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自读课教学指导湖北枝城市红花职中张祖华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怎样通过自读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呢?(一)加强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自读习惯。没有自读意识的职高生...  相似文献   

2.
郑幼娜 《学苑教育》2023,(22):19-2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材安排的重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阅读由教读课和自读课组成,且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明显,其用意一方面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一方面体现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该怎样处理这两种课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从“着眼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目标相一致”“运用教读课的阅读策略,自主阅读有方向”和“梳理归纳单元要点,阅读能力得提升”三方面来探究自读课有效对接教读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读课文”教学应注意“讲读”与“教读”的区别 ,注重教师的“会教”、学生的“会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叶老的名言发人深思。人们不难获得启示:“教”只是手段,“不教”才是目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在  相似文献   

5.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目录尾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单就七年级上册篇目统计,带有*的“自读”课文6篇,占总数近1/3,成为统编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好“自读”课,落实“三位一体”的阅读理念,教师需要教授一定的自主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本文以《动物笑谈》为例,教学生以“渔”求“鱼”,实现自主阅读能力的获得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叶老的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语文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正体现了叶老的这一语文教育思想,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定量的课内自课文和参考阅读课文,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目前语文教坛上对这类课文理解,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它当作讲读课,由教师“精雕细刻”;一种是让学生自由阅读,不组织、不引导、不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就培养学生“自读”能力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朱莲莲 《考试周刊》2012,(85):55-56
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造成高耗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读、写的训练,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两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方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几乎一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根据以往的自读课的教学思想,自读课一般要在教师指导下落实自读提示,完成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实行目标教学以来,自读课文不再是名称上的改革,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中新编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占有一半比例 ,另配有课外语文读本。所以自读教学成为一个能够使讲读课文这个“一”得以反“三”的重要环节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其关键所在。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型。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读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带规律性的知识,在于示范、引路,是例子,是“举一”;而自读课则在于侧重让学生把教读课里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付诸实践,以便能活学活用,是“反三”。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相似文献   

13.
许洁 《学周刊C版》2010,(9):200-2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读的重要性,而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堂.则离不开有效地引“读”。引读教法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加解读、把握文本的深度.能使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感受体味语言的精妙.培养学生的语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实现学习的个体化。与其说让学生高效地“读”,不如说教师高效地“引”。笔者认为,高效率的课堂,恰到好处地引读,也别样出彩.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思维和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高中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标志着高中英语教学从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据此,在英语读思课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思维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关系到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课堂面临的众多问题,从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着重探讨英语读思课教学法的意义和运用流程,力求打造更加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内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取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本人在近几年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探索以“初读—精读—感情读—复读”四步走为基本框架模式的学生自学方法,并从中渗透“合作学习”诸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现…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探索形成了自读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读习惯”。让学生运用“三步发问阅读法”,以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出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和“八字常规”,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养成习惯,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师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上花了大力气。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与教学中不重视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外,不容忽视的是:加强课外自读课文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这一环还做得很不够。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章着重阐述了“读启教学”中的“自学、提问、议论、精讲、练习、评价”六要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读启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的途径和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教材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课定为自读课,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改革(从以往的“阅读课”到“自读课”),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自1997年以来,每上一篇“教读课文”,就围绕教学目标,再给学生扩读两篇文章,并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这样的课型.我们称之为扩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