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现行著作权立法和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均未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信托义务加以明确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所以应对权利人履行信托义务,是因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权利人之间存在信托关系;有利于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行为、有效保护权利人的权益;有利于解决著作权集体管理实践中的纠纷.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信托义务应主要包括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公平义务、亲自管理义务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柯林霞 《出版广角》2017,(24):37-39
我国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正在构建当中,分析日本、德国等国的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明确著作权主管部门的立场,协调行政调解和其他纠纷处理机制的冲突,确定著作权关系的主体地位与利益分配的衡量标准,以及如何勘定与纠纷调解相关的必要事项,都是我国构建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制度必须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3月,国家版权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2012年7月,公布了修改草案第二稿。目前,此修改草案正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审议。相比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著作权登记制度增设了原则性规定。笔者认为,这些原则性规定如果在修改之后的《著作权法》中得以保留,则为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并极大地推动著作权登记工作。1目前我国著作权登记的法律依据1994年12月31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作品  相似文献   

4.
现行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没有作出规定,而许可合同登记是2012年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亮点之一,但其关于登记的规定过于粗略.为完善登记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制度,建议在关于著作权许可合同的纠纷个案中,借鉴日本专利法中的当然无效抗辩制度,绕过“先行政后民事”的传统程序,直接赋予法院认定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效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肖燕 《图书馆杂志》2014,(3):4-10,17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自2011年7月启动,2012年12月国家版权局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自2005年起,WIPO著作权与相关权常设委员会(SCCR)将著作权限制和例外列入议事日程,致力于商讨并缔结与保障残疾人、图书馆和档案馆、教育科研机构等获取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相关的限制与例外国际条约。本文介绍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梳理评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主导的国际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立法实践和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著作权法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登记制度写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对于著作权登记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近期关于著作权登记是否有必要入法有不同声音,本文拟从著作权法所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立法法的要求和著作权登记的本质作用三个方面论述著作权登记作为著作权领域重要制度写入著作权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金雷宇 《新闻界》2012,(16):64-67
本文认为“时事新闻”在《著作权法》中存在两个层次:“单纯事实消息”与“时事性文章”.前者不受著作权保护;后者有著作权,但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一来,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取消“时事新闻”这一概念后,业界能更清楚地理解新闻报道的著作权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8.
"主编"一词并非著作权法法律用语,也不是著作权法上明确规定的作品创作行为,但以主编身份署名的作品在我国却十分盛行,尤其是在专业出版领域,大部分参考书都采用主编和多个作者撰写的方式编著.由于著作权法并没有把以主编身份署名的作品作为一个单独的作品种类进行相应的规定,因此人们在"主编是否享有著作权"、"享有什么著作权"等问题的认识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产生各种纠纷,如著作权归属纠纷、署名纠纷、报酬分配纠纷等等.  相似文献   

9.
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是古籍出版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再度引起业内人士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业内人士围绕与古籍整理作品相关的修改草案第13条进行讨论,该条规定,"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使用演绎作品应当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业内人士认为,应当明确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加大古籍整理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条款中增加注释权、整理权.那么,古籍整理是一种什么作品,是否应当赋予古籍整理者"注释权""整理权",如何加强对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笔者就此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归属与著作权纠纷问题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归属与著作权纠纷问题研析孙秀英,李凤玲近年来,著作权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要减少著作权纠纷,出版单位应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著作权法,尤其要认清著作权归属以及何为侵权的问题。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我国的著作权法第十一条中对这一点作了明确...  相似文献   

11.
张今 《出版参考》2012,(21):12-13
正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是古籍出版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再度引起业内人士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业内人士围绕与古籍整理作品相关的修改草案第13条进行讨论,该条规定,"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使用演绎作品应当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业内人士认为,应当明确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加大古籍整理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条款中增加注释权、整理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部分音乐界人士对《草案》关于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提出强烈质疑,尤其对《草案》第60条、70条关于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反对之声强烈。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直存在边界模糊不清、需要纠偏与调适的问题,第三次修改草案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条款,主要集中并反映在视听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时事新闻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著作权保护、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和署名权以及使用权等问题上.此次修改草案对新闻传播条款的修正,是历次修改中幅度力度最大、调整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纠偏与调适,呈...  相似文献   

14.
假冒著作权登记的界定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著作权登记制度被推崇备至,被认为是确保著作权交易安全、防范著作权交易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事实上,假冒登记的存在将使以上愿景成为不可能,不拦截假冒登记,著作权登记制度就起不到应有作用,因此防治假冒登记是著作权登记制度运行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不同法律体系的法律,有不同的划分传统。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记者。正在讨论中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新闻单位。著作权归属的这个变更,引起不小争议。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除法律视角外,还有必要从伦理角度予以审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伦理反思,重点考察职务作品主体是否平等,利益分配是否无害,著作权归属是否公正。只有符合伦理精神的权利归属,才具有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2,1(Z1):28-35,27
在出版法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出版法制的历史和现状、出版自由、出版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扫黄"、"打非"等,并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介绍;对著作权保护的研究,从翻译介绍外国研究成果开始,拓展到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著作权的立法、著作权管理制度、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介绍与研究、著作权的行使、稿酬制度、著作权纠纷与案例、我国与国际公约的关系、数字技术的挑战与网络版权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颁布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6月5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王自强、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中国期刊协会秘书长刘晓玲,与知识产权界权威专家、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社代表一起,共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及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意见.座谈会由石峰主持. 面对版权复杂交织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各种观点交融、交汇、交锋.座谈会围绕数字版权单独立法、出版实体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存量过刊的网络使用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涉及版权的各种问题逐渐增多,其中一些,如鲁迅著作版权纠纷、《我的前半生》版权纠纷等,都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知识界、出版界的人士普遍认为,我国需要尽快建立著作权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人大七届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这是知识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日前在中央有关部门举行的“著作权法座谈会”上,各界知名人士畅谈了对著作权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八年来,我国在著作权的法制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这种转轨是初步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著作权纠纷的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其症结在于全社会版权意识的淡薄,公众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精神实质及条...  相似文献   

20.
作者著作权与编辑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著作权法》已经颁布十周年,十年来,著作权立法部门和著作权管理部门在宣传和普及著作权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全国范围来说,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出版单位的领导和编辑人员,著作 权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对身边侵犯作者的著作权和兄弟单位的专有出版权置若,罔闻,缺乏这方面的起码知识,致使著作权纠纷日渐增多,尤其是当前我国中入WTO已到了最后阶段,作为出版行业从事编辑工作的责任编辑们,如何尊重作者的著作权,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避免各种著作权纠的产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同题,笔者从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 问题,谈谈责任编辑应当尊重作者著作权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