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近年来,鉴于阅读现状,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强调读书要远离平庸,提倡阅读经典.其因有二 :一是图书品种繁多,良莠不齐,人生而有涯,学而无涯,要注意提高阅读质量 ;二则无论高层还是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快餐化阅读带来的弊端.对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腾讯网采访时曾指出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学生的阅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认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设的大事.要通过对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国人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被提升为国家文化战略,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正面临最佳的历史机遇。要做好国学经典的普及出版工作,不仅要对经典存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并把握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万滢安 《出版科学》2023,(1):109-119
以民国童书译介出版的经典化策略为研究内核,可以被视为一个管窥知识生产的社会形塑力是如何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转向相联结的有效切口。知识生产模式是译介书籍在异域社会文化语境中被现实化和具体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译介书籍在主流文化圈被接受认可而获得合法性经典地位的必要手段。话语动态式、书刊互文式、诗性与商业整合式和译创承续式的独特知识生产模式糅合了知识生产的“在场”和“关联场”,合力将源语国的儿童文学经典形塑为目的语国的译介经典。跨民族、跨地域的文学再经典化过程实质上是译介出版知识生产系统化的过程,是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独立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技术革新带来传播范式的转变,但童书这一媒介仍然在思想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游戏理论对于用户以及游戏化传播的强调,为传播媒介盈余状态下如何更好实现红色经典童书的文化教化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平衡好乐趣与教化、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好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科普出版虽然还远不能与那些更市场化的畅销书相比,但也至少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突出的热点.尽管科普出版目前在策划、组稿、编辑、发行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却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有越来越多品种的科普图书问世.在这样一种出版热潮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科普图书数量的增长,而是更多地出版科普图书精品,并且在更高的要求水准上,向着出版经典科普图书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民精神文化与知识的建设,农村出版传播肩负着这样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媒介化"时代,在农民群体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得到广泛普及,中国农村出版传播需要积极适应建立新的传播平台,同时整合传统的"三农"读物在新的媒介平台上,深入有效地做到文化知识上的惠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7.
刘松  夏登山 《出版科学》2023,(2):97-104
自1858年《墨子》首次介绍到西方后,历经百年跨语际翻译出版,跻身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系列丛书》《企鹅经典》《牛津世界经典》等西方权威经典丛书之列。《墨子》在西方的经典化离不开西方出版机构的大力推介。非营利性大学出版社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和研究人员,强调译本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使得《墨子》更容易进入教育场域,获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可,成为学院化经典。商业出版机构则在图书设计、营销推广等市场化运作方面更具优势,而且十分看重译本的可读性,因而极大提升了《墨子》在普通读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使其经典地位得以赓续。考察《墨子》英译出版史,重点分析西方商业出版社市场化运作和大学出版社学术性出版在其经典建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坚力量的出版界提升出版内容吸引力、国际竞争力、传播影响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臻娜 《兰台世界》2016,(7):143-145
唐诗英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在美国诗坛取得经典化地位,并且对美国诗歌语言、创作技巧及风格产生影响,甚至唐诗中的儒释道精神影响到一些美国诗歌创作深层结构与思想。唐诗在美国经典化建构的经验对于探索如何深化中西文化交流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启发、调整国内唐诗翻译与研究思路,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图书出版的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1937年7月至1949年9月间根据地解放区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从出版时空分布、单行本著作版本流变谱系、合辑本与副文本选印形式、《毛泽东选集》精校精印四个方面,再现了根据地解放区毛泽东著作的出版概貌,着重探讨了出版如何通过其独有的作为和方式,成为毛泽东著作经典化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同时还阐明了毛泽东著作早期的经典化,是文本内容品质、政治动员需要、群众政治情感以及出版媒介推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杨石华 《出版广角》2017,(20):12-14
国学经典出版伴随国学热的出现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其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同质化、娱乐化、碎片化等诸多问题.国学经典出版作为一种特定知识传播的社会交往行为仍有着自身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国学经典出版是集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以及交往合理性为一体的社会行为.在这些合理性的基础上,国学经典出版对全民阅读、阅读推广的创新与深化,对国学知识合法性的建构与传承,对当下现代性的纠正与治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进 《出版广角》2012,(2):20-21
正当务之急,应该启动国家级经典保护工程,以立法立规的形式,保护经典的声誉不被玷污,经典的权利不被侵犯,经典的价值不被误读,经典的出版不被误导,维护经典的严肃性、合法性、系统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张国功  胡淞 《出版广角》2017,(20):26-28
新媒体时代,曾经形成出版热潮的国学经典面临新生的契机.诸多看似常识的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在观念上,应该从批判走向宽容与多元;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但更应立足内容建设,回归出版本质;利用新媒体,应充分考量不同特性.其中有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变,更有对出版业恒常价值的坚守.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鲁迅作品的出版趋向繁荣,主要包括全集本、点评本、图文本、重印本几个方面,本文对新世纪以来鲁迅作品的出版情况作了梳理,认为鲁迅作品的出版呈现出新的特色,即经典化与多元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建构历程的比较分析,试图说明,新闻学当前作为一门年轻的且在中国语境下较为特殊的学科,无论是从其历史影响还是学术积淀来看,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相比还相差甚远,其经典文本的建构在当下似乎有操之过急之嫌,在学科内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学科外影响力甚微,难以服众。因而,从经典的形成过程来看,中国现代新闻经典的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学的经典焦虑将存在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冯月季 《新闻爱好者》2011,(16):102-103
本文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建构历程的比较分析,试图说明,新闻学当前作为一门年轻的且在中国语境下较为特殊的学科,无论是从其历史影响还是学术积淀来看,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相比还相差甚远,其经典文本的建构在当下似乎有操之过急之嫌,在学科内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学科外影响力甚微,难以服众。因而,从经典的形成过程来看,中国现代新闻经典的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学的经典焦虑将存在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自出版社引进竞争机制后,经济利润已经成为出版社和编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抢抓能在销售市场一炮打响的图书选题成为出版工作的重头戏。而目前图书市场日趋饱和,能创造良好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的选题已经难以寻觅。因此,许多敏感的出版人独辟蹊径,瞄准新闻事件,追踪新闻人物,捕捉新闻现象,利用其轰动效应来开辟市场,以减少前期投入。这种做法愈演愈烈,渐成潮流,形成了一种现象,笔者称之为“出版新闻化”(在社科类图书出版中尤甚)。笔者试从其惯用手法、成因及利弊等方面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一各家出版社在追逐新闻化潮流中…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出版物引导大批革命者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革命道路,革命出版活动锻炼了一批党的领导骨干,马克思主义出版物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使大批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19.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理论,新闻文本属于第三个世界——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世界3),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文本世界三个世界的互动的一个中间体。在三个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新闻文本不断地得到重现、确认与阐释,在学科研究与社会实践,以及新闻学科的实践与研究中,经过了突出化、典范化、符号化和"神话"化等过程,变成一个经典文本。新闻文本的经典化过程把新闻学科纳入人类知识体系整体框架,这是新闻文本实现自身价值的另一种方式,也是新闻学科得以持续构建的一个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20.
黄立  白冰 《编辑之友》2017,(8):21-25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典籍,曾在海外文化传播中产生深远影响.在今天,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则成为我国学者和出版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以唐宋词海外译介出版为例,探讨了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核心力量的出版界应如何更好发挥其纽带作用,在新环境下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典籍的海外经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