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感情、友谊、爱好或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的,以私人方式互动的,没有固定规章计划,自愿建成个人关系的小群体。一般人数较少,成员的兴趣、爱好、经历、性格基本一致,共同活动比较协调,一般都有核心人物,其人际交往主要是情绪性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职校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1.共性心理特点(1)独立性与依赖性。职校生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形成,性格等个性特征趋向稳定,思维能力、活动能力显著发展,意志力、自制力明显增强,对家庭、学校的依赖性逐步减少,人格日…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感情、友谊、爱好或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的,以私人方式互动的,没有固定规章计划,自愿建成个人关系的小群体。一般人数较少,成员的兴趣、爱好、经历、性格基本一致,共同活动比较协调,一般都有核心人物,其人际交往主要是情绪性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群体是在心理动机方向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团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条文规定,因此,不必有固定的形式。它源于班级组织内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和特点,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能满足其成员的某种或多种需求。学生非正式群体从性质及作用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群体是在心理动机方向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团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条文规定,因此,不必有固定的形式。它源于班级组织内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和特点,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能满足其成员的某种或多种  相似文献   

5.
陈静 《考试周刊》2010,(40):226-226
相对于班级、小组等学校教育中的正式群体,在学生中间还普遍存在着各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调节机制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由于这些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班级、小组等学校教育中的正式群体,在学生中间还普遍存在着各种以情感成分为主要凋节机制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由于这些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烨昕 《教书育人》2009,(8):108-109
军校青年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希望拥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渴望被信任、理解和尊重。在部队这个纪律严明、环境封闭的集体中,更希望在心理上获得归属感和依靠感。基于这种需要,他们便在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日常活动中,自发形成了各种非正式群体。在军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增强军校凝聚力,加强风气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军校青年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希望拥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渴望被信任、理解和尊重。在部队这个纪律严明、环境封闭的集体中,更希望在心理上获得归属感和依靠感。基于这种需要,他们便在学习、生活和娱乐  相似文献   

9.
10.
在学校里,教师们常可以看到同班或同级甚至不同年级的一些学生在课余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地在一起谈心、娱乐.运动等,这些兴趣相投、关系相容的学生个集体,通常被称为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力量。要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面教育功能,需要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特征、影响等因素。在初中这个特殊的阶段,教育者需要对非正式群体加以调控,发挥其正向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功能同样具有二重性质。从总体上讲,非正式群体价值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相吻合,与正式群体行为目标相一致,能够促进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反之,非正式群体价值目标与社会目标相违悖,与正式群体行为目标不一致,则会干扰正式群体的正常活动,不利于社会前进。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功  相似文献   

13.
正确看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学认为,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和喜爱为基础而结成的朋友、同伴等,带有鲜明情绪色彩关系。学生中非正式群体是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却有一套不成文的价值观,对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生活在一定群体之中,群体活动对他们的智力、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班级、社团等正式群体,却忽视了“缺乏表面结构”、有一定隐蔽性的非正式群体。本文就高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对他们的教育引导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志山 《中国德育》2005,(4):68-70,55
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随著学生年龄增长,级次升高.非王式群体的整台现象更加明显和普遍。非正式群体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它是个体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因此,重视对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分析,正确地予以教育引导,发挥其正功能,抑制其负功能,对于加强和深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健康向上的群体环境.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各种非正式群体,主要表现出心理相容、内聚力强、受核心人物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对待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深入了解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7.
分组群体评价教学是随着教育改革发展而来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中职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应意识到分组群体评价教学的重要性,以分组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文章先行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后探究分组群体评价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及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生群体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其中非正式群体在学生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对非正式群体的向往与参与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学生与非正式群体间个体的交往有助于完善自己的个性;这种交往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求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依据青年学生心理特征,比较系统地分析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征和正负功能,提出了引导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策略原则,从一个侧面,对优化学校和社会环境,加强和深化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群体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其中非正式群体在学生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对非正式群体的向往与参与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学生与非正式群体间个体的交往有助于完善自己的个性,这种交往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