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党博 《大观周刊》2012,(17):296-296
新媒体电影在互联网文化与技术的支持下表现出其开放性。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把网络大众与网络传播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游走于网络视频短片与传统电影之间,具备了二者的优点,但又分别比传统电影更加大众与灵活,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影产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发行方式,新媒体电影产业因此而兴起。新媒体电影产业的出现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习惯,仅需借助手机或电脑便可以实现电影的在线观看,无须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前往电影院进行观看。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新媒体电影产业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媒体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皓 《新闻世界》2011,(7):232-233
新媒体电影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电影类型。新媒体电影同传统电影一样,有一套严格的拍摄、发行、上映流程。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它的拍摄器材、播放平台比传统电影要更灵活,也有着更多的优势。本文将从其特点、局限性等方面探讨新媒体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广电网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媒体产业朝气蓬勃,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发行渠道,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实现电影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对接和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发展态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为了在偌大的电影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中国电影人的电影营销策略也在翻陈出新。本文紧跟中国电影市场的动态,从有效的目标群体营销和新媒体两个方面对中国电影营销策略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当数字化风暴席卷全球,移动网络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媒体的黄金时代。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与此同时,各种媒体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逐渐成为行业的核心战略。电影,这一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在与新媒体的碰撞与融合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意。这种创新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为电影行业指明了一个多元、开放和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徐倩雯 《视听》2023,(10):22-25
江南电影将独具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江南影像空间与江南文人电影叙事相结合,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美学。江南电影在电影空间叙事策略上继承了早期江南电影横向运动长镜头的段落处理方式;从传统诗学中汲取了叙事技巧,对赋比兴手法进行影像空间化的转换表达,擅长将江南地域符号物象升华为意象,完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叙事;格外注重声音景观的营造,运用江南地缘符码的声音元素和虚实结合的声画结合方式,拓展电影空间的叙事效果。江南电影由此逐步在中国地域电影版图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化语境,采用源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和谐美学视角,结合并重读张骏祥的电影文学价值论,分别从文质和谐、真美和谐、美善和谐、文化和谐等层面,较为深入地剖析了近年来一些大片电影的美学误区和文化症结。本文提出,中国电影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注重电影性和文学性、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共融;电影作者实诚在胸臆地投入创作,使电影作品有真人物、真情感、真思想。中国电影不仅要美而艳,还要讲善与良。在跨文化传播中,电影作者应富于文化自觉,以我为主,和而不同,真善美完美和谐,生产出具有和谐美学基因、强健民族精神的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电影与新媒体艺术的影像异同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快速向数字媒体迈进的今天,多样化传播方式正在引导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改变或者扩展以往不变的生活方式。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高速度、高质量的知识产生、流通和信息传播的特征。因此,新媒体语境下的美学特征是突破传统媒体模式,是以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为基础的,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是进行开拓性思维与创造性发挥新媒体特点的时代产物。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对公文写作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公文不再单独呈现为枯燥呆板、严肃生硬的面孔,而是打破公文写作在构思布局、行文等审美上存在的问题,保持公文的形式美、实用美,为公文注入灵活美,体现时代审美风尚与大众审美情感,使公文受众群体更乐于接受,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公文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丁文凤 《新闻世界》2013,(8):271-272
从早期电影中对暴力的直接叙述,到20世纪80年代吴字森“英雄系列”影片的出现,再到其后昆汀.塔伦蒂诺、沃卓斯基兄弟等人对暴力美学电影进行的风格化探索,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暴力美学热潮。暴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消费的视觉文化样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张竞 《新闻前哨》2001,(3):12-13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它还具有审美价值。因为:1、“美是生活”,电视新闻是对社会生活的及时、客观、真实的生动反映,也是对生活中美的反映,如:植物的静美、动物的健美、风景的绮丽、云霞的变幻。海洋的波涛,正义与祟高、爱情与友谊等等,即使反映的是悲剧,是丑的方面,也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东西而服务的;2、电视新闻具有的美学价值,重视了受众的审美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能充分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使电视新闻更有吸引力,凝聚力;3、一条电视新闻或一档新闻节目不仅能完成传递信息的功能,还能发挥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4.
15.
韩萍 《大观周刊》2013,(12):84-84
作为数字化新技术产物的新媒体,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依赖于技术革新的电影制作、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电影不得不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新变革与新机遇。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电影制作与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种类的多样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电影营销模式,并形成一种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电影营销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元素的优势和特点,展开电影销售活动,最大化提高电影销售业绩,推动电影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此外,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电影营销思维,而且改变了电影营销手段。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环境,新媒体在电影营销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新媒体元素对电影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索了北京电影学院教学中纪实美学风格从形成到成熟的过程,其发展和演变既是固有电影艺术和美学传统决定的,又不断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影响。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在电影教育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邱志勇 《现代传播》2013,35(1):58-64
在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里,影像以各种新的方式出现,出现在不同的空间里,更以惊人的数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数字影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影像的呈现方式,更改变了影像的概念。既有的媒体形式创造了新的结构、新的接口、新的规模,研究者与艺术家也开始投身新媒体的工作上,包括视觉媒体的新形式,亦即所谓的新影像,这些新影像本身已经以新的方式来介入真实。当代新媒体艺术理论与美学实践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乃是在于媒材本身的结构上,这种变化建立在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余鸿康 《新闻世界》2014,(5):179-180
2012年12月25日曾被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并未到来,却迎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黑马——《人再囧途之泰囧》。《泰囧》票房已突破12亿元,力压群雄。这部电影除了本身的创作构思、观影体验外,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以及新媒体的大力营销。可见,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中国电影营销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