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晓燕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3):98-98,104
声乐教学在中师音乐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声乐教学又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和发声习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民族音乐和中国的戏曲以及西洋发声方法相结合,来构建我们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以此继承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是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论张权美声唱法民族化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蔚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3):123-126
张权在美声唱法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主要包括:探寻字声间的联系与平衡,以达到准确地表情达意;融汇传统声乐艺术行腔和情感表现的技巧,使演唱富有民族韵味;继承传统声乐艺术的美学传统,形成内在含蓄、典雅真挚的演唱风格等。她的声乐艺术探索为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论述科学化与民族化的辨证关系,我们要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吸收它的丰厚养分,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它成为人们美的享受的精神食粮。而我们目前的声乐教学只一味追求时下所流行的歌曲。媒体宣传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一种教学模式,又没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底蕴做支撑,缺失了民间音乐的根。当前,大力宣传“原生态”的保护工作,声乐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尽快补上这一课。世界教育的趋势不断的给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挑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学派,就要全面的丰富它,发展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其更加民族化、科学化,多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4.
论述科学化与民族化的辨证关系,我们要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吸收它的丰厚养分,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它成为人们美的享受的精神食粮。而我们目前的声乐教学只一味追求时下所流行的歌曲。媒体宣传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一种教学模式,又没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底蕴做支撑,缺失了民间音乐的根。当前,大力宣传"原生态"的保护工作,声乐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尽快补上这一课。世界教育的趋势不断的给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挑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学派,就要全面的丰富它,发展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其更加民族化、科学化,多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富源辽阔的国家,人们的文化生活深深植根于民族的土壤里,因此,声乐艺术民族化势在必行,如何寻求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应以科学的态度去不断的探索、借鉴和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6.
怎样解决演唱的民族风格问题呢?我认为:一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土壤,尊重我国人民的语言特点和欣尝习惯;二要解决好西洋科学的发声法溶入民族声乐演唱之中,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7.
高师声乐教学中一直存在唱法争论。综观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歌唱方法在不断地经历着发展和演变。它的社会基础是时代的变迁、化的交流以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层次。所以说,不论西洋唱法获得了民族化,还是民族唱法得到西洋化,最终,在适应学校音乐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应采用一种与国际艺术接轨的,具有世界人民共同审美标准的传统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民族声乐在借鉴西方声乐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戏曲为民族声乐提供了大量素材,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是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扬,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民族声乐的概念,然后阐述了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最后从唱腔、表演形式、演唱技巧、审美熏陶等角度分析了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增强对民族声乐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跨界融合盛行和受民族文化驱动力影响的当下,我国声乐界刮起民族化跨界之风。从流行歌手到美声大亨,从纯民唱法歌唱家再到横跨多种唱法的创新歌者,各种形式的跨界演绎为新世纪的音乐注入了一道活力。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相关理论的欠缺,以至于民族化跨界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它的美学价值,演唱方式成了众说纷纭的问题。民族化声乐跨界的美学思考,是从声乐美学进入到跨界个性化的研究中。它是声乐立美的特殊存在,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但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递,二者相互交融,互为补充。随着声乐不断发展,声乐演唱者运用自身掌握的演唱技巧使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互融合,使美声唱法逐渐民族化。美声唱法民族化不仅丰富了我国声乐教学的教学内容,对推动我国名族音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必要性,并分析美声唱法民族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美声唱法民族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一直是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阶段,因此政治、文化、教育等工作都在快速的发展,声乐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内容,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民族声乐逐渐加入了最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加快我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针对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声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声唱法音色优美统一,音质均匀自然、纯净无暇。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其逐渐成为古典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演唱方法,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声乐理论。伴随着近年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正在逐渐的深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也在逐渐的深化,新时期美声唱法的民族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的民族声乐要实现平稳过渡和顺利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声乐的概念及方法进行正确的传播和引导,其中高师声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它直接担负着民族声乐教学的普及工作.高师声乐教学要顺应转型期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明确当代民族声乐的声音形象;消除民族美声泾渭分明的传统观念;将"流行唱法"纳入高师声乐教学内容;建立适合高师教学目标的声乐曲库,从而使民族声乐之花在科学的基础上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经过几代音乐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歌唱体系,但目前声乐领域出现的"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现象,需要我们回归过去,放眼国际.本文将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和中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西方声乐艺术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此来探索它们之间相互借鉴的方式,进而完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使得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美声,都是歌唱的艺术,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发展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和声乐教育,就要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同时大胆借鉴国外声乐文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使中国民族声乐真正走向更科学、更系统、更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高校声乐教学改革面临了新的问题,加强民族声乐的理论建设也包含在其中,只有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就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而言,从美声唱法民族化的视角审视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应当系统性地改革教学的理念、内容、演唱技巧等方面;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互补发展,既有利于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又有利于探索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俗的文学是大众化的文学,但并非是要让文学流行化,流行他的文学只以消遣和娱乐为宗旨,忽视或者减弱了文学的认识、教育与审美作用;通俗的文学又是民族化的文学,不仅反映民族生活,还有民族语言和适合民族欣赏习惯的表现方式等,更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因而具有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必须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声乐艺术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传承还是引进、借鉴,都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基点上。针对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普遍轻视民族民间唱法教学的现状,从观念、师资和教材诸方面提出解决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族化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浅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一个起源于西方声乐,一个起源于中国的民族艺术,但它们并不是格格不入、互为独立,而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以传统民族唱法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的长处,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地方民歌,戏曲,还有各种唱法对民族声乐的不同诠释,从中能充分体现出民族声乐的魅力。我们要不断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