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牵手诚信     
杨玉晓 《山东教育》2008,(11):18-18
前段时间,我欣然接受了公开课的任务。在认真的备课后,我决定在四年级一班进行试讲。课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笔记本拿出来对他们说:“如果哪位同学上课时能够积极、正确地回答问题,老师就把笔记本奖励给他。”学生们一听有奖励。那劲头甭提有多足了,纷纷举手抢答问题。最后,我在课堂上把笔记本奖励给了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奖出了烦恼     
我一向认为教师的奖励对学生是莫大的鼓舞,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可是这一次,我却奖出了烦恼。不久前,我们班在区里的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我大为高兴,买了一大摞笔记本,拿来奖励参赛的学生。怎么奖呢?我决定按成绩高低,分别奖给不同数目的笔记本。学生们陆续到讲台前领取笔记  相似文献   

3.
"老师,您还奖过我一本笔记本。"金木红着脸说,"它令我终身难忘,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得到的第一次奖励"。教学生涯中,我时刻以导师的话作为指导,关爱着我的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4.
王军红 《班主任》2012,(9):59-59
正那节语文课,为了激发学生背课文的兴趣,我临时开展了一场小型的背诵比赛。我告诉学生,如果谁能在20分钟内把需要背诵的课文背下来,我就奖励他,奖品暂时保密;背不上来的学生要表演节目,而且必须把大家逗笑才行。听了我的这番话,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时间到了,我刚喊停,学生们就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说:"看来通过努力,大家都能背上来呢,我还真不知道该叫谁了。要不,你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相似文献   

5.
秦红梅 《山东教育》2014,(11):20-21
为了调动学生识记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增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学完英语第三单元后,我提出了前三单元单词全部写对者,奖励笔记本一本。孩子们一听,欢呼雀跃,都想早日拥有那种印有“奖”字的笔记本。  相似文献   

6.
作家们的写作素材可不是轻易得来的,看看他们的记录本。俄国作家果戈理手头有个笔记本,记载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传说、故事、民俗、生活细节以及各种土语、行业语等。他把这本笔记本称为《琐碎或手头百科全书》。他对友人说:"凡是我在社会上观察到的东西都写在里面了。"  相似文献   

7.
今天第四节是三年一班的《安全和法制》课。三年级的学生应该会做笔记了。新课结束后,我布置学生把黑板上的内容记到笔记本上,同学们记得很认真。下课后,大部分学生没有记完,我就安排学习委员中午把笔记本收齐送到老师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家教指南》2008,(2):32-33
"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请不要把我同贵族、名流、富豪们葬在一起,把我埋在普通的犹太工人、老百姓中间,让我的墓碑能够点缀周围普通的石碑,也让他们装饰我的墓碑。"这遗嘱出自俄国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汗姆的手笔。与这份遗嘱一起留给后世的,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满尖酸刻薄、谩骂诅咒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本动漫作品《死亡笔记》在青少年中的流行,一些中小学生中开始流行"死亡笔记本":"名字被写在死亡笔记上的人将会死亡"。这引得不少学生追捧和购买。这让老师和家长们非常担忧。有些学生为了宣泄对别人的不满,便把对方的名字记  相似文献   

10.
<正>二年级课堂上,范同学在笔记本上涂抹,完全不参加课堂活动。几次提醒后都无效,我走过去把她的笔记本收走了。课后,我准备去六年级上课,范同学却天真烂漫地追过来问:"老师,您什么时候把本子还给我?"她还小,才7岁,我并不介意她的不道歉、不认错。我答:"看你下节课的表现。下节课表现好,我就把笔记本还给你。"我的目的是给她一个小小警告,但愿她下一次上课知道"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然而在六年级课堂上又发生了类似的  相似文献   

11.
正读师范时,我选修的是国画书法。工作以后,我教语文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因为"能写会画",很快博得了学生们的好感,我便写点励志的小作品,奖励进步较大的学生。学生们喜欢我的字,而每次的"奖品",我都要练上好几遍。不知不觉,我的书法水平提高了不少。在我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开始模仿我的字,还常常拿来向我"炫耀"。索性,我要求他们每日一练。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无偿辅导他们练习半小时钢笔字。  相似文献   

