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骏 《数学教学研究》2008,27(11):23-24
新教材具有设计新颖、富有启发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的呈现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等优点,已经得到专家和有识之士的认可.尤为突出的是几乎每一课,都用一个“问题”引入,或在内容中穿插多个思考题.它起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解决问题形成技能的作用.教材中的问题设置都具有一定目标性、障碍性、相对性,教师的任务是如何着力挖掘并充分发挥教材中的“问题”价值,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但爱不能偏袒,因为优秀生可以成才,中等生可以提高,学困生可以转化。只要爱得公正,爱得诚挚,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相似文献   

3.
苏侃武 《四川教育》2005,(10):24-24
作业设置,不应是单一地让学生做题,而是要挖掘作业的教育价值,赋予作业多样色彩:1.让作业富有故事色彩.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因此,我们可给一些内容枯燥、乏味、单调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故事的情景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理解题意.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蕴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语文教师应把这些可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出来,用以构建学生的美好人格。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篇散文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伦道德,表现了父子深情。这里,既有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又有儿子对父亲  相似文献   

5.
所谓教材的原生价值.是指教材作为客观阅读对象为读者提供的信息价值,它是被选人课本之前即有的价值;而所谓教材的教学价值,是指教材作为教学材料为学生提供的如何处理信息的价值,它是这些文章被选人课本之后才具有的价值。不管是课程内容,还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内容,我们关注的,主要应该是它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新教材,新气象!走进新课程,广大师生很是激动兴奋了一阵子。可时过不久,因为新课程提倡个性化地“用教材教”,反对生搬硬套“教教材”,也的确让不少用惯了教参、习惯了“标准答案”这根拐棍的一线教师有些无所适从,以至“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的感叹不绝于耳,直到今天情形仍未有多少改观。笔者认为,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有新课程理论要求过高而指导太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对话,这是实际阅读教学中困扰着一线教师的难题。我个人觉得,破解这一难题的利刃是“问题”。阅读教学只有围绕一些能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展开交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能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从功利的角度说,我们对阅读教学的考查,也正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课程实施中,常常有教师将新课程单纯视为教学内容的变革和教材调整,认为只要把新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也就完成了新课程赋予的使命,这些都是对课改的偏见。数学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更加注重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从而亲历知识的生成过  相似文献   

10.
划分段落,乃一把双刃剑。过去的教学大纲因过分强调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作用,有些教师便把课文看成“美丽的花瓶”——砸碎后,再用放大镜欣赏每一片碎瓷块。新课标淡化了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要求.有些教师又把课文当做“松软的棉花”——揉成团,塞进枕头套里。时下,各类教学设计或实录多以第二课时为主.即使有第一课时的教学,也鲜有划分段落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系在一起。如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甚至有的时候,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异常亢奋的状态,使得教师无法应对。细细回味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只是少数学生在进行游戏,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没有真正参与;只...  相似文献   

12.
谈数学教师的教材“再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新教材也在这和煦的春风中纷纷出炉.虽然各种版本的新教材有很多的闪光点,但也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和遗憾,因此,作为新教材的最终实施者——一线教师,就有必要,也有责任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再加工”.下面笔者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说说对新教材进行“再加工”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6年,在这6年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新教材中“活动”题的设置,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4册教材每个章节都有大量的“活动”题,然而对于这些“活动”,有些教师视而不见,仍然以老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有些教师虽然也关注这些“活动”,但由于课时或其他因素,很多的“活动”都匆匆而过,  相似文献   

14.
吕建军 《教师》2014,(21):51-51
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直接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因而寻觅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了解隐含条件的各种形式,掌握隐含条件的发现、分析方法,从题目的各种文字、各种数学模型、各种数学图形中挖掘出隐含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和运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志刚 《班主任》2012,(9):27-28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学生各式各样的“告状”:“老师,我要擦黑板,A不让。”“老师,B拿我的钢笔不还。”“老师,C和D在吵架。”“老师,E乱扔废纸。”笔者做过一个统计,一天下来,诸如此类的“告状”次数竟然达到二三十次(低年级段学生尤为突出)。面对学生告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修订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已陆续投入到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都非常关注修订版教材中具体修改的内容。因此,关注变动、明晓意图、改进教学和提升质量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在面对新修订版教材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用好新修订版教材呢?首先,对于那些改动后的内容,我们不妨戏称为“新曲”;而对于继续沿用原来教材的相关内容,我们则戏称为“老调”。  相似文献   

17.
有道是"学起于思,思源于问"。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各种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共同组成了课堂教学的问题环境。良好的问题环境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的积极  相似文献   

18.
微积分的理论从发端到成熟,前后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这说明古人发展和接受这个理论并不顺利.今天的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理解上的困难是毫不奇怪的,他们也许可以凭借着公式熟练地进行导数与积分的计算,但却可能不知道这种表面化计算的内在涵义.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学习数学时如果不从数学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组织教学的体系与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常态课上。常常看到教师提出问题.耐心地启发诱导,而大部分学生是一片沉默:而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不亦乐乎地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看起来探究气氛浓烈。实际上二者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未实现。  相似文献   

20.
郭勇 《新教师》2019,(8):26-27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对话,对话的前提就是要有问题设置,所以教师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一线教师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自问.一、文本有什么可教对任何一篇文本,读者拿到手阅读时,都会有这样不自觉的意识:我从这篇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从中产生了怎样的体验、思考或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