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科学创新与求异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科学,创新与求异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变化最烈、发展最快的世纪。发展之快,变化之剧往往使人目不暇接,使人“思难适变”。其中,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迅猛发展,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这不仅仅是因为日日新、月月异的科技成果已大规模大力度地进入了寻常百姓生活,更是因为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各国综合实力方面所显示的巨大作用。因此,在迎接21 世纪的挑战时,“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种种号召,种种口号已日益成为神州大地、举国上下的最强  相似文献   

4.
科学思维与伦理思维衡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重点讨论和比较了人的两种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与伦理思维。首先 ,笔者界定了这两种人们所熟悉的思维及思维方式 ,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两种思维方式所关涉的内容及其指向。其次 ,笔者对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 ,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于 :指向或目标、表现特征、动力基础、发展步调的不同 ;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主要在于 :科学思维与伦理思维关涉一个共同的区域 ,即作为伦理关系及其事实部分。而这一部分则是过去人们所忽视的 ,也是伦理与道德两概念的区别所在。之后 ,笔者进一步探讨了作为科学的伦理思维 ,即相似于苏格拉底式的伦理思维方式。借助于这种科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 ,又追溯了中国传统伦理思维文化的特点及缺陷 ,以及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 ,当前科学的伦理思维的培养和道德教育改造的方向。其中 ,我们倡导那种在优秀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到的科学思维与伦理思维的密切结合的关系 ,以及之间必要的并行不悖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科学与伦理是人类文化总体中两个相互区分却又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一样,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虽然具有不同的本质和内涵,但却具有相互关联和统一之基础———自由。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精神日益融入伦理精神,伦理精神也向科学精神渗透,二者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由分离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探讨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差异与联系,对科学精神下了一个简洁性定义,即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求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实践理性。并提出了反科学态度的三个特征:无知、无理和偏私。然后按照逻辑顺序,从历史角度探讨了中国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要普及科学精神,首先是自身科学精神的树立,然后是能够影响他人的科学精神的倡导和旗帜鲜明反对伪科学,最后落实到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弘扬。  相似文献   

7.
8.
袁红 《内江科技》2006,27(7):3-3,13
文章对科学思维需要涵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归纳,论述了科学思维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科学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思维与信仰思维作为人类存在的两个基本维度,内在地具有同一性和融通性。直观的知性思维却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事实上,二者的统一和融通有着充分的实践表现、人性依据与历史根源,在实践的层面表现为科学公理的自明性所蕴含的信仰属性、科学与信仰的两极相通性以及二者动态的逻辑关联性;在人性的层面根源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人类存在的多维性和人类本质的生成性;在历史的层面展现为人类的信仰从盲目崇拜,到理性公设,再到人生信念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科学与技术紧密互动和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的文化精神。把两种精神联系起来进行“协同培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类人才培育目标和效果的共同需要。这种协同培育能使两种精神相得益彰,真正成为时代精神。协同培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精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等方式推动。  相似文献   

11.
马桓 《科学学研究》1996,14(1):10-14
本文探讨了科学活动中的思维规范、科学思维规范的作用,以及科学思维规范的发展过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五四科学精神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科学精神即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其价值体现在先驱们试图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方法的传播,改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使民族精神理性化,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新文化运动后,因受制于社会政治条件,五四科学精神失落,反科学、非理性思潮不时泛滥,造成了不少严重的历史失误.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继承五四科学精神,完成先驱者们改造思维方式的未竞事业,抓好文化心理结构的转换,建构理性的新世纪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14.
周善元 《学会》2003,(5):44-45
<正> 科学学是研究科学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19世纪后半期起,科学技术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来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柱和国际竞争的焦点。从20世纪20年代科学  相似文献   

15.
精神不仅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更是一种力量,它要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一种民族精神还要振奋人们的行为,它要使自己民族的成员,在行为上更积极、更上进、更有效用。科学精神就是贯穿于人们科学活动之中的内驱力和灵魂。科学精神也应该是一种力量。科学精神要能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为,要能振奋人们的行为,从而使自己民族的科学发展超过其他民族。从这一点出发,从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我们所最欠缺、因而最需要、最应该着重强调的科学精神,当属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至上的价值观,二是献身科学的敬业心。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     
马教授一生致力于生物领域里的一项科学研究。他在这个领域泡了40年,为的就是想发现什么,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他决定再收一名关门弟子,继续他的事业。马教授虽然没有什么发现,但是他毕竟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所以报考他名下博士的人很多。被录取的是李四。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研究》自1989年以来,在主编刘东生院士带领下,坚持弘扬科学文化精神,撰写纪念地质先贤文章逾百篇,已形成办刊一绝。主编率先垂范书文纪念;组织出版人物专辑纪念;以及适时连载人物的光辉业绩。专辑、连载,特色突出,权威性强,科学文化史料丰富、珍贵。用历史教育未来,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19.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上千年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中国国民才开始认识到西方传来的“科学”的威力。从而不知是否情愿地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但更多地是追随和盲从,不知建立科学体系和全民普及宣传。只是空乏一身热情。在赞同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同时,坚持中国自远古时期就不乏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