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受人财物以及播出覆盖、节目资源等种种限制,近年来,在央视、凤凰卫视和省级电视台的包围和重压下,城市电视台在这种收视的零合博弈中明显处于劣势,民生新闻等本土新闻的出现,使城市电视台看到了冲出重围的希望。立足本地,快捷迅速,贴近群众的平民化新闻理念,使城市电视台在不增加较大投入  相似文献   

2.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在媒体间也有着同样的表现同质媒体间以及异质媒体间的竞争加剧.反映社会竞争的媒体自身也避免不了卷入竞争。  相似文献   

3.
王晓雄 《视听界》2012,(4):74-76
在激烈的竞争下,电视新闻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台首当其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苏州台这几年的电视改革和新闻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效,不仅在城市台集群中处于领先位置,即便与一些大台相比也颇具特色,这得益于苏州广电总台不惧忧患,立足本土努力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宋尚琳 《今传媒》2012,(6):123-124
舆论监督虽不具备司法监督的强制力量,但却无处不在。目前城市台的新闻舆论监督主要分为民生新闻和政务新闻的舆论监督两种模式。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模式开始出现"媒介审判"的趋向,主流新闻的舆论监督模式则主要表现为一种传声筒式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混合体,往往发生于权力部门审查之后。城市台新闻舆论监督模式需要摈弃这两种倾向,进一步开拓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确立.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条件。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新闻宣传中的指导地位.从而真正做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做到舆论导向正确.舆论引导有力;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在新闻宣传中自觉贯彻“三贴近”原则,从而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使新闻宣传真正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从而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总之.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真正搞好新闻工作。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城市党报大多是由硬新闻唱主角的,所以,相对于其他类报纸而言,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权威性报纸给予渎者的高价值报偿便是在读者与信息洪流之间树起了一面选择性很强的网筛,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渎者判断哪些信息是重要的、真实可信的,而哪些信息是次要的、可以被  相似文献   

7.
城市电视台,特别是省会电视台在与中央台、省卫视以及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城市台如何生存与发展,应寻求怎样的突围策略?最近,作者和几位同事先后参观学习了广东、四川等省  相似文献   

8.
吴一进 《视听纵横》2007,(3):104-105
当前,新闻改革逐渐深化,受众需求趋向多元化,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体间除了对新闻源展开争夺战外,更加强化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动性,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新闻节目,从而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出无限的魅力。编辑创新在当前新闻活动过程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于丹 《视听界》2005,(6):14-16
城市电视台的险境生存作为中国电视最基础的单元,城市电视台在近二十年的中国传媒浪潮中,一直处于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如果说在上个世界的80年代,中国城市电视台还在享受体制带来的悠闲自得,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电视台的表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在一次次的中国电视浪潮中,国家体制的扶助逐渐转换为对社会资本的吸纳,媒介中心论逐渐让位于注意力经济论,而社会注意力总是朝向最热点最强势的媒体。在整个传媒业的竞争中,城市电视台面临的威胁依然是同类媒体形态的竞争和网络、报纸等其他媒介形态的威胁。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媒体间日益明显的竞争态势,以及新兴媒体对电视媒体收视状况的冲击,我们在感慨十几年间电视产业大踏步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作为电视媒体从业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们身上的压力。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学会用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行业,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事业。换句话说,原有的粗放经营  相似文献   

11.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但是,当前党报评论的强大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至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受到很大影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把新闻还给群众和基层的口号,倡导媒体实践“三贴近”,可以说,这也是振兴党报评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已在新闻界取得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策划的水平,关键在于有效运用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赵玉根 《视听纵横》2007,(1):110-1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深入发展,民生新闻以独有的内容和风格异军突起,并从电视媒体延伸到平面媒体,从小民生扩充到大民生,大有遍地开花之势,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内容上,它关注平民生计,反映群众喜怒哀乐,进一步做到了"三贴近";在形式上,它借用了一些故事化表现手法,使新闻具有可听、可视和可读性,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眼球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众多的媒体竞争,如果上世纪末城市台新闻还有理由谈论自身的各种优势的话,新世纪初,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所谓的优势,重新考虑城市台如何保持与发挥自身新闻节目的优势的问题。城市台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锁定新的竞争目标,确立新的新闻理念,追求更具特色的城市台新闻风格,使城市台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新年伊始,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和公共频道在晚上十点钟左右各自推出一档全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城市日记》和《有一说一》。两个节目的时长都超过传统晚间新闻节目的半个小时,大约为五十分钟。节目采用板块式编排,集新闻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身。两个栏目不约而同地加盟晚间十点档,似乎预示着南京地区城市电视台晚间十点档新闻竞争已悄然打响。为什么晚间十点档成为城市台新闻竞争的新宠?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黄金时段已基本饱和,晚间十点档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对于多年来习惯于晚上七点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三贴近”,中共历代领导人都有很多重要的相关论述。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当前,传媒竞争日益剧烈,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引进软实力分析框架,通过解析媒体软实力的建构路径,剖析我国城市电视台软实力的基本特点,提出城市台应重视非硬性分配软资源的利用和提升,探讨了城市台新闻团队通过人力资源提升、文化资源利用和制度完善,凝练核心价值建构自身软实力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在全球化大语境内,作为地方媒体的城市电视台(包括地市级电视台),都面对着来自强势媒体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使地方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趋于恶化。同时,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强势媒体的覆盖已经形成垄断态势,而资金、技术和人员的相对不足,又使地方电视媒体在加速度发展的媒介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何在内忧与外患中,找到一条生存之路,是地方电视媒体必须正视的问题。“社会大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传媒业的功能、角色转型和建构往往具有根本意义的规定性;此外,  相似文献   

19.
侯一华 《视听界》2004,(4):81-81
在当今电视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之中,地方电视媒体尤其是县级电视台如何谋求生存,争得一席之地?笔者认为,一个制胜的重要法宝就是“三贴近”。张家港电视台近年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理念。一、创新载体:开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栏目创新,是实现“三贴近”的基础。与大台相比, 地方台有其独特的优势:节目题材与受众贴近——“家门口的新闻”对本地受众更有吸引力;受众需求的特殊性及受众层面的简约性使节目的设置更有针对性;节目题材的  相似文献   

20.
丁玲华  陈蕾 《新闻界》2008,(2):106-108
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城市电视台要取得新闻整体竞争效益的最大化,就应当确立大新闻观,打造快捷、高效,与城市生活合拍的新闻资讯传播系统;同时实行品牌带动整体跟进的战略,通过新闻节目的本土风格培养观众的认同感;通过为新媒体提供本市视频资讯内容拓展发展空间,培养新生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