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台静农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为复杂多元的人物,他在文学、教育、书艺方面都有不凡的造诣.这位“新文学的燃灯人”早年致力于民间歌谣的搜集与研究,以乡土文学代表现身于中国新文坛.文学创作为台静农奠定了中国文学史讲师的基础,他先后在北平、厦门、青岛、白沙、台湾等多所高校任教.青年时代的台静农曾三遭牢狱之灾,中年之后渡海赴台,蜗居台湾40余年不归故园.台静农是鲁迅的门人和挚友,但晚年不提鲁迅,不谈“五四”,淡出文坛,凸显出一个身经丧乱热血之士的复杂人格.  相似文献   

2.
阮大铖在明末政坛、剧坛和诗坛上都颇有影响,集封建政客、戏剧家和诗人于一身.为研究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主张,有必要对阮大铖的家世、生平及主要文学活动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3.
颜崑阳教授是台湾知名学者,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教育实践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在于古典诗与现代散文,古典诗深得李商隐的神韵,散文之诡奇者甚得庄子寓言的形式与理趣。他的学术研究从早期的李商隐、庄子等专门研究逐渐转型到后期普遍性的文学理论研究,整合了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批评,在中国诗用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人文学方法论等众多学术领域都有独特创见。教育实践方面,颜崑阳具有深切的教育关怀与实践精神,在大学教育、民间讲学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活活动的柴桑密切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其休养生息之处就是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生活中的山水风物、人情交流与生存体验就是他文学创作的诗意表达.陶渊明在后世的传播也与他的生活环境柴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姚鼐作为一个既有文学创作经验,又有文学理论修养的文学教育家,在尺牍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作品,所总结出的学习文学创作的门径、方法、技巧等经验,不仅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学习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而且指导十分具体,很有针对性。研究姚鼐尺牍中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于完整地把握他的文学理论,探讨文学教育的方法技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姜琳琳 《文教资料》2009,(25):59-60
学术界对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得非常少,也很少重视,这不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及其文学,特别是理解鲁迅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翻译家鲁迅入手,从他的翻译理论、翻译成就和翻译对其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等三个方面讨论了鲁迅的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景观(如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女性主义文学、同志文学、酷儿写作、旅行文学、饮食文学、网络文学……),它们构成了对既往写作模式的颠覆,开创了新的写作范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颠覆,是20多年来台湾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走向。本论文主要就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同志文学——酷儿写作几种现象进行简要论述,衡定其文学价值,研讨其与既往写作模式的关系,阐释其“颠覆之美”,同时也提出这些文学现象在进入台湾文学史时宜采取的写作策略,为台湾文学史的构建开拓新空间。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历时30年,对这30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研究脉络的发展流变对跨入第四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台湾文学的研究视野从微观到宏观,研究思维从封闭到开放都是大陆研究界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之结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台湾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加以概括,再现其思索探讨历程,以期为下代学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政党轮替,使原来就充满统独斗争的台湾文学产生了一系列冲击渡,形成了一道诡异的风景线:南北文学的分野,"台湾坐标"与"中国坐标"的对峙,以及乱象丛生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强调文学的人文性,文学创作却总想否认文学的人文性,造成这种认识分歧的原因是:文学教育是权威性、非功利性的,文学创作是个性自由化的、功利性的。其实,它们之间不应对立。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都是以语言为手段,都要对社会负责,文学教育为文学创作培养作者,文学创作为文学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学创作可以反思文学教育,但不能背叛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志贺直哉的作品很多都取材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祖父和恩师内村鉴三的影响,与父亲的不和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文学思想的形成,构成了志贺文学萌芽的背景和创作的主题。探究其人生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对理解和研究志贺及其文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老舍后期文学创作主要以贫民生活为视角,聚焦社会问题,关注底层生活,塑造了一批"新中国儿女"形象.作品不论在其内容取材 、 创作主题 、 描写对象,乃至艺术手法,都体现出"为民写作,为民创作"的宗旨和特征.鉴于此,文章结合老舍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以人民性为核心内容,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全面 、 客观地对其后期文学创作思想进行探索并填补老舍后期创作研究中的空白,以期对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鲁迅早年学医养成的明察深思的精神,掌握的病理学、解剖学、药物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对他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和题材选取,都有鲜明的影响。医生的眼光,使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民族劣根性的揭露更加深刻、犀利;信手拈来的医学知识,使他的作品更有战斗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文学创作虽然难免带有苏门印记,但他在文学功用、作品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将以李之仪谈论文学创作的诗文为中心,对其文学思想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海东文献,推为初祖”的沈光文,是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种子撒播在台湾岛上的第一人,是为台湾文学的开创发展而鞠躬尽瘁的杰出拓荒者。他的一生经历三个时期:读书与求仕,抗清与为官,遗老与诗人。他对台湾文学的贡献,一是文学形式,二是文学活动,三是文学内容,即开拓了反殖文学、遗民文学、乡愁文学和山水风俗文学,其影响迄今不灭。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女性旅行文学成为华文文学中的一抹亮色,但在海峡两岸却表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钟文音、陈玉慧等在文坛举足轻重的女作家的旅行文学创作为台湾文坛增添了新的风气.相较而言,大陆方面女性旅行书写仍停留在小众范围,上海女作家陈丹燕的旅行书写较为成熟,具有代表性.本文拟从两岸女性旅行文学的代表作家陈玉慧与陈丹燕入手,分析两岸视阈下女性旅行文学创作的差异性,并探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照见当代两岸文学中对同一议题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他坚持三十年用英语写作,创作出许多轰动欧美文坛的作品.虽然他在文学翻译上的成就与他的文学创作相比要逊色得多,但仍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注意.本文对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进行论述和评析,从而指出他在翻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台湾,司马中原是以小说著称于文坛的。他的四千万言的文学创作,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小说。其中《红丝风》、《路客与刀客》、《狂风沙》等均在台湾当代文坛产生过相当影响。 和小说创作相比,司马中原的散文创作并不多。《月光河》、《驼铃》、《乡思井》、《和你聊天》等,可数的几个集子,每一集都是薄薄的。但把它放到当代台湾散文发展的格局中去审  相似文献   

19.
朱熹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显示出慎重和严谨的审美态度和创作精神,他在实际文学活动中所流露的文学思想非常具体,是在矛盾的心理状态下对文学审美和文学创作辨证思考的产物,与他在其他文学研究中所显示的文学思想具有互相印证的意义和价值。在他最后的文学活动中,由于政治的原因导致了他在实践和心理上都有可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文学的价值和命运。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后,"文学家"沈从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放弃了文学创作而转行进入历史文物研究领域,沉潜到历史深处.其弃文转行的内因首先是他对自己坚守了十余年的民间写作立场进行了质疑与反思,使<长河>以后的文学创作陷入困境.其次是随着1949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变得不合时宜而遭遇挫折,最终使他不得不弃文转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