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投影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上述实验在教师讲课时感到很流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  相似文献   

2.
束军波 《教师》2012,(25):79-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往常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如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处于一个不太受重视的地位。很多时候,教师更愿意用讲实验的方法来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显然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后遗症。要知道,在实验教学中.其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促使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努力改进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优化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适当地演示,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还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去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那么,怎样才能够优化演示实验呢?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既包括实验知识原理的准备.又包括实验器材药品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没有事先明确实验目的,这样,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就会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只是看了“热闹”,而没有看出“门道”。例如,在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教师没有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只会把注意力放在镁条燃烧时产生的耀眼光芒上。而不会认真观察镁条燃烧以后的生成物、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雾等现象。而如果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事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过程。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容易观察到一些有用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丰富的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熟练而规范的操作.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探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化学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好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 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只有通过观察本身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化学实验离不开观察 ,在观察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观察什么 ,明确观察目标。例如 ,镁燃烧的演示实验中 ,教师应向学生强调集中注意力观察镁的颜色、状态和硬度 ,而不要因瞬间由于镁燃烧放出的耀眼强光而分散注意力。从此实验中得知镁燃烧后生成了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粉末状…  相似文献   

5.
演示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生动、直观,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形成概念,掌握理论。此外演示实验还能给学生正确的操作示范,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对上好实验课要明确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就减少了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机会,把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或是从网络上找一些课件或者视频,让学生看实验,或者只做演示实验而不上学生的动手实验。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的才学得会。这些年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此,把我的一些做法和体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本文探讨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8.
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及获得良好的物理方法的有效途径课本上的很多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有的器材太专业,有的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而很多学校由于条件有限,缺少器材等原因,有些物理教师把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百闻不如一见",亲身的一次经历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只要教师留心,通过实验的改进简陋的条件下一样可以设计出满足教学要求的演  相似文献   

9.
化学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是化学教学中应用广泛、简捷生动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其作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激发兴趣 中学生开始学化学时大多是由于实验新奇有趣而喜欢的。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教师精心的安排、巧妙的设计、娴熟的操作,实验中有趣、奇特的现象,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教师演示了一个用干燥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学生已很感兴趣,若将上升的肥…  相似文献   

10.
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被生动、鲜明的化学实验现象吸引。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化学实验锻炼自己的观察、动手、思维、综合分析等各方面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的必做实验。在实践中应用化学原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演示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通过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巩固和验证理论上有关的化学知识。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操作规范,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2.
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改进 ,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提高演示实验的透明度、可见度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节中 ,我将食盐换成氯化铜 ,硝酸钾换成重铬酸钾 ,这样从原来的无色现象变成了很鲜艳的蓝色和橙红色 ,以便学生观察试管底部是否有剩余固体 ,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在《过滤和结晶》一节中 ,课本上安排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法分离 Na Cl和 KNO3 。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都是白色的 ,溶液均为无色 ,所以当结晶分离出硝酸钾后 ,有的同…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 ,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一、明确实验目的 ,及时引导观察对于一个演示实验 ,应该观察哪些现象 ?观察的重点是什么 ?这些都是由实验目的、化学反应原理所决定的 ,从认识规律来说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发展要经历扶、领、放的过程。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观察能力不能把握实验观察要领和重点 ,同时自控能力弱 ,容易被新奇的现象所吸引。因此 ,教师要注意当好引航员…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培养在近年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学科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培养是主要途径.其中,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指导实验、对学生分组实验实行学生量化打分,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较佳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直观教学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进行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搞好演示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更是学生学习化学和教师施教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演示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互动活动,通过演示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感悟基本操作能力,巩固和验证有关理论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演示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效果不太好,经常需要改进,通过合理改进后,一方面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进而探索其中的化学奥秘;另一方面,通过对演示实验的改进,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实验改进的方法和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8.
叶蒨 《教师》2013,(18):90-9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能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穿插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实验现象,亲自动手做实验,引导他们去探索化学的奥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实验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将演示实验和自主  相似文献   

19.
张威 《职教论坛》2003,(2):42-42
培养职中生的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谈谈培养和提高职中生化学观察能力的几种主要方法。一、如何培养观察能力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如在《绪言》课演示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先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演示:①冰→水→水蒸气。②碱式碳酸铜→分解。让学生看物质的变化,分析不同状态物质的成分。特别注意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的改变,启发学生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成分的差异。引导学生对两组实验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对此教师必须周密计划。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引人入胜或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中,帮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了解观察的意义。为正确、全面描述、分析实验现象打下良好基础。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主动确定观察目的的能力。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往往对新奇、刺激强烈的化学现象有浓厚的兴趣,而易忽略实质性的内容,对已观察到的现象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描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处于消极、被动的心态。上述种种情况都会妨碍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观察能力要有一个过程。在初中阶段,“教师指点,学生观察”的训练方法必不可少。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讲解相结合。如在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强调学生不仅要观察镁带“剧烈燃烧”的实验现象,更应强调观察实验结果———生成新的物质(白色粉末氧化镁)。学生实验一定要先预习,后实验,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如蒸发溶剂制取结晶时,蒸发皿停止加热时机的观察;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的观察等。教师指导时应向学生说明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等问题。明确的观察目的,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时集中精力。同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如做碱与盐反应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