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题画诗源于何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画诗是我国特有诗体之一。它充分体现出我国诗、书、画三位一体的优点,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相当益彰的特点。我国题画诗的源始,古今学者有四种说法:一、源于六朝。周积寅、史金城《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前言》云:“唐代(618-907)诗歌盛行,题画诗也丰富多彩,但题画诗并非始创于杜甫,六朝时有些诗人就为画扇,屏咏过诗”。二、源于唐代。钱君陶在洪丕溪《历代题画诗选注·序言》中云:“自唐代以来,尤其是宋代文人画发展以来,历代无数的画家和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份题画诗遗产是极其丰富而又弥足珍贵”。上海…  相似文献   

2.
唐代题画诗     
中国的题画诗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如果将四言的画像赞算作诗的话,早在秦汉时代题画诗即已滥觞。及至六朝,又出现了题咏画扇、画屏的诗作。但题画涛真正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还是唐以后的事。唐代,题画诗进入成熟阶段,是我国题画诗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时代。自唐以后,题画诗才引起诗人、画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题画诗滥觞于六朝,发展于唐宋,到了元代,出现了极盛局面。但是,一些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过去对元代的题画诗往往不屑一顾,在论述元代文学时,甚至把题画诗的蜂起作为一股逆流,加以排斥。笔者认为,对于一种文艺形式的兴盛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作具体  相似文献   

4.
魏翔 《文教资料》2009,(27):6-7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汉魏六朝时期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时期的社会习俗对小说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本文从汉魏六朝时期的社会习俗与小说的关系入手,探讨、揭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习俗对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题画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画,历史悠久,瑶煌典丽,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画上题诗,更是构成民族绘画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题画诗究竟产生于何时,从何人开始,尚无定论。近年来诗论界有人说它早在春秋战国或汉代就产生了,认为那个时期就有了“为画而题写的铭、赞”。也有人认为“六朝时就有完美的题画诗产生了”。(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然而,其列举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南齐丘巨源的《咏七宝扇》、北周庾信的《咏画屏风》等,却不是真正的题画诗,而是为宝扇、屏风所写的咏物诗,咏物诗与题画诗理当自别。至于说“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就是有感于壁画而写成的长诗”,以及汉代“与壁画相配合的四言铭赞”为早期的题画诗,此说更显欠妥。因为四言铭赞,并未成诗。比如东晋人王虞曾画过《孔子十弟子图》,并以题赞来鼓励侄儿王羲之,  相似文献   

6.
魏晋六朝时期杂传的创作极为繁盛,作为一种史书著述体例,其一方面与魏晋六朝史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杂传蕴含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对六朝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六朝时期文学的自觉、文史分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8.
彭哲 《教师》2010,(18)
六朝时期的画论是中国画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后世画论都是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为基础,研究中国画论和中国画必须以六朝时期的画论作为基础,尤其是宋朝以后发展起来的文人画更是以六朝画论为依托,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画论的重要精髓.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题画诗除了表达他有关艺术创造的思想之外,还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他常在题画诗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人生的感慨,寄托归隐的思想。本文试就苏轼的题画诗分析此种复杂寓意。  相似文献   

10.
汉魏六朝臆语文学作品存在多种类型,它们虽然隐的程度不同,却呈现出隐语的特性,在汉魏六朝时期大量出现.同时,汉魏六朝隐语文学作品在传统文学中属于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园囿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而六朝画坛独领风骚.无论从画家数量、名家名作、艺术成就,或是绘画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各方面而言,六朝绘画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画坛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六朝绘画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充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水平和成就,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题画诗欣赏在国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术教育中,对绘画整体精神的获取和综合认识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中国画教学中,对题画诗的赏析,可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健全正确的中国画审美知识结构,是面向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高师美术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人才的需要。因此,高师美术教育题画诗欣赏课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能力,文化修养,审美素质,创造能力,以及形象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末以后,潮汕相继涌现出很多优秀画家,如王岱、黄璧、孙裴谷、王显诏等,他们的画作以及画上的题诗争奇斗艳,相得益彰,充分显示画家驾驭诗画艺术的高超才能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本文为对潮汕画家题画诗(自题诗)特色及艺术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李耕是我国近现代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其山水花鸟画亦精。其画作多继承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传统,画作数量巨大,且多有题诗,诗歌类别丰富。从绘画题材看,其人物画题诗包含题高士画诗、题仕女画诗、题佛道人物画诗、题平民画诗;山水画题诗主要表现的是其家乡仙游的名山、溪流;花鸟画多具有吉祥寓意;从诗歌语言形式看,李耕的题画诗包含四言古诗、五言古诗、格律诗等;从诗歌来源看,李耕的题画诗多为自创,有时直接引用前人诗句题于画中而自出新意。  相似文献   

15.
启功先生是现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近百首题画诗或品题山水丹青,或就画论画,或品评画家,或咏物,内容涉猎广泛;这些题画诗善用诗的语言来拓展画境,使诗情画意完美地融为一体;借诗言志、托物寄兴;委婉含蓄而又富有理趣。同时,又具有幽默诙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苏州的传统文人画注重人品和学养,自六朝起源,至明代吴门画派的辉煌之后,其流风余韵至今绵延不绝,并从绘画构图上的疏朗、笔墨用色上的淡雅、艺术表现上的含蓄等方面对苏州当代的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芬  黄鹏  韩蓉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3):113-115
宴饮之风,始于先秦,至春秋时代,于宴饮之际赋诗的风气下产生席赋诗,对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六朝时期,宴饮之风大盛,产生了大量的赠答诗作.通过对六朝文人为诗而宴的宴饮之风和文人席间赠答唱和的分析,找寻六朝宴饮之风与六朝时期赠答诗兴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徐渭文学艺术造诣使他能在尺幅素纸上将诗书画融为一体,其中诗与画的融合主要是意境上的融合,以及精神上的融合贯通;书与画的融合,表现在徐渭以书法为画法,及以书风助画风。诗、书、画的有机融合,还涉及到三者形式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咏侠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流品。它产生于汉魏,发展于六朝,至唐达于鼎盛。唐代诗人用慷慨之笔来抒写他们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将豪迈不羁的精神追求和壮志难酬的不遇悲慨寄托在形形色色的侠客身上。因此,与魏晋六朝时期相比,这些游侠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更为鲜明生动,主要包括:古代游侠、唐代游侠、另类游侠。  相似文献   

20.
清初陈祚明所编《采菽堂古诗选》体现出折衷七子、竟陵两派的诗学批评特色,在明中期以来出现的各类古诗选本中颇具特色.本文主要考述陈祚明的交游情况及《采菽堂古诗选》的编选意图.认为其诗学倾向与交游有着一定的关系,编选《采菽堂古诗选》则主要出于对当时宗宋派的回应,对格调诗学以汉魏、盛唐诗为典范的视野拓展,及强调古诗编选的辩体眼光、诗史品格与鉴赏批评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