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恨歌》的创作意图从《长恨歌》的创作经过来看,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很明显的,正如陈鸿《长恨歌传》所说:“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就是说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是有感于明皇贵妃之事,并寄托自己讽谕最高统治者,垂谏诫于将来之意。这是符合白居易的世界观和一贯的文学主张的。白氏也认为《长恨歌》寄托了自己的讽谕谏诫  相似文献   

2.
《长恨歌》之所以在当时播于乐府,传遍天下,至今脍炙人口,称诵不衰,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平易精纯的语言,流丽安详的铺叙,壮采纷呈的艺术构思,令千年以降的读者如身生其时,亲见其事,感叹唏嘘,情不自胜。哀艳动人的故事《长恨歌》取材于唐代风流天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说。这一故事早在开元,天宝年间已广为流传,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朝野内外,家喻户晓。当时及后世曾有很多诗人付之于笔墨。如李白的《清平调》三章,杜甫的《丽人行》、《哀江头》等,都是以李杨为讴歌对象的作品。李白《清平调》,极力形容杨妃的美貌娇艳,玄宗的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人称颂的长篇叙事诗之一。但其主题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这无疑更增添了人们去探讨它的诱惑力。为此,笔者在本文就《长恨歌》的主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也算这经久不衰、百家争呜的探寻中的一家之言吧。  相似文献   

4.
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玄宗李隆革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唐代即已成为诗人普遍歌咏的题材。宋洪迈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词咏寄,略无隐避。至宫禁嬖呢,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连昌宫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此下如张祜赋连昌宫等三十篇,大抵咏开元天宝间事,李义山《华清宫》等诸诗亦然。今之诗人不敢尔也。”(《容斋续笔》二“唐诗无讳避”条)  相似文献   

5.
冯芳 《华章》2007,(7):145-146
白居易的叙事诗《长恨歌》是流传千古的名作.本文以"恨"为分析基点,从广义修辞学角度探讨白居易的叙事策略、李杨爱情故事的修辞原型和诗歌独到的文本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认为《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用诗传合一的体式来书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在结构上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其实由于叙事诗和传奇体裁迥异,它们不但展现出诗歌和小说的不同艺术魅力,同时还反映唐中期诗歌与小说互相借鉴、交融,共同臻于艺术妙境的创作状态。在体裁艺术上同样为“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  相似文献   

7.
智慧——她使您的嘴巴线条朝上。只知道自己不做坏事,不知道别人会做坏事,这样的人难免要吃大亏。自由就是这样的东西,你不给别人,自己也无法得到。  相似文献   

8.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通过对以王琦瑶为代表的女性群体世界原生态的描述,展示了姐妹情谊、隔辈情谊和母女情谊三个方面的女性关系,在变形、对抗与消解中对女性之间隐在的矛盾冲突做出了不露声色地展现,也无意识地显露出被埋没在小说文本背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的《长恨歌》以独特的女性视野讲述了上海小姐王琦瑶的一生。本文将首先浅析女性主义文学和王安忆的关系,再讨论《长恨歌》中透露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讨论和论争,多年来是唐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冷静地分析造成分歧的原因,客观地评价各派观点的是非得失的基础上,摈弃单一主题说的僵化模式,分三个层次去把握《长恨歌》的悲剧意蕴:即把李、杨悲剧分别看作爱情悲剧、政治悲剧和时代悲剧,从而使爱情主题、政治讽谕主题和时代感伤主题,各有所依存和附丽。居于不同层次的三重主题,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这样,就有分析地肯定了各派观点的合理性,避免了其片面性,变以往论争中各派观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对持续多年徘徊不前的《长恨歌》主题研究,无疑是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观点分歧。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其中爱情主题、政治主题、双重主题三种主要说法没有侧重强调。本文将白居易的诗作《长恨歌》与陈鸿的传奇《长恨歌传》互相映衬,结合分析,得出"恨"的主题:唐玄宗迷色误国,才是他们爱情悲剧,乃至安史之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与陈鸿的《长恨歌传》,历来被一些评论家和注释家们看作是互为补充,互为印证的姊妹篇。这种说法很有影响,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却是需要辨析的。笔者认为,《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以下均分别简称《歌》与  相似文献   

14.
《导言》是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著作,虽属未完成的手稿,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在这篇著作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两个最根本问题——对象问题和方法问题,作了集中、详尽的论述。当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刊出梁万成同志《<导言>浅释》一文。  相似文献   

15.
百回本《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一开始,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诸神已完成了暗中保护唐憎的使命,向观音菩萨缴了法旨,并献上了记录唐僧所受灾难的难簿.观音菩萨郑重其事地从头细看.这时,小说中便历举了唐僧所受八十难的全部名目,诸如:“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直到“凌云渡脱胎八十难”等等.  相似文献   

16.
《全唐诗》是有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它大致包括了流传至今的唐代所有诗人的创作。要研究唐代诗人、文学流派、作家群,或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描述和探讨唐代诗歌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都离不开这部煌煌巨著。《全唐诗》又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举凡唐代政治、经济、军事、科举、宗教、艺术以及民俗、世风,无不在唐诗中得到深刻而生动的反映。对于治唐史者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孝》成于元代。据载郭居敬辑。成集后生生世世流传甚广,其主要原因是其中很多内容和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相吻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评价和继承我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积累、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优良传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将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鉴此,本刊从这期起,在新辟《古代家教漫话》栏目中刊出《二十四孝》漫话。每则“漫话”包括各“孝”故事和评析,并告诉家长如何科学地使用故事素材对孩子进行教育;最后,附有原文和注释,以供家长参考。《二十四孝》既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有封建伦理纲常的“愚孝”成分。“漫话”力求以科学的态度对此进行评析探究,或推而广之,或引申取之,或点评批之,或择善用之,发扬其精华,批判其糟粕。本期开栏刊登两则。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长恨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长远:一是给戏曲、小说、诗歌的创作,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发挥的空间;二是一些诗句被化用,尤其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之句,启发文人创造出“梨花”与“杨妃”互喻的表达范式,成为吟咏梨花诗词中的常用典故.“梨花一枝春带雨”也被词人用来抒发离情别绪,有“梨花雨”、“梨花枝上雨”、“梨花春雨”、“梨花泪”等形态.  相似文献   

19.
谷进 《华章》2011,(10)
<长恨歌>,作者多半部分写李杨的相思之苦,如此真挚深情却只能阴阳相隔,便引起长恨.以作者经历、作品写作背景及作品结构、内容为契入点进行研究,可以确定此诗为爱情诗.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化层面上显示出了卓绝的功力,具有丰富且深广的内涵,作随意自如的驱遣着语言,字字句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闪烁着智慧与理性,直指人的心灵深处,并不断扩散,弥漫,从而具有了回旋错落之美,好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绵密将城市的历史世俗化,发性化,勾勒出了一幅幅上海弄堂中几十年浮浮沉沉的人生图画,她将视野尽量缩小,姿态尽量降低,却在平和与琐悄中折射出了最为深沉的人间悲喜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