,德育遭受的议论可能是最多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见不着人,这就是人们对德育的看法。究其实,德育的这种尴尬处境是与整体主义、工具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德育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主义是指我们总是站在群体或社会的立场上,压制乃至抹杀个体的正当权利。工具主义是指我们总是把道德看作是获取利益的筹码或工具,而不尊重自身为善的道德。虚无主义则是指伴随着各种神圣价值的消解,人们陷入了一种“怎样都行”的虚无境况。这些方面交织在一起,不仅造成了德育实践的低效与无序,而且曲解了道德与生命的实质,把“人”从德育中放逐出…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中是否存在真理,这关系到伦理学能否成为科学。道德相对主义夸大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否认道德真理的存在。道德绝对主义将事实与价值完全混同,认为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真理。道德真理是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必然和人性完善的客观要求的道德,它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它又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效力弱化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催化的结果,它既与道德教育的理论预设中存在人性假设的误区、忽视人的正当合理的利益追求等理论因素有关,又与道德实践中受工具主义、利益驱动等异化的道德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环境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社会”看作是一个辨证发展的整体,提出了关于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新认知,“自然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环境权利,人具有积极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责任。环境哲学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它要求人们从机械世界观转变为生态世界观,从人类个体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从片面发展走向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衡派”研究的兴起与化界追溯自身的“人传统”的迫切愿望紧密相连。作为“新人主义”代表的“学衡派”在中国学化史上确实占有一席之地。但仔细探求其来龙去脉却发现中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曾经确定存在的“人传统”可言。“人主义”更多地被用于指涉传统道德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柏拉图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普遍流行的哲学思潮。它肯定世界的美和和谐,强调“人是一个小宇宙”。本文试图从新柏拉图主义的兴起、内涵和特点、影响三方面对新柏拉图主义进行整体评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全部思想的焦点和核心。道德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突出地表现为人伦道德本位化及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主义的成因、特点及现代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梁昆 《中学文科》2005,(9):32-32
永恒主义教育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有教育家赫钦斯。永恒主义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坚持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先验的“实在”构成,而人性即是人固有的不变的“实在”。它承认人是理性的、道德的和精神灵性的生物,改善人也即是使人的理性、道德和精神灵性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极端情感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上半期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其哲学立场,否认伦理学的科学地位,主张道德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否认道德的客观性。由于其哲学立场和道德观点的先天缺陷,最终被温和情感主义伦理学取代。  相似文献   

11.
道德虚构主义试图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之间采取一种调和的第三种路线.它接受了反实在论的道德属性本体观,但同时又和实在论者一样坚持道德话语表面的规范性特点.道德虚构主义并不可能实现它的理论目标.在它的理论承诺中有着不可逾越的缺陷.为了成为一种有效的元伦理理论,它应该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武善增 《红领巾》2004,(2):70-73
人性价值立场的缺位与将“道德形而上主义“抱持为惟一价值立场的错位,使张光芒重构“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的理论诉求导向了一种新的精神陷阱.这种精神陷阱就是“道德形而上主义“对人的建构所必然导致的“自杀“、“杀人“与“被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一个到处充斥着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世纪,一切以“有用”为重要尺度,技术性、工具性知识成为教育中心。而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知识的教育。忽略了道德主体的个体感受和内在需求,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  相似文献   

14.
日本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中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文化,集中体现在它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义利并举的经营方针,家庭主义的组织形式,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导向的领导方式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布赖恩·巴克斯特在《生态主义导论》一书中为生态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和辩护。他认为,生态主义与其他意识形态在许多重要方面有所不同。它以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道德诉求作为核心主题,以整体主义作为其他生命形式拥有道德地位的形而上学基础。它还鼓励人们在实践的层面采取行动,将非人类存在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逐一修正现有的政治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模式,管理人类活动的范围,实现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的生态正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泛道德主义是指网络虚拟空间出现的以道德僭越自身职能,以道德理想评判一切事物,以道德归因解释是非成败,以道德话语谋取权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怀疑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社会思潮与行为表现.网络泛道德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在互联网生存时代人们批判意识的觉醒,对现实的关注热情,隐含了各种复杂的利益诉求;同时也加深了对社会发展的怀疑主义、悲观主义与否定主义的不良倾向,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当前网络泛道德主义的兴起有其深刻而复杂的文化、社会与心理根源.为此,要加强法制建设、进行制度创新以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强化网络生态治理以培育网民的理性参与能力,促进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情主义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情感不是逻辑,却反映了道德生活的逻辑。情感为人提供了道德需要的泉源与动力支撑。主情主义又有其先天的缺弊。情感的多变性、情境的多样性以及因人而异的特征,都会使主情主义缺乏任何终极标准从而难以担保道德判断的一致性进而滑入相对主义的渊薮。以整合的视域对道德多元视景予以统驭方能寻绎道德的本质与要害。  相似文献   

18.
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补性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不包含人主义精神,加之排斥科学技术,致使中国教育至今留下人精神与科学精神严重不足的痕迹。虽然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引进了科学教育,但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影响,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在我们的教育中充分实现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同一而同补,发展教学工具的合理性,淡化工具主义倾向,加强人主义导向,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9.
赵华超 《成才之路》2009,(20):25-25
极少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对抽象表现主义进行的反叛将艺术推向了观念,并当仁不让地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观念艺术兴起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道德教育仅仅注重道德的社会功能,将道德看作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必然遵守,从而使道德成为一种限制人的工具,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道德的个体功能将道德当作是人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手段,并回归到道德的本真上来。可以说,道德的个体功能内涵非常丰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应从对道德功能的全面拓展、理解和人们对道德内涵的全面把握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和论证道德个体功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