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数年前新闻传媒被时代大潮推进市场,到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传媒开始市场化运作,逐渐形成了传媒市场。新闻传媒以具有特殊性的产业的身份参与市场运作。它既有信息产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体。对新闻传媒来说,它受到意识形态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共同制约。在共同制约之中,诸规律相互之间表现出某些一致性:第一,诸规律都可以统一于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传播规律是一种使新闻传播的效果得以充分体现、使新闻传播的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规律。它要求传媒和传媒工作者,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为出发…  相似文献   

2.
石月平 《视听纵横》2004,(1):115-116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宣传功能,又有产业功能;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重要的思想化阵地,又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化产业。具有政府媒介  相似文献   

3.
众多大众化传媒的快速崛起和发展,特别是都市报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对广告市场的蚕食,党报广告经营受到严峻的挑战.党报具有二元属性制约,即党报一方面肩负党和国家舆论导向宣传的重任,另一方面报纸又具有商品属性,必须参与市场的检验才能生存和发展.立足于党报自身的定位,审视传媒竞争的新态势,党报如何打破常规,走出广告经营的新路,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尝试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目前我国传媒主要是以集团化的形式而存在,一般每一个传媒都隶属于一个大型的传媒集团,而通常一个传媒集团又会包含不同种类(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层次的传媒。因此,笔者认为,传媒受众资源的配置,也必须和整个媒介集团结合起来。同一集团下的不同传媒要尽量避免受众市场的重复,媒介集团应该利用的不同的传媒开拓不同的受众市场.以最大限度地拥有受众资源。  相似文献   

5.
徐蓉 《声屏世界》2004,(9):41-42
现代广播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传播学意义上的社会属性;二是传媒产业意义上的经济属性。后一属性的介入,使广播更深刻地融入到文化消费领域,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播传媒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其生产的产品是广播的栏目和节目。频道、栏目、节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听众的收听率,决定着广告创收和节目经营的创收,决定着  相似文献   

6.
徐蓉 《中国广播》2004,(11):35-37
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广播传媒怎样推动产业化发展,怎样在激烈的多媒体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取决于它有多少品牌频道、品牌栏目和节目。湖南电广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那栋大楼,也不是那些产业,而是湖南卫视这个品牌频道和《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品牌栏目。现代广播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传播学意义上的社会属性;二是传媒产业意义上的经济属性。后一属性的介入,使广播更深刻地融入了文化消费领域,成为市场  相似文献   

7.
报纸是一种特殊商品,既有物质属性,也有文化属性,报纸经营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营销,即发行必然要走向市场。因此,报纸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市场法则,既要讲竞争,又要讲诚信;既要讲营销技巧和发行策略,又要讲以信用为本,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既要以巧取胜,更要以诚取胜。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中,报纸是商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现代报业以采集和传播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为手段,吸引受众,获得社会声誉,形成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并以此为基础,生产出报业的另一产品——广告服务的使用价值。它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同时,报纸又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而宣传品的生产和消  相似文献   

9.
知识林     
传媒经济的内涵及其特点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传媒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一、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形成的前提。二、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产生的基础。传媒经济属于信息经济范畴,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体经济。因此,人们又将传媒经济称为一种功能经济。它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产生的,属于信息经济的一种同族经济,是以传媒产业为主导的一种经济形式。传媒经济的特点有三:1、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  相似文献   

10.
刘柏霞  秦留志  张红 《新闻传播》2009,(11):108-108
信息是传媒企业用于制造产品的基本原料,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同一信息为原料制成的传媒产品具有天然的同质性或相似性.可相互替代.这导致了传媒产业内企业的竞争极其激烈。若企业产品的产权规范不当.行业内更会出现盗版、虚假信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泛滥.进而不利企业产权边界的确定和价值边界的扩张.制约传媒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考察传媒资源、传媒产品的属性以及与产权的关系,来分析影响传媒业长远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本文的观点:要发展传媒经济.必须合理安排传媒资源和产品的产权制度、制定合理的行业约束契约。  相似文献   

