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宋都水监治河的过程中,北宋政府制定了一套较为严密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应对都水监治河时出现的官员疏于职事、贪污腐败等现象。从对都水监进行责任追究的内容来看,涉及都水监官员在河事出现前的巡视、河事出现后的治理等方面的失职。在北宋都水监治河中的责任追究,处罚严厉,在一定程度上,使都水监作为专门治水机构能够在治理河事时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2.
河南分监又称汴梁分监 ,后改为汴梁行监 ,专管河防。至元初 ,由河南省和都水监官共同治理河患 (《元史·河渠志二》)。至元二十八年复都水监 ,“岁以官一 ,令史二 ,奏差二 ,壕寨官二 ,分监于汴 ,理河决 ,……岁满更易”(宋本《都水监纪事》《元文类》卷 3 1) ,这时都水监官每年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在河道治理的频繁开展中,从地方治河情况的及时上报制,到治水官员的严格选任制、河堤岁修制与巡护制的实施,都有利于治河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中央监控的良好运行.而治河技术的创新与传统河堤植树等经验的利用,也成为北宋河道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前代,北宋河道治理体制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总体上逐步趋于完备.  相似文献   

4.
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厢坊制的确立,使各项公共事务的政府管理职能得以加强。在中央工部所属都水监下,设置了街道司、河渠司、沟河司等机构,与各级地方官府共同管理着所在城市的水陆交通。在东京开封府,就体现在对城市街道,居民饮水、沟渠排水,以及城市环境和各种肉食资源的维护与管理上。  相似文献   

5.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是现代教育治理改革的重要目标.区县一级政府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治理主体,其职能范围和作用方式对于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尤为关键.以北京市X区为个案,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发挥,梳理和总结当前区县教育行政职能行使的现状,发现教育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管理部门间权责界限不清、交叉重复;管理过细过多;教育行政角色错位;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过于单一等问题.要真正给学校松绑,需要转变政府教育治理理念,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依法治校,规范政府教育行政职能;压缩和整合教育行政内部功能和机构,为学校减负;改革政府教育治理方式,创新使用治理工具;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提高学校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政府与民众在地方水资源治理中形成的互动关系是中国社会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理解政府治理变迁的关键切入点。明清以来,中国地方社会围绕“治水”形成了政府督导下的以地方社会为主的“官督民办”模式,而现代的“河长制”则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官督官办+民办”的模式。虽然现代的“河长制”延续了地方水资源治理的传统并进行了适应现今体制的调适,而在治水的激励方面,“环保一票否决”指标也冲淡和平衡了以往的激励机制,并且现代的地方治水通过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但“河长制”下的民众对于水污染治理的参与、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协作,以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都是在纵向行政发包制的拉动下实现的,缺乏相对主动的参与意识。因而,如何吸纳传统治水中地方社会主动参与的要素,推动地方政府与当地精英、污染企业和民众的协作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滹沱河是华北平原重要的河流之一,以善淤、善徙、善冲及泥沙多而著称,历史上人们视其为“决不可以人力治者”。民国时期,华北水利委员会与沿岸各地对滹沱河进行全面治理与开发,主要集中在水利测量、河道与堤防治理、农田水利开发等方面。运用西方科学治水理念,引进先进治水技术,政府与地方积极协调,减少滹沱河灾患的发生,增加引水灌溉面积,也推动了华北水利事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汴河、广济河、惠民河、黄河是北宋重要的漕运四河,政府设置专门机构,以导引水源、清理淤积、加强防汛、沿堤植树等措施不断精心治理,四方财赋得以源原不断地输送到京师开封,使官僚机构正常运转,解决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渐进决策模式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演变进行梳理,可把治理政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减轻学生校内负担为导向的政府低介入治理阶段;二是以规范校外活动场所、禁止校内有偿补课为抓手的政府中介入治理阶段;三是以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全面监管为核心的政府强介入治理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渐进式演变逻辑为:治理阶段具有连续性,政府介入程度稳步提升,形成了多方联动的政策实践模式。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渐进式演变,有利于稳定社会环境、提升治理政策的效果、满足大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但也存在政策制定过于保守导致对校外培训的发展速度和方向预警不足,专项治理启动过慢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治理手段单一等局限。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渐进式演变的优势与局限并存,这为我们优化未来的治理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治理的中间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和方式都在发生着显著变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建设高效、廉洁、有限的政府,实现良好治理,是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等教育的治理方式,也是随着政府治理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尤其是出现了治理中间机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由于行政力量过于强大,社区自治机构实际上作为准行政机构运行,社区参与处于起步阶段。将公共选择和社区治理相联系,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社区治理,针对社区治理“失灵”从代理人角度提出了相关措施,重点指出了要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以达到社区的真正自治。  相似文献   

12.
1928-1933年以八县堤工联合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与河南岸的安平县之间因为利害关系不同,围绕安平县境内由子村、杨庄等地滹沱河大堤的修筑连年爆发扒堤械斗、武装强堵等激烈斗争.这一事件既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组织勃兴,通过政府“让渡”权力,填补修河治水制度运行的空白,也折射出在缺乏统一协调指挥,以维护局部利益为基础的组织模式下进行水灾治理,不可避免地出现“以邻为壑”的“水害纠纷”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北宋时期河决频仍,治理活动不断展开。在此期间,宋廷除征集大批民众参与治河外,规模庞大的军队也加入到治河行列之中。从河堤的日常守护到大型河役的承担、物料的筹集,北宋军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对治河军队的管理中,针对诸如士兵逃亡、伤残、官员舞弊等现象,宋廷不断采取多种举措,设法保持治河军队的规模与稳定,对治河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对普通民众的征集相比,治河中对军队的征调更有其集中性、及时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治理意味着政府对部分权力的让渡,但政府如何把权力让渡以及让渡给谁都是亟需研究的问题。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通过政府授权的半自治代理机构的建立实现了政府的分权化治理。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权力仍然过度集中于政府手中,有必要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半自治代理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馥与直隶河道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馥从 1 871年至 1 899年对永定河、金钟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等直隶河道进行勘察与治理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馥治水重视调查研究 ,注重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周馥治水的成功 ,使直隶地区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患漂溺之苦 ,促进了直隶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去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水环境治理是浙江省抓好生态治理,推进“五水共治”的关键工作。以浙西南农村为例,以农民的治水共识、参与行为为视角,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五水共治”新形势下农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提出构建政府、村企、农民“三联参与”新格局,提升农民参与治水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北宋内河运输堪称兴旺发达,这与北宋政府重视河政不无关系。本文概述了北宋治理黄河、汴河、蔡河、广济河曲折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肯定了宋人治河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既有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的考察,发现当前基层政府普遍面临权小、责大、能弱的结构性困境,基层治理能力的弱化带来国家治理目标虚化、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虚化、基层治理异化等问题,并最终损害了国家治理有效性和合法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政府势必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和功能.因此,新一轮机构改革必须正视和回应当前基层治理能力弱化的现实,通过构建权能匹配的基层政府治理结构,增强基层政府价值引领能力,实现基层政府治理法治化、民主化等途径,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夯实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淮河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大社会问题。围绕着淮河的治理,政府与社会各界提出了各种对策与建议。在民国时期,导淮问题成为江河治理关注的焦点,而淮河路线的选择则是导淮的关键内容。本文通过相关历史资料,概述和评价政府水利机关、中外治水专家及组织对导淮路线选择的各自考量,其基于对淮河历史、淮域地理变迁、治水经验的各自认知是不同的,故各自规划的治淮路线也是不同的,但对国民政府导淮的路线选择和实施,都产生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体现了社会化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