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赋中的"捣练""捣衣",是指帛用草木灰浆浸泡后再用木杵捶捣的练帛工序,目的是为生练脱胶,以制成熟练。古诗赋中的"浣纱",是指练帛之后的水洗工序,目的是祛除帛中残存的草木灰浆,使帛清洗干净。水洗工序是在江河溪边完成。古诗及文献所述江河溪边的天然浣纱石、捣衣砧,各地有之。隋唐扬州一年蚕四五熟,妇女勤于纺绩,夜浣纱而旦成布;南朝初盛唐诗多写出春江月夜浣女浣纱;因此,初唐扬州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捣衣砧上拂还来",是写春江月夜浣纱之情景。盛唐张子容《春江花月夜》"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亦是有力证明。"捣衣砧上拂还来",描写思妇春江月下浣纱时,情不自禁地拂去漫上捣衣砧的水月,可是水月又漫上了捣衣砧。象外之意,是见月相思、见月伤心。  相似文献   

2.
征人思妇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从《诗经》就已经开始有了。而以捣衣为内容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是这一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棒锤捣平捣软,洗衣,也有此动作,一边洗一边捣。捶农的木棰为杵。砧:捣衣石。捣衣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魏有曹毗《夜听捣衣诗》: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织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用杜甫《秋行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篇,编者对诗中"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句中"急暮砧"作了如下注释: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每每授课于此,心中不清不楚,甚至有照本宣科之嫌,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甚了解。师惶惶然,生默默焉,不了了之。其实,"捣衣""砧声"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尤为突出。如,王勃《秋夜长》"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岑参《杨固店》"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等等。这两个意象几乎已成为游子思妇言写离情别意的专属品,所以,全面、正确、深入的诠释此类诗歌之内涵,绕不开"捣衣"砧声"两意象,这不是夸张。而这两个意象其实也如一纸两面,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4.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化价值又有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离骚》中"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一句之训释历来颇具争议,各家对此句中"女媭"、"婵媛"、"申申"、"詈"等字词的理解持诸多说法。在综合诸家之说和现有材料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蝼蚁蠡测之论,对以上问题做出考释。认为"女媭"指"女神巫","婵媛"作"啴咺喘气"释,"申申"解释为"反复"。此外,诸多版本中,该句写为"詈"字的版本正确,而非写作"骂"。  相似文献   

7.
李晖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2 0 0 0年第 2期撰文指出 ,“捣衣”不是洗衣 ,不是缝衣 ,也不能说是捶衣。它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 ,设此道“工序”的目的 ,是使衣料变软 ,便于缝制。“捣衣”风俗的源头 ,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捣衣”诗赋 ,六朝时期已初盛于文坛。“捣衣”诗的兴盛 ,是在唐帝国的中晚期 ,与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 ,征夫越多 ,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就越普遍 ,出现李白在《子夜吴歌 (之三 )》中描写的“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的典型情景 ,战争不息 ,“砧鸣”不歇。“捣衣” ,…  相似文献   

8.
关于《离骚》中的"女媭"形象,一直众说纷纭,有"原姊"、"侍妾"、"使女"、"巫女"等诸说。这些观点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女媭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形象,通过博引旁征来证明"女媭"的身份。如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女媭",将其看做一个凝结诗人情感、表现诗人灵魂的象征"符号",则更能深刻地体会屈原愤激痛苦的情感跌宕和其傲然不屈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意象,乃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亦可谓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产物。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而鲜活,意蕴丰富而深刻,形成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赏析古代诗词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不剖析其意象内蕴。本文试就常见意象的常见意蕴作一剖析,或为管见。寒砧。砧是捣衣石,杵是捣衣用的木棒。古代制作寒衣,衣料染色后,要放在石砧上用杵捶击,然后裁制成衣。所以捣衣又叫捣练(帛的一种)。捣衣多在秋夜,那时天气已经略带寒意,所以捣衣石称为“寒砧”。它常常是思妇思念征人的寄托,也成为闺怨离情的代名词。贺铸的《杵声齐》:“…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代汉语中,"风骚"无疑是一个贬义词,而且通常都用于女子,形容女子举止放荡轻佻。但是在古代,"风骚"一直都是褒义词,指文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叫"独领风骚"。风骚一词来源于《诗经》、《楚辞》。"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是周代各个地区的民间歌谣的汇集;"骚"即是指屈原的《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后世就用来指代屈原的全部作品。《国风》是中  相似文献   

