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亚洲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中日两国、亚洲乃至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一、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近代史上,日本侵华表现在五个方面: 1.发动和参与侵华战争:1874年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发动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  相似文献   

3.
<正>近代以来,中日之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战争,一次是1894-1895年间的甲午战争,另一次即我们普遍称作的抗日战争:始自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直至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中日之间的这两次战争,对日本来说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两次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路程,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战争虽早已结束,但因日本的侵略及罪行而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延续至  相似文献   

4.
黄海海战与马江之战的比较观唐上意在近代中国五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中,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战,一次是1884年中法战争中的马江之战(又称马尾海战),另一次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两者前后相距10年。这两次大规模的海战,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各...  相似文献   

5.
张超  谢佳 《文学教育(上)》2008,(23):153-153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 (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癸卯学制”皆是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翻版。  相似文献   

6.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明治27年)6月23日日本枢密院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对华战争。是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四大纲。内谓:“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以能举此四大纲而举国行之,而无一人阻之。”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二战中的香港之战进行了详实的考察。日本在攻占香港之前,厉兵秣马,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而英国为应付德国法西斯对其本土的攻势,此时已无暇东顾。日本攻占香港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九龙半岛之战和香港岛之战。香港之战谱写一曲守港军队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气歌。香港之战也使英国彻底摒弃了对日的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8.
<正>甲午中日战争辽东及辽阳南路之战从1894年10月24日日军对我鸭绿江防线发起进攻开始,至1895年3月9日清军在田庄台战败而结束,历时130多天。期间,掌管清廷军事,外交大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推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但没能正确地贯彻这一方针,消极防御,坐守待敌,战术失策,指挥不力,最终导致中国战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一百年前的4月17日,腐败的清朝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就作了准备。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趁钥鲜政府请求清朝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之机,日本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下旬突然袭击中国海陆军。8月1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日军经平壤战役控制了朝鲜全境;又经黄  相似文献   

10.
在清王朝兴起和入据中原的过程中,有三次重大战役,第一次是1619年(明万历47年)的萨尔浒之战,第二次是1641年(崇祯14年)的松锦之战,第三次是1644年(清顺治元年)的山海关之战。萨尔浒之战后金汗努尔哈赤打败了明辽东经略杨镐四路大军的进攻,随后进入辽东,改变了整个东北的形势,在明清之际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清胜明衰之始,松锦之役清太宗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早有觊觎朝鲜和中国领土的野心,于1894年终丁出兵朝鲜进而挑起了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面对日本的挑衅,以西太后为首的后党集团和掌握清政府外交大权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避战自保”。李鸿章深知,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已落后于日本,战必败。所以无奈又拿出他那惯用的以夷制夷政策,想依靠第三国的力量迫使日本停止军事行动。慈禧太后积极支持李鸿  相似文献   

12.
变动中的东北亚格局与日本秦德占一包括中国、日本、俄国、朝鲜、韩国及蒙古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向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自19世纪末到现在的一个世纪内,在东北亚上演了一幕幕历史活剧。先有中日之战,后有日俄战争。随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极度膨胀,称霸东...  相似文献   

13.
李发奎 《甘肃教育》2007,(11S):28-28
从1874年日本第一次侵略台湾至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侵略中国历时70年之久。在这70年的侵略历史中,日本单独或伙同其他列强,总共发动了四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74年的侵台战争:1894年的甲午战争;1900的庚子之役;1931—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争从广义上来说应当是这70年来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从狭义上来说应当特指这四次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从时间、战争规模和历史影响上来说,这四次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甲午黄海海战,又称大东沟海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在此次海战中,北洋舰队广大爱国将士发扬了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海战的序幕甲午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日本侵略者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上挑起的.先是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附近不宣而战,对中国海军进行卑鄙的海盗式的袭击,引起了  相似文献   

15.
陶德曼原名特劳特曼·奥斯卡·普 ,德国外交官 ,19 2 4年任驻日大使馆临时代办 ,1931年冬任驻华公使 ,1935年使馆升格后任大使。 1937年 10月至 1938年 1月 ,他奉德国政府之命 ,与驻日大使狄克逊斡旋于中日政府之间 ,为谋求“停战”与“和平”开展了一系列秘密外交活动 ,并由此酿成抗日战争初期日本诱降和南京国民政府暗中对日妥协的一次未遂事件。一陶德曼调停发生在抗日战争激烈紧张之时 ,有比较复杂的原因。从日本方面看 ,实现灭亡中国 ,进而称霸世界是既定的战略目标 ,其实施手段有军事摧毁和政治迫降两种方式。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时 ,…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月13日,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改编自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小说《沉默》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这是这部作品第二次被搬上银幕,上一次是1971年由导演筱田正浩执导的同名电影。两次改编,且均多次获奖,可见这部作品的优秀以及其在日本和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从这部讲述了在日本禁教时期一位葡萄牙传教士来到日本传教经历的小说中,能看到江户初期日本打压基督教手段的残酷以及日本基督教发展之艰难。本文将以小说《沉默》为切入点,探寻江户时代日本基督教衰落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告终。关于中国在此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历来是认为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所导致;又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之成为国人唾骂的卖国贼。而历史事实是否如此,本拟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刺杀希特勒     
正当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抢滩登陆,并以破竹之势向德军占领下的西欧大陆挺进的时候,德国发生了一次刺杀希特勒的事件。事情发生在1944年7月20日,当天,希特勒来到他在萨尔斯堡的大本营,召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这个大本营是希特勒指挥作战的地方,平时戒备森  相似文献   

19.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1894年至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以  相似文献   

20.
一、台湾民主国的败亡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因的“甲午战争”,大败清军。次年,清廷被迫派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日本政府派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为代表。3月20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开始谈判。24日会后,李鸿章返寓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