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洛特·勃朗蒂的代表作<简·爱>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英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比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的冲突等等.重点探讨小说作者宗教观的形成以及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夏洛特.勃朗蒂的代表作《简·爱》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英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比如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的冲突等等。重点探讨小说作者宗教观的形成以及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陈建群的寓言与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小说、80年代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一脉相承,关注的是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最困惑、最希望解决的热点问题,比如国人灵魂深处的瘤疾、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反常现象、各种腐败问题等等。因此,我们称陈建群的寓言为问题寓言。这些寓言丰富多彩,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社会针对性,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近代社会小说是指包括政治小说、谴责小说和爱国小说等等在内的以反映某种社会问题为创作主旨的小说,它的兴起与当时普遍流行的经世致用思想观念以及作者、读者在深刻的民族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政治热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多丽丝.莱辛在小说《浮世畸零人》中讲述了主人公班.骆维特因为身上的某些返祖特征而受到周围人们的歧视和利用,在希望最终破灭后悲伤而死的故事。作品通过对人物及其心理的具体分析,揭示出作者的生态伦理思想: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的机械论世界观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使人类妄自尊大,将自己置于自然的对立面;这种机械的发展观也会浊化人的心灵,引发严重的精神危机。悲剧性的结尾再次证明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表达了作者的生态理念:自然、人、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只有尊重自然、回归于自然,才能摆脱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建立和谐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6.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狼犬在被人类的文明社会驯化后,最终再次回归本性返回原始荒蛮世界的故事。《野性的呼唤》体现了四种哲学思想,即: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映出作者本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解读《蝇王》一书的发展观演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蝇王》是现代主义流派的佳作之一。作者威廉·戈尔丁用跨越时空的方式再次重现人类社会的奋斗发展史,同时也构建勾画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历程。文章分析解读了发展现在小说中的演变轨迹,并对作者颇费笔墨的荒岛原始场景提出了新解:孩子们在原始蒙昧中的争斗厮杀影射了当时极度追求物质发展、经济指标的社会发展观带来的诸多弊端:岛上孩童世界的堕落,岛外成人社会的倒退发展等等,作者想用浸透小说的悲观笔触激发起人们对人本发展现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已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等多方面需要。而要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应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发挥社团作用、优化校风等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在小说《聊斋志异》中,对狐女情有独钟,不但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且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强烈的反抗意识。因此,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大多被赋予美好的特质。这些美的集中与人间百态的人性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狐女,有侠女的义气,性情女子的多情,纯真女性的率性,等等,其形象既丰富而又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又表现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等等,美感又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审美鉴赏、善恶评价等等,理智感表现为好奇心、成功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阐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有许多情感的培养,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等等。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学史上通俗小说大家。其小说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表现了十九世纪初的中国都市风貌。这种特定的小说题材,不仅形成了张恨水小说的创作个性--长处与短处并存,而且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彼此消长。  相似文献   

12.
熊观音 《海外英语》2023,(5):210-213
胡赛尼在《群山回唱》中以“平等”的视角赋予人物独立的主体地位,让人物尽情展现其独特的声音和思想意识,形成主体意识的众生合唱,从而折射出世界的复杂性、多元性和模糊性。此外,小说在结构上和语言上也呈现出对话性特征。基于此,文章运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从主体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三个不同面分析小说的复调性特征,探讨胡赛尼“复调”的世界观,并揭示小说所蕴含的多重思想意识、多元价值观、人文关怀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各种观念的碰撞、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都不可避免地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了更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在当前职校德育工作中,要建立起全新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庄佳骝 《教育导刊》2001,4(2):14-17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生活在社会的每个人,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所有问题都有一看法,形成一定的哲学观。因此,对教育问题的剖析和把握,也离不开哲学观。  相似文献   

15.
大英博物馆在戴维.洛奇小说中象征着正统文化和传统价值,本文结合作者对书名的考究以及书名所蕴涵的人文寓意,解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复调历史观、文化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夏彬彬 《文教资料》2014,(16):23-25
人物形象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要素,在作品中一直扮演承载作者审美情志、思想感情的角色。葛亮对小说人物的塑造充分展现了他扎实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细腻的观察力。他塑造的小说形象大致可分为小人物、知识分子、局外人、动物形象四大类,体现了葛亮创作中多样的审美趋向与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吴趼人的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们大多把它看作是一部讽刺社会的暴露型小说.其实,它是作者的自叙传小说,不但小说主人公“九死一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和主题意蕴也都体现了自传性.小说中展开的社会批判和道德谴责,都与作者的身世感怀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创作突破了“小说界革命”理论中狭隘的政治功利性,丰富和推进了近代小说启蒙观念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早期小说最动人的地方便是其中无意于技巧而展现出来的自然状态,作者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坚持自我体验,形成得之我心的“自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这种哲学视域的指导下形成文字.沈从文在这些文字里宣泄自我情怀又构成自然成文的审美内蕴,从而构筑了他小说创作的基础与一以贯之的心理架构.  相似文献   

19.
在小说<白骨>中,芭芭拉·高迪以非洲象的视角,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英雄原型中的追寻、成长和拯救三个母题,揭示小说的宗教主题:追寻和拯救,并由此隐射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批判和拯救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保罗·奥斯特在<神谕之夜>中采用了多种元小说叙事策略:故事套故事结构揭示了小说只是作者虚构的叙述框架,而非对外部世界的再现;真实与虚构的模糊界限质疑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揭示了它语言构造物的实质;零散化的叙事则使小说丧失了情节的统一性和主题的确定性,使得小说的最终意义要靠读者的创造来完成.这些策略的运用,使作者在阐明后现代小说观和世界观的同时,构造了一个结构精巧、虚实难分的迷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