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这是整个教与学的最重要的环节。但如何把课堂教学组织好,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程内容繁多,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迅速掌握历史知识,是所有教师一直探究的话题,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历史教学中通过用好材料、巧设疑问和指导学法等策略,可有效架设师生互动桥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只有教师进行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并将其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渠道,因而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教学理念和观点的体现、课程标准的落实、新编教科书的运用等,往往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展示出来。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广大历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创设导入情境,为新课学习打好基础上课伊始,重在导入。如果能  相似文献   

6.
樊丽蕾 《甘肃教育》2020,(2):109-109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在不断革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历史课堂教学,高效地利用教学时间,是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历史教学任务认识不足。历史学习并不只是了解陈年旧事,而是在认识过去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人类社会、观察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21世纪的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包新 《孩子天地》2016,(6):57-58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这一有限的45分钟内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须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投入产出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主要从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和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凸现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目标,历史教师都在不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岳麓版必修Ⅱ《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为例,谈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近几年中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但对少数民族双语学校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涉及较少。本文采用访谈、问卷、案例分析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对和田地区策勒县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分析,探寻提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为历史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准备一节课、上好一节课的着重点,力求实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安排和艺术性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万可 《考试周刊》2012,(31):113-114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本文从挖掘教学素材中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身作则,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五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陈伯林 《文教资料》2014,(24):168-169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切实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作者从教师、历史本身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教师的教学实践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程标准”)根据历史教育的功能对历史课程性质作了阐述,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特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这是国家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的概述,也是历史教师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基本方向。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凸显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是历史教师面临的难题。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种针对课程标准的培训和理论解读很多,但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则鲜有涉及,历史教师在实践中也觉得很茫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广大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真正的转换,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并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建构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艺术、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对高效课堂的建构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壮 《考试周刊》2023,(18):154-157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更为关注如何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素养,引领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尤为关注理论传递和讲解,而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教师要善于利用历史地图来剖析、梳理历史理论知识,增强历史课堂活动趣味性,促使学生的深度、主动探究,收获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技巧,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主要是对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