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影 《传媒观察》2015,(1):37-39
微信全新的传播模式带来了传播过程中的诸多融合效应:传者与受者的融合,私密性与公开性的融合,内容与渠道的融合,传播与营销的融合。微信传播的融合效应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路径,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以显示自我的存在。然而,微信的融合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导致信息失真、资讯泛滥、主客不分、视界模糊等问题,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微信传播进行探究,分析微信的发展、传播特点、社会效应,并针对微信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进而推动传媒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微信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微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开展营销传播的重要平台。作为营销创新的排头兵——快消品,也早已现身微信营销的行列。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快消品微信营销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快消品微信营销总体参与度高达83%,但也存在营销传播中内容同质化程度高、传播时间比较紊乱等问题。快消品应当积极探索新的营销传播模式,如根据用户差异,开展定制化营销;根据用户关系,开展联动式营销;根据用户需求,开展满意度营销等,在微信营销的蓝海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4.
李南 《新闻世界》2013,(4):163-164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媒介中的广泛应用,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根据微信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现状,本文试图分析微信环境下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报纸遭受到社交媒体的强烈冲击.报纸以微信矩阵的方式进入微信平台,不但可以提高报纸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还可以将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拓展到新兴媒体,这可谓是报纸针对新的媒体变局采取的一次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6.
李盈盈 《东南传播》2014,(11):14-17
作为国内使用率最高的手机通讯软件,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5个亿,随着微信对人们生活诸多细节的渗透,它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通讯工具本身,成为深入社会传播活动各个层面甚至是改变人们诸多传播行为和众多传播习惯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传播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关注微信传播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传播类型,在对微信的发展过程以及功能优势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微信传播生态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类传播形式,并且借助于"拟剧人"、"弱连带"、"把关人"等理论进一步探讨微信对于人类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乡村产业振兴则是整体战略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在媒介融合的视域下,对于乡村旅游传播体系的基本现状、发展优势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意在探索具有传播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乡村旅游体系.同时,为提升乡村基层媒介的宣传效果、增加经济创收提供实质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时代,微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软件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传播模式尤其是人际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旨在分析微信的主要传播特征,探索微信传播的影响,试图揭示微信在网络传播时代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在积极探索自身渠道与新媒体渠道的融合,从而保留自身在传媒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并为自身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为此,笔者以微信平台为研究对象,结合微信平台特点,分析了传统媒体与微信融合的影响力,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出发,着重研究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平台的传播过程中.总结学术期刊微信平台的传播特征,为传统期刊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微信现已覆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交通、生活设施缴费、医疗、市政等服务领域。微信大数据安全涉及到其应用的全部环节。当前,微信大数据面临设施安全危险、存储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和隐私安全威胁,因此要从数据的采集、存储、挖掘、发布四个环节做好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喆 《传媒》2020,(2):57-59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媒介技术不断革新,在当今媒体融合背景下,众多媒体都在寻求新的出路。“报人刘亚东”微信公众号自创办以来就以关注社会热点、针砭时弊为己任,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探究“报人刘亚东”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播特色及价值建构,研究发现该公众号在传播内容层面密切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与突出问题,借助优质的内容生产来保持用户黏性,同时在传播形式上不断创新,注重与受众之间的贴近性和交互性。此外,该公众号在引导公众舆论走向、承担社会责任层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互动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想充分发挥微信平台信息推送的作用,广播媒体需要保证一定的推送频率,并做好公众账号的功能定位、内容策划、风格打造、工具巧用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探讨和研究广告文化传播中出现的伦理缺失的消极表现,并对广告文化传播进行新的科学的价值伦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环境传播研究往往将环境传播置放于传统新闻学的框架中,过于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而忽略了环境传播的社会建构功能,受众即人的作用在环境传播中被忽视。本研究以环境建构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考察网络媒体的环境传播对于环境问题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网络媒体环境传播的路径,揭示网络环境传播对于当代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下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日趋加大,诸多的新媒体平台在带给人们即时通讯的便捷之时,也对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以微信的使用为例,从传播者与受众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新媒体带来的传播微领域思考以及用户应该怎样促进新媒体的环境建构与治理。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曾经极度繁荣一时的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发行量剧减,传播力下滑,经营收入断崖式减少.本文从分析媒体融合下广电报面临的种种困惑和困境入手,详细列举了使用微信公众号实现广电报融合转型的做法,并对办好微信公众号提出了建议,对新时期做好广电报的融合传播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辛亮  黄雅意  黄锋 《编辑学报》2018,30(4):410-411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科技期刊“借力”新媒体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给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刺激点。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刊各自的特点,结合运营经验,提出了两者融合的3个关键点:找准定位——因势利导、办出特色;思维创新——打破常规、敢于“出格”;人才培养——以人为本、铸牢基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微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微信以其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促进自身与微信的融合。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促进其与微信的融合非常必要,这种举措不仅可以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更能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具体探讨电视媒体与微信的融合发展,以及电视对于微信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