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0至2010年固话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三个指标的数据,借助基尼系数法、绝对差距法和相对差距法三种方法计算了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数字鸿沟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大陆地区数字鸿沟的绝对差距还很大,但相对差距有了较大的改观。大陆地区的数字鸿沟主要来自于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而三大区域内部的数字鸿沟并不大。  相似文献   

2.
回顾国内外关于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的已有研究,指出相关测度指标存在的问题,对数字鸿沟的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利用的现状,从信息获取与利用环境、信息意识与能力、信息利用水平3个方面,构建我国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区间差异的我国互联网发展数字鸿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我国地区间存在着巨大的互联网数字鸿沟。通过计算互联网鸿沟系数,结合发展速度分析与互联网综合指数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网民、域名差距正逐渐缩小,网站差距则相对不变,互联网应用深度差距有增大的趋势,互联网数字鸿沟总体上缩小。最后,提出缩小地区数字鸿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手机媒体与我国数字鸿沟的关系,从中西之间数字鸿沟、我国东西部之间数字鸿沟、我国人群之间数字鸿沟以及我国的“二级数字鸿沟”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指出,从每一个方面来看,手机媒体本身的应用差距较小,并且有可能替代性地弥补我国原有的互联网领域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数字鸿沟测度方法进行了梳理,从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的关系出发,将数字鸿沟测度方法分为单指标测度和多指标测度两大类,分别讨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测度方法,探讨了它们的特征及应用,为实践者与研究者开展数字鸿沟的测度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数字鸿沟”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数字鸿沟"在全球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建立,要想从根本上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就必须分析其形成原因。信息资源的差距和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差距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直接原因,二者分别从"信息拥有"和"信息使用"方面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相关政策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间接原因,分别从"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意识"方面发挥作用。这5种原因以特定结构系统地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最具发展潜力的数字出版正面临着数字鸿沟的挑战,从根本上看,数字鸿沟涉及的是信息平等和社会公正.面对数字资源获取维度不平衡引发的“信息鸿沟”,数字化技术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鸿沟”,以及数字技术增长导致的数字思维分化鸿沟,数字出版必须坚持数字技术利益分配上的公平正义原则,扩大数字出版物的共享尺度,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加强数字技术协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数字挑战转化为数字机遇.  相似文献   

8.
提出传统的数字鸿沟正在缩小,新数字鸿沟出现。分析新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介绍其主要几个表现形式,最后从宏观角度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数字鸿沟本质上虽然是信息鸿沟,但数字鸿沟与信息鸿沟不能完全等同。信息鸿沟是数字革命之前就已存在的现象,数字鸿沟问题的实质是数字革命扩大、加剧了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10.
数字鸿沟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鸿沟是各国在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表现及危害;其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消除数字鸿沟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呼吁应当关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数字鸿沟现象。  相似文献   

11.
消除数字鸿沟与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数字鸿沟”问题和我国的数字鸿沟状况,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消除数字鸿沟、提高信息素养中的作用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在以往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用户通常在动因、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解析和述评,并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提出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的概念,建议暂时搁置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学术争辩,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图2。表1。参考文献55。  相似文献   

13.
数字鸿沟的危害性及其跨越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鸿沟将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威胁国家安全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威胁世界文化财富和语言的多样性,剥夺一些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携手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农村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中,优先考虑缩小数字鸿沟的技术;要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于良芝 《图书馆杂志》2005,24(12):6-18,37
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及其政策启示综述显示,虽然以上两种研究都是为了从信息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当代社会分化,但从文献来源和话语体系看,它们事实上构成了两个相互交叉的研究社区。前者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特点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认知学视角)所决定,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后者则主要由四种不同的政治立场所决定,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色彩。两大社区之间以及它们的内部分歧导致现有研究中存在很多相左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令研究继承者和政策选择者经常面对甄别和调和困难。本文在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分歧的基础上,为未来研究和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鸿沟研究的未来:境外数字不平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分析传统数字鸿沟研究的局限性出发,对国际学术界数字不平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内涵是: ICT接入者和利用者的分层化和多样化;ICT接入和利用背后的动机、利用能力和效果的不平等及其所反映出的各类社会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是文化复制的结果;传统社会阶层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在ICT利用和接入中的表现等。数字不平等表现维度的研究有传统的ICT接入、利用、心理及技能视角,有从资本角度的研究,还有综合的衡量方法。表1。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sociocultural factors on the level of “Internet connectedness.” The Internet Connectedness Index (ICI), composed of five items, is modified and applied to measure disparities in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use the Internet. With a dataset of 384 randomly selected telephone survey respondents, the ICI is regressed on various social indicator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s,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the scope and intensity of Internet-related goal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individuals' Internet connectedness. This finding highlights that even after people gain access to the Internet, the ways they incorporate the Internet into their everyday lives differ, and that the differences reflect disparities in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individuals are situated.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现智慧转型,在促进数字包容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克里斯汀·麦肯齐阐述了国际图联在支持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目标第16条:“构建和平与包容的社会,使人人享有公正,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和能力,强调政府和图书馆必须成为数字包容的积极推动者”;杰拉德·莱特纳指出,促进数字包容的任何努力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互联、内容和能力。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数字包容。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内容的储存空间和门户,以及经验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者,在更广泛的政府战略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陈超指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上网、为每一个人赋能、让每一个人能平等获取信息知识;吴建中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积极配合国际图联的呼吁与倡议,并发出我国图书馆界强有力的声音。第一,大力宣传我国在保障公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方面的政策及举措。第二,积极推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第三,继续提升媒介和信息素养服务的质量;于良芝从个人信息世界的概念出发思考数字鸿沟现象及图书馆的作用,揭示了数字鸿沟的复杂性及社会包容与数字包容的互为条件性,认为这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包容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肖珑表示,支持国际图联(IFLA)关于数字包容声明的提出,中国高校图书馆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贫富分化问题的存在,并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保护不同群体利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阿曼达·里德与金·汤普森认为,当危机、变革和挑战来临之际,也是我们努力前行之时,并以一所美国图书馆为例,显示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面前,公共图书馆如何满足当地居民需要,支持社区朝着更加数字包容的社会可持续地发展;金武刚认为,图书馆应当加强科普功能,开发新媒体产品,融入公共传播平台,帮助社会民众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查询获取正确信息,解决数字包容深层次问题;吴丹与刘静基于技术环境变化的背景,以人与技术的交互为焦点,从“技术→人”与“人→技术”两条路径对数字包容内涵进行扩展并提出了图情领域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世界数字图书馆(WDL)旨在以多语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原始资料,以供用户学习和研究。文章从资源组织、技术特征、服务特,占’等方面对世界数字图书馆作了概要的评述,并提出了WDL未来发展的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润 《编辑之友》2018,(8):61-65
“数字鸿沟”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数字鸿沟”问题放置于我国具体的互联网实践之中,从人的主体性和技术的社会因素两方面加以认识,以充分理解中国社会背景下“数字鸿沟”问题的现实情境.通过对64名被访者的访谈,笔者发现信息弱势群体试图摆脱社会结构的限制、发挥人的主体性,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身体不在场特征、中低端通信市场以及信息化的普及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了可能性,反映出中国网络社会突破“数字鸿沟”的潜力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