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自己的创作理想成功地付诸艺术实践,小说意味深长,因而引发了人们对小说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众多解读。这也是小说的生命力之所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谱写出一曲激励人、感染人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两大艺术贡献着手,以他较有代表性的吸收现代派艺术成果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阐述了海明威将借鉴意识流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体现他小说创作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3.
<正>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新闻记者,也是海明威式“硬汉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代言人。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大师,海明威总结出小说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启发了“极简主义”流派的文学创作。本期让我们通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感受海明威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郑伟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17-120
海明威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冰山理论”独具一格,该理论在其著名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探讨该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海明威运用“冰山理论”创作这部小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范家盛 《文教资料》2011,(35):19-21
本文选取了海明威对绘画艺术接受的事实,从意境和氛围的创设,电影化的处理,戏剧化的对话结构三方面来阐述海明威把绘画艺术融化到小说创作中的转化途径,并具体论述了海明威如何实现这两种艺术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毕生致力于小说创作,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小说家.《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者荣获1952年度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性格”.20年代作品中的那些孤独、迷惘的主人公,到3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坚强不屈的“硬汉”,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其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向来脍炙人口,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小说的创作从叙述语言与人物话语方面表现了其所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运用语言提示;用动、名词写作;使用情绪语言,让作品情景诗化;对叙述语言进行选择与限制等。而在人物话语(包括对话与独白)方面,海明威用人物话语替代传统小说中的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创造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一代文豪海明威是美国文学中的神话,创作了无数经典的作品。本文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探讨海明威主要作品与《圣经》在主题上的互文关联。通过对海明威作品和《圣经》的互文性解读可以加深了我们对海明威主要小说人物的理解,加深了对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鉴赏,同时对海明威作品的互文性解读也展示其作品的非凡艺术魅力,并为欣赏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叙事艺术无疑是作成功的重要基础,由此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在20世纪西方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海明威在小说创作中对故事和事件的因与果处理的叙事技巧,并分析它们对形成海明威叙事风格的美学价值,阐释其所孕含的超越艺术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一位“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其杰出的创作在美国文坛上开创了一代新的文风。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一篇能体现其叙事艺术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因果线性叙事模式、时序的变形和多种聚焦的运用,展现了麦康伯从懦夫转变为硬汉的过程,凸显了麦康伯人物形象,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产生了特殊的文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独具风格的美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海明威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创作,一九二三年发表第一部作品《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以后,逐渐形成他特有的艺术风  相似文献   

12.
“冰山理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独特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白象似的群山》可以了解海明威“冰山理论”的独特的艺术内涵:即简约的艺术和经验的省略。这种创作艺术的运用使他的小说含蓄而深刻,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主义小说的解读方式,由此奠定了他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世上的光》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海明威艺术创作的品性:不受任何传统约束的创新精神。小说使用的至关重要的艺术手法是对比,把艾丽丝谈到爱、想到爱时的幸福笑容和眼泪与世界缺乏爱、信任和尊重的不幸相对照,以突出艾丽丝向善之心的难能可贵,这可能受到过莫泊桑同类题材小说手法的影响,但它丝毫没有拾人牙慧的痕迹,相反,处处体现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早期创作中最为精致的小说之一《印第安人营地》是一个关于男性感受和承载痛苦的故事。文章分析小说中三个男性角色与海明威不同时期人生经历巧合相似,进一步解读海明威。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是20世纪最受人注目的美国作家,《伊甸园》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探讨这部小说中标新立异的结构形式、鲜明的人物关系及形象、别具一格的叙述手法及语言特色,对解读其创作艺术特色或许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海明威创作的基本主题,对死亡的探索和思考贯穿海明威创作始终。海明威喜欢冒险的个性与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死亡有了很深的感悟。在小说中,海明威关于死亡的理解表现为死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以及与死亡抗争等内涵。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一位"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其杰出的创作在美国文坛上开创了一代新的文风。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一篇能体现其写作技巧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分切交代、层层铺垫、精当遣词、精简的对话、省略和重复兼用,描写麦康伯从懦夫转变为硬汉的过程,凸显了麦康伯人物形象的意义,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一、语言描写的常规与非常规 如同海明威的许多小说,《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也由人物的对话构成。而对话的简洁,一直是海明威小说的特色之一,也是海明威“冰山理论”在小说创作中的形象体现。对于这种简洁对话,英国作家贝茨曾把它跟此前的经典小说家作了比较,认为在老规矩的写作中,特别明显的是:  相似文献   

19.
《战地钟声》(又译《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以其亲身经历的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 ,美国志愿军罗伯特·乔丹为配合政府军的进攻 ,奉命进山 ,在游击队的协助下完成炸桥任务后 ,自己英勇牺牲。小说以其完整的故事情节、清晰的人物形象、浓缩的结构艺术、有迹可寻的视角变换和合乎理性逻辑的时空切换而成为二十世纪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又一长篇杰作。然而 ,海明威生活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层出不穷、现代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 ,其作品的思想观念、创作手法不可避免地具有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一《战地钟声》…  相似文献   

20.
从会话合作原则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人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晓丽 《考试周刊》2007,(39):139-140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展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两性话题。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对话。小说人物具有泛指性,情节事物生活化,作者自己的声音在小说中隐藏得极深。它丰富的意蕴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和想象力。本文运用会话合作原则从三个会话阶段分析人物心理,试图从语用角度挖掘人物关系,理解作者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