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生活世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以最生动、最形象的方式进行德育,以一种幸福、乐观的方式进行智育,以最亲切、最平等的对话方式培养情商。这样,通过对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当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返潮的现象严重。学生除了学校开设的课程要必学外,课外的补习也热火。学生整天在教室里、家庭里周而复始地来回移动,连一些起码的生活常识不知道,导致学生生活世界的异化。最近许多学者呼吁教育要回归生活,但回归的是书本的生活知识,而不是本真的生活经验。本文就是从学生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回归本真生活世界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德育工作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本文针对生活德育,在德育内容、方式以及价值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品德教学中"生活德育"的实践与探索,将陶先生的这一理念丰富化,为当前的德育工作提供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奠基性、非客观化、主体间性等特征启示教育应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念,生活世界观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处于不断生成中的人,学生是教育生活的主体,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互为主体。  相似文献   

5.
肖川 《江苏教育》2007,(7):15-16
由于我们谈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因此它的含义就远远超出了生物学上“生存、活着”的意义,而有着深厚的文化旨趣与价值内涵。如果说,“生活”指的是生命的存在状态,那么.“生活世界”指的便是生活实有与应有的畛域。“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所常用。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知觉地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生命展现于生活。生活是生命的形式。人在世界中展开人的思想与言行.展开人的生命与人生历程,与个人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涉”的世界的总和构成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个体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局限性 ,在生活世界中 ,人们仅凭经验、常识、传统、习俗、戒律而生存 ,因此人的生活世界需要批判和超越 ,使自身走出“无真理的现实”阴影。科学教育能够使人超越生活世界 ,特别是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世界 ,但是科学教育在超越生活世界的同时隐含着疏远生活世界的可能。这在现实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为此 ,需要思考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  一、人的生活世界需要提升和超越  人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 ,既包括内含着昨天的现实的生活 ,也包括潜隐着明天的可能生活 ,既包括日常生活 ,也包括职…  相似文献   

7.
“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一切”.对中职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获得生活的基本权利,是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缺少必要的、基本的健康知识,中职学生加强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健康对人生、家庭、社会的价值,形成健康意识,掌握保持与增进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塑造人,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生活世界为底蕴,它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又服务于人类生活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之一,由于它本身的内隐性、抽象性和空泛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课程的主体意识,在学生的课堂生活中渗透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冲突,才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人对于生活的目标、意义和价值.是不可能通过灌输而获得的.而只能通过对历史、对传统、对生命的领悟而发现。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类人生意义的问题难以仅仅依靠理性、逻辑、概念与范畴而获得确解,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漠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们谈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因此它的含义就远远超出了生物学上“生存、活着”的意义,而有着深厚的文化旨趣与价值内涵。如果说.“生活”指的是生命的存在状态。那么.“生活世界”指的便是生活实有与应有的畛域。“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所常用。狭义的生活世界慨念,  相似文献   

11.
知行分离是指在道德生活中主体对道德知识性的把握与实践性的表达之间的脱节乃至相悖,即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分离。在当代大学生道德生活中存在不知而行、知而不行、低知高行、高知低行、知行相悖等知行分离现象,弱化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索知行分离的产生根源、寻求解决之策,是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考试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考试舞弊这一现象,文章从社会、学校、教师、大学生本人这四个视角,对考试舞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提出扼制大学生考试舞弊的有效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级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把各专业原有的自然班分成不同层次进行英语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因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更有利于学生各取所需,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于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两极分化等。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对其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提出了以下对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决抵制互联网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命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不少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和行为,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对生命的本质与人的生命构成的论述,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力求全面、系统地提出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从而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权利与义务是道德内涵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当前我们的实践中存在忽视道德权利的倾向,存在着道德权利与义务不一致的现象,这既有历史的遗留原因,也有当前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建构有效地社会运行机制来消除德福不一致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但教育观念与教学制度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认识不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还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体现与强化。本文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阐述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并对如何构建学生主体性作用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本文的最后简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要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的生存状况看大学生命价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金平 《培训与研究》2010,(10):117-119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发展。从当前大学生的生存状况来看,浪费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较为突出,这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合理的生命价值观,同时也映射出当前大学生命价值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与泸溪县八什坪中心小学对接支教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支教从动机、周期到志愿者构成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必须从支教体制、模式、志愿者质量、教学方式、安全意识及社会关注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