11.
梁勇 《声屏世界》2001,(Z2):6-7
一、正确认识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 广播电视产业建设,实质上是开发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在保证导向正确,取得最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保证广播电视的宣传功能,把广播电视事业做大做强做活,以应对来自各方面挑战。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建设,不但要突破对广播电视属性的传统认识,而且要对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运行机制以及受众接受信息方式等创新。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媒,不仅具有政治属性,喉舌功能,意味着舆论导向、社会责任、影响和权威,而且具有经济属性、产业功能,意味着财富的创造和积聚。广播电视具有产…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与市场功能刘凤坤进入市场的档案信息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应注重研究市场的功能与档案信息的关系。那么,市场都有哪些功能呢?档案信息进入市场又与它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1.市场的交换功能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所以交换功能是市场最...  相似文献   

13.
军队政工类刊物具有思想政治工作工具和纸质媒介双重属性。它以政治工作的内容为内容,以政治工作的目的为目的,以促进政治工作的功能实现为刊物的价值追求。同时,它又必须遵循现代传媒运作规律,努力办出特色,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影响读者,以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试论威廉斯的大众传播文化社会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传播研究而言,大众传媒业究竟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什么可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课题。长期以来,随着媒介产业的蓬勃兴起以及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涌现,有些人赞叹大众传媒在促进信息、意见流通,帮助公众提高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另一些人则悲叹大众传媒大量提供粗制滥造的娱乐性产品、降低人的原创造力、以消遣代替文化。学术界始终以喜愁参半的心情,关注着大众传播的社会文化效应,既为传媒在帮助人类(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克服传播活动中的时空限制,不断扩大分享信息的能力方面所显示的巨大力量而感到欢欣鼓舞,又为高效的传媒…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报纸地位和作用也将引起重要变化,报纸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宣传工具转向既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第三产业特性信息服务传媒的转变。报纸在我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上层建筑的特性,同时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它采制新闻,传播新闻,读者接受新闻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校报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切地感受到竞争和挑战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科技先导和集聚地,电子传媒异军突起,校园Internet网、教育电视台和广播站,以其信息传播的快捷和可视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另一方面,受地域限制,加之办报经费和人力投入不足,校报周期较长(多数为半月报),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昔日传媒“霸主”风采不再。然而,在竞争和挑战面前,校报并非无所作为,她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说明其存在自有不可替代的理由,这里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以特色取胜。在过去的1996年,我们尝试了用“新闻聚焦”作为…  相似文献   

17.
目前省级卫视的生存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上有龙头“老大”央视,下有众多“弟兄”(市县台);前有“虎”(各省卫星频道),后有“狼”(在大陆落地的境外传媒),可谓是内挤外压。央视拥有巨大的资金支持、强大的政策扶持、一流的设备保证、雄厚的人才队伍、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都是省级电视传媒无法比拼的;而与市县级电视台相比,省级电视传媒又缺乏强烈的本土化意识和得天独厚的接近性优势;  相似文献   

18.
袁志红  周为筠 《今传媒》2006,(2X):18-19
现代媒体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作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化产业,它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传媒与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有战略合作的关系。可以说,没有现代资本高速流动和高度运作,没有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频繁经济活动就没有现代传媒事业。  相似文献   

19.
传媒市场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市场在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为规范与引导传媒业的经济活动 ,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传媒市场进行特征分析。本文认为 ,传媒市场整体上具有三大特征 :本质上是信息市场 ;典型的公共性市场 ;注意力资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中国传媒业承上启下的变革之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实呼唤一个具有长期战略思维的统一的传媒管理机构实施全面规划,既要考虑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又要考虑传媒的产业功能,以此形成政策思路和政策框架。比如,在管理体制上的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大部制合并调整;对报刊市场管理的刊号审批方式和进入市场流通的改革;对传媒机构转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对网络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