11.
陈四益同志在《捣衣,捣衣》一文中指出古代诗歌中的“捣衣”不是“洗衣”,很对。但陈文对其它几个有关“捣衣”问题的解说,则尚可商榷。一、捣衣的方法至今仍流行于民间陈文中说“宋元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很少关于捣衣的描写,看来捣衣的方法已逐渐失传了”,并且认为“捣...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端午节首先想到屈原,想到屈原便想到《离骚》,想到《离骚》便想到不久前听的某重点中学老师讲的公开课,给我气得简直要晕。老师一页页翻“PPT”,反复强调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是如何坚定,“九死不悔”,但根本没有讲清楚屈原的纠结、他是怎样探索与追求的以及如何做到“九死不悔”的。女媭劝他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屈原通过向重华陈辞,最后否定了女媭建议,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屈原故乡考     
先秦史料中除《屈赋》外,我们还没有见到屈原故乡所在地域的确切记载,汉代的司马迁为屈原立《传》时没有提及屈原是楚国何地人士,直到北魏《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引东晋《宜都山川记》才说出“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庙,捣衣石犹存。”晋人庾仲雍《荆州记》也有类似的记载:“秭归县有屈原田宅,女(?)庙,捣衣石犹存。”“县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宅东北六十里有女(?)庙。”上述这些史料明确地说明了屈原的故乡在秭归的乐平里,今秭归县城有屈子祠,乐平里有屈原故宅  相似文献   

14.
“捣衣”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李白诗《子夜吴双·秋凤》中的名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写到捣衣或捣练,以及用于捣衣的杉和杆,特别是写到砧上搞农声的名篇佳作,为数不算少。这类名篇佳作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相化之情的,是描写妇女罹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情。除了李白的《子夜吴敬·秋歌》之外,比较著名的如北宋温子升的《捣衣诗》、唐代杜甫的五律《捣衣》、北来贺铸依词牌本义写的《古捣练子》组词《现有五首》等,都是描写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丈夫捣衣时所引起的思念之情的作品。虽然,涉及搞衣的诗词,未必都涉及征成之事,但…  相似文献   

15.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一片月光映照着长安城千家万户,到处都传来捣衣声。捣,读作:岛。古代妇女洗衣都用木棒,一面洗,一面打,叫  相似文献   

16.
捣衣诗话     
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捣衣的不少。所谓捣衣,并非乡村妇女在小溪边用棒槌捶打衣物除去污垢,而是将练帛铺在石砧上,用木杵叩捣,使之软和。经过这道工序,练帛方可用来缝制衣服。捣衣之状,是两个女子相对而立,各执一杵,如同舂米。捣衣一般都在秋末冬初缝制寒  相似文献   

17.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才华超凡,胜过流俗,人们评论她是"俯视巾帼","压倒须眉",意思是高出一般妇女,压倒男子。那么,"巾帼"代指女子,"须眉"代指男子,它们有什么渊源呢?原来,巾和帼是指古代女子的头巾和发饰。《说文》:"帼,妇人首饰。"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椎髻抛巾帼。"意思是说,南方女  相似文献   

18.
女媭试诠     
以前各家对女媭的解释,都是据古代文献去指实《离骚》中“女媭”这个艺术形象,这首先就违背了评价艺术作品的原则,所以都不够允当。下面不揣冒昧,谈谈我的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广大读者。我打算从四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2.以前各家的诠释得失;3.屈原诗比兴和设譬喻志表达方式的运用;4.女媭到底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说“捣衣”     
吴贤友 《现代语文》2009,(12):50-5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有杜甫《秋行八首》(其一),对诗中"白帝城中急暮砧"一句教材作了注释。但学生并不了解"捣衣"这种习俗以及这种习俗的文化意义。捣砧即"古之女子,对立,各持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农政全书·蚕桑》),其目的在于将布帛捣平捣软,  相似文献   

20.
"磔石"一语最早见于齐梁之际,后世文献也有用例。《汉语大词典》解释"磔石"之"磔"为"投掷、砸",不妥,当释为"负举";"磔石"之"磔"是表示"负举"之"桀"偏旁类推后的同义词,与"磔"的本字本义无关,"磔石"即"桀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