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婧 《报刊之友》2013,(9):85-86
电影《杀生》自上映以来,争议不断,其快节奏的剪辑手法、多层次的时空架构以及随处可见的隐喻象征吸引了观众对电影文本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如何讲述一个好故事是首要任务,而本文也将从情节外壳、行动元、时间轴、视角以及象征手法的设置和运用几个方面,探讨《杀生》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拥有一件富有价值的名家画作,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求,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通过财富和机会拥有。如何能更广泛地满足大众对艺术品的一般需求?市场需求促使了艺术品印刷复制的发展。在中国,艺术品印刷复制刚刚起步,已然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中一个令人歆羡的小小的图景,并且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或称"影视艺术"更全面些)是综合性艺术,也可以称它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影片、电视剧)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的造型作用,则在于把银幕(荧屏)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影视剧作中的形象逼真性、典型性、运动性的电影特性要求,用可视形象去触动、感染观众。——寇洪烈[1]色彩是一般人最直观感知的事物,我们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既直接,又微妙。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师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现艺术,使影视画面能够与观众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共鸣,这种方式已经为许多导演大胆使用。1990年,张艺谋与杨凤良合导的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佳话和典范。  相似文献   

4.
道具在影视学科中的定义是与场景和剧情人物有关联的一切物件的总称。在一部影视剧中道具的合理运用是呈现故事地区和时代特色,展现人物个性、渲染生活气息以及显现作品风格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道具数量更是分门别类,纷繁复杂。本文着重分析道具在体现电影写实造型和叙事特性任务中所要求的精准逼真的再现生活环境和巧妙介入故事情节中所展现出的戏剧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已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生活、文化现象。模仿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原则。"模仿律"以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的研究成果可以反观手机短信的模仿与复制特点,解释按照"模仿律"和模因论生成的手机短信传播的模仿和复制机理,为研究短信传播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蔡骐  曾彦彦 《今传媒》2016,(7):9-10
童话似乎是一个“生民之初”就已存在的文化现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会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以迪士尼童话电影为例,它继承了童话故事的主线情节及经典品质,同时也进行了不少创新:在主题导向上,大大拓展了真爱的含义及其表现方式;在人物设置上,更加注重细节与人物心理刻画,并让反派与配角得到了更多的表现;而对于救赎的重新建构,则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及女性形象的变化.凡此种种“变”与“不变”,都彰显出媒介文化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自彩色电影诞生以来,色彩就在电影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作为电影视觉语言中一个重要的造型元素,除了更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也承担着奠定影片视觉风格、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氛围、象征等功能。本文以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为例,分析色彩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9.
《一一》所呈现的内容很多。但回归到每一个角色身上,可以看出导演所要展现的是每个人心中那一片隐秘而又温柔的部分。在展现的方式上,不仅拥有镜头语言,还有影像符号的应用。通过对于符号的解析,找出每个角色的柔软点,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导演杨德昌如何应用符号呈现六位家庭成员,各自在不同人生阶段拥有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翟彦妮 《新闻世界》2013,(10):297-298
元电影是关于电影的电影,作为一类具有共有特征的电影集合,它在与电影观众的关系以及与文化的关系方面都存有与其他样式电影不同的传播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与意义既体现于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上,又体现在电影中文化反思方面。  相似文献   

11.
原初的朝觐行为在现代语境下逐渐祛魅化,媒介地域朝觐作为媒介景观社会外化的表现形式。其地域文化属性的构建源自历时性的先验认知以及媒介建构的主体,这种共生机制从而造就媒介空间与物体实体的邂逅,是脱嵌的个体自我再镶嵌于社会结构中程序化过程。媒介朝觐行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场景呈现的权力梯度、程序化生态、强化边缘节点以及实现文化符号资本的置换。而媒介地域朝觐行为有着复杂的内在生成性诱因,前置期媒介制造个体的憧憬图式、偶遇心理的情感粘连性满足、增进他者性认同以及加持自身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王晨雨 《视听》2021,(4):100-102
李沧东二十多年来编导了六部电影,以世情故事为架构,营造了一种极为丰盈的电影空间,创制出人、家、社会等由小到大的造型元素,并在高度关注个体与现实社会的叙事动力下解构了叙事本身,将哲学思考延至电影之外.本文从电影空间建构和叙事解构两个视角出发,以李氏电影序列为文本,分析边缘人物、家庭亲情、宗教信仰、社会现实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传播学者约翰·汤林森(John Tomlinson)认为全球化会打破民族国家的疆界,促使异质的文化经验得以交相混杂,因此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正以超越时间、空间的束缚而展开人类的视野,此现象就诚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德·伯格尔(Peter Berger)所说的“发扬独特文化优势的观点”,而李安电影表现出通俗性的文本结构背后,隐藏着跨越疆界的思考意向,示范了一个具有“跨文化特征”的创作视野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美术、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门,其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基础和政治服务。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这种现象尤为突出。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在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尸山血海上,先后扶植了伪政权。日伪当局为了稳定对南京的殖民主义统治,除了不断加强军事恐怖外,还采取了其他种种手段。其中,在利用美术、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宣传其殖民与奴化政策上,不遗余力。(一)早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大屠杀期间,日本当局就派来大批摄影师和画家随军采访,大力报道日军的"战绩"。日本各大报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在国人沉浸在一股“文化热”的同时,西方主流学术界也在经历相似的学术思潮,后人称其为“文化转向”。简言之,当时的社会科学界开始反思曾经秉持的理性社会的假设,转而去发现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空间中特定群体的价值与文化特征。以重新发现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与福柯和布迪厄的风靡全球为标志,文化转向瞬时间为历史学、政治学以及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更是向整个学术界发出了宣言:所谓的经济与政治冲突俱往矣,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类政经关系的主宰力量。  相似文献   

16.
柳兴龙 《大观周刊》2012,(28):50-50
随着艺术品消费的发展,艺术经济活动的多样化,消费人群的大众化,艺术品消费需要艺术批评作为有力的舆论影响消费者和收藏者。本文就对其艺术批评与艺术品消费的关系进行论述,并从艺术批评的概念入手;从现象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译介过来的国外电影教材有很多,比如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形势与风格》,以及大学堂系列的《认识电影》和《电影艺术》。这些教材的作者大都属于资深的电影理论家,他们在书中注重从摄影、剪辑、场面调度等技术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一种学理性讲述。而这本《电影作为社会实践》的作者格雷姆·特纳本身从事文化研究,这使得他的视角不再拘泥于电影文本,而是将电影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韩国导演朴赞郁的代表作品《共同警备区》为例,论述了象征手法对电影作品多重内涵表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4):30-34
电影媒体的"媒体融合"实践没有得到充分关注。电影作为艺术之外,具有清晰的媒体属性。IP电影,是影媒与互联网"媒体融合"的文化表征。IP电影在体现票房竞争力的同时,文化上的消费主义倾向需要警惕。唯利主义的深入发展,将带来国家文化安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部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信息结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代代电影艺术家不断探索电影发展规律,不断挖掘电影艺术表现能力的过程,电影作为一门最为年轻的综合性艺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