12.
笔记应记在哪儿?笔者认为,笔者记在笔记本上容易与课本脱节,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把笔记记在书上,既方便、快捷,又清晰、一目了然。另外,我还主张学生创建一个课后整理笔记本,利于归纳知识,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水源头遐想     
假日,带学生游樱桃沟. 沿溪流而上,攀登嶙峋的怪石,绕过青翠的竹林,来到水源头. 水源头峰上有座凉亭,亭柱上镌刻着一副字体俊秀的楹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学生们纷纷掏出笔记本记下来.我在默念中陷入遐想:  相似文献   

14.
“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 ,李校长召开了班主任会。他在会上说 ,教育局和总校要在今年期末表彰一批“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我们学校也将在“六·一”那天对被评选上的学生予以奖励 ,希望各班尽快把这项工作做好 ,接着他把奖励名额公布出来。教育局级三好学生我校只有一个名额 ,经老师们讨论 ,把这个名额分给了我们五年级一班。李校长特别强调 :评选要慎重 ,要确实评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不能走过场 ,不能看面子。我赶紧走访任课教师 ,组织学生评议 ,最后张波被评为三好学生。我填好表格报给了校长。李校长详细询问了评选情况 ,很…  相似文献   

15.
上课时,我们为了和身前身后的同学交流,想了一个主意:在笔记本上写字,然后我传给你你传给我。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就把这个流动的笔记本称为"桌面聊天室",还由此产生了许多术语。像"私聊"就是把纸撕下来单独  相似文献   

16.
左耀华 《小学生》2013,(5):71-71
8月30日一年级,刚开学的那天,我整理教室,打扫地面。地上有些纸,被水粘上了,很黏,不容易揭下来。我叫了两个男孩都没能够把粘在地上的纸揭起来。他们都没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一个小男孩走过来,要求帮我扫地。他就是周。我想既然前两个男孩都完不成这个任务,想必他也一定完不成这个任务,于是便说:"谢谢你了!不用了。你能帮老师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吗?"他欣然答应了,而且做得很好。我表扬了他。并决定奖励一个大篮球给他。可转身一看,他已经跟着他的爸爸报完名走了。在一旁,看我这样喜欢他的学生们,立马围上来告状说:"他可调皮了,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不喜欢他了。  相似文献   

17.
余飞 《中国教师》2011,(15):66-67
<正>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放学回家,十分得意,手里还举着一件小玩具,高兴得大叫:"看,老师奖励我的。"我和孩子的妈妈齐声说:"好孩子,真棒。"我随声问了一句:"儿子,老师为什么奖励你这件玩具呀?"儿子自豪地说:"上英语课时,一个同学在玩玩具,老师看见了,就把玩具给没收了,又说‘谁表现好,就把玩具奖励给谁。’这节课,我多次回答问题,老师  相似文献   

18.
笔下功夫     
妈妈弯下腰,手极其灵活地在毯子上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摸索,我心里忐忑起来。她又沿着毯子走了一圈,在沙发前停住了脚步,弯腰拾起薯片屑,瞪着眼睛说:"这是什么?"我无言以对,只好求饶。"很好,主动认错,且态度诚恳,我奖励你——""奖励什么?"我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问。"奖励你重新把地板拖一遍!"  相似文献   

19.
我猜,学生知道我生日的途径可能是我的电子邮箱,那次,我把0304gfa@*.com写在黑板上,就有学生问我,这“gfa”是名字的开头字母,很好猜,“0304”是什么意思呀?不会是生日吧?我当时对她笑了笑,说了句:你真聪明!也许就是这一次,她记下了,也传播出去,所以,在2004年的3月4日早晨,一打开门,我就看到了一束美丽的花,一盒蛋糕,还有一个笔记本。笔记本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软皮本,吸引我的是这本笔记本的内容。伴着微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每当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情绪高涨,积极投入的时候,我在想,究竟是什么"粘"住了学生.每当发现学生们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听讲时,我在想,究竟怎么了,我需要拿什么来"粘"住我的学生呢?一、先声夺人,"粘"住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一下"粘"住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在上课前我总会思考:怎样的导入,才能能抓住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