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大洋洲文学的汉译和出版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与大洋洲各国的外交状况、中国的发展主题的不同,每个时期大洋洲文学译介和出版的内容、题材、体裁都有所不同;同时,大洋洲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形势也影响了其文学的汉译进程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幻文学长期以来处于主流文学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梳理百余年中国科幻文学的译介、创作与出版传播的历史进程,阐述不同阶段科幻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总结其特点趋势;探究科幻文学崛起的原因及差距,并展望新世纪科幻文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引起更多的读者和研究者关注中国科幻文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译介学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三体》《兄弟》等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发行为例,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如何成功“走出去”,实现中国文学在西方强势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译者对外国文学做了大量的译介,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译者和作家们仍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翻译了大量的国外文学,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抗战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分为占领区和非占领区两种.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外宣事业才真正开始,外宣图书的翻译和出版开始走出零散化、自发性的发展模式,走上系统译介和出版的轨道.近70年来,我国的外宣图书经历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出版重点根据国情和国际发展形式有所差异,同时每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关于外宣出版的出发点也有不同,先后表现了我国政府、社会和文化界的制度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鲁迅创办的《译文》是中国最早专事外国文学译介的期刊,几番停刊、复刊,更名《世界文学》之后,坚持办刊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不同办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十七年”时期与“新时期”, 《译文》与《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译介选材均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不同历史语境规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体》系列的海外蜚声,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新动向。本研究以网络科幻奇幻数据库为主要依据,建立中国科幻小说意语翻译出版数据库(1987—2021年),结合不同时期的译介数量及传播特点等因素,将中国科幻小说意语译介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发现,目前意大利拥有欧洲最完整的中国科幻小说出版目录,共译介35位中国科幻作家的94篇长短篇科幻作品。然而,中国科幻小说在意大利仍属小众文学,影响力有限,未来可加强与意大利科幻界的联系,开展合作出版,提高出版品质,采取多元化宣传等手段,进一步促进中国科幻小说在意大利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王红丽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9-111,90
以美国文学为主的北美文学在20世纪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北美文学成为1980年以来我国译介和出版的重点.本文回顾了1980年以来我国北美文学翻译和出版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特征,为读者和研究界提供了一个北美文学在中国的出版传播脉络.  相似文献   

9.
马佳君 《出版广角》2017,(21):81-83
改革开放以来,博尔赫斯的作品被译介到我国.这些译本的翻译质量有较大的差异,其经典文本的翻译质量不断完善并得以提高,但新译文本的翻译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博尔赫斯的文学主张给我国作家的创作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出版广角》2016,(14):87-89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借鉴新近传播学理论,并结合莫言的英译作品加以论证,探索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葛浩文式译介模式.本文借此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中“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维度进行再思考,以期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出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澳大利亚的民族独立,澳大利亚文学才有条件重新审视新的澳大利亚社会与分散的土著社会的关系.<库娜图><卡普里康尼亚><吉米·布莱克史密斯的歌声>就是在这种重新审视下出现的三部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它们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土著生活,构成了土著生活的缩影.本文从土著与其土地的关系、土著民族的觉醒等方面综合探析了这三部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冲突与契合——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妇女形象》是一部透析澳大利亚的历史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力作。作者马丽莉从多种角度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澳洲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对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及中国妇女形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这些分析研究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及中国妇女形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于强福 《兰台世界》2017,(6):123-125
首先探讨了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过程中江苏籍学士大批涌现的原因,紧接着分别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文学及其他学科详细介绍江苏籍学士的译介活动。最后指出正是因为大批江苏籍学士的译介活动推动了西学东渐的进程,西学东渐的推进发展离不开江苏籍学士的译介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与相关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学由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转向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与长足进步,成长起一支初具规模的优秀的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队伍,向国内读者译介了一大批各民族优秀的民间、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冰心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作家、散文家、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冰心以极大的热忱与精力投入到英汉翻译领域,译介内容涉及8个国家的50  相似文献   

16.
《薛定谔之猫》于2013年在法国伽里玛出版社出版,2014年被译介到中国,是法国当代作家菲利普·福雷斯特在中国出版的第四部小说.文章立足于主题学和叙事学,旨在从文学、文化、社会三个方面探讨《薛定谔之猫》的译介与出版价值.一方面,小说将量子力学的概念融入文学创作中,使读者产生了"陌生化"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文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表现出一个法国作家的中国幻象;此外,小说对新物理学背景下人类的身份以及生存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读者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家们通过讲述多样化的黄河故事,赋予“黄河”符号不同的文化历史意蕴,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符号内涵,中国文学也逐渐成为传播“黄河”符号和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媒介。其中,河南作家关于黄河不同角度的书写,已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支文脉。李商隐的诗歌、邵丽的《黄河故事》、李準的《黄河东流去》分别从个人、家庭、民族三个层面,呈现了黄河文化这一生生不息的命运载体。从“黄河”符号的内涵意蕴入手,结合三位河南作家的代表性文学作品,提出文学创作中“黄河”符号的文化传播意蕴;进而探究文学作品作为媒介和载体,对黄河文化传播和黄河精神的生成起到的作用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3月19日,由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举办的中澳出版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的十多家出版公司与来自澳大利亚的五家大型出版公司就目前最热门的数字出版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澳中论坛是澳大利亚文学周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而澳大利亚文学周则是一个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的文学交流活动。论坛上,百道网总编辑令霞作了《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电子书市场与数字》的专题报告。她指出,电子书1.0(传统出版的平移)、2.0(自助出版)、3.0(加强版)是电子书的三个世界,国外同行在从1.0到3.0的三个世界中行走;我国的传统数字出版转型在看不起1.0,驾不住2.0,  相似文献   

19.
西方童话在中国的百年译介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开创期、五四时期的热潮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低谷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曲折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期.西方童话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百年来的西方童话翻译与传播历程,可以总结中国童话翻译的得与失,深化我们对童话尤其是中国童话内在特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童话文学与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电视批评将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和电视研究相结合,是西方学界一种重要的电视批评方法.本文运用历史的观点,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电视批评产生的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具体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理论研究的不同方法、视角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