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叙事视角的特点以及认知差异,学术界对它界定及分类颇具争议。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以申丹教授叙事视角四分法为理论依据对《河湾》的各种叙事视角及其功能作探析,挖掘其小说内在魅力。  相似文献   

2.
奈保尔具有批判殖民主义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流露出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默认。在作品中表现为反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因素与作者矛盾的后殖民意识。奈保尔以一名知识分子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共同塑造了他这个矛盾复合体。  相似文献   

3.
互文指的是前人或同代人发表的文章的一部分被后来的作者模仿或在后来的文中被借用.小说<河湾>文本的魅力植根于文本的互文性中.小说广泛引用<刚果新国王>﹑<黑暗的心>﹑<一九八四>﹑<埃涅阿斯记>和<罗摩衍那>的情节和语言.<河湾>中的互文性是V.S.奈保尔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互文指的是前人或同代人发表的文章的一部分被后来的作者模仿或在后来的文中被借用。小说《河湾》文本的魅力植根于文本的互文性中。小说广泛引用《刚果新国王》、《黑暗的心》、《一九八四》、《埃涅阿斯记》和《罗摩衍那》的情节和语言。《河湾》中的互文性是V.S.奈保尔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是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生活历程,其作品主要表现了处在两种文化夹缝里的边缘人无家可归、无根可依的痛苦和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维&#183;苏&#183;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整个文学创作呈现出后殖民时代的独特文化景观。奈保尔本人既是后殖民时代的生存者,又是书写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既独特又典型的文化品格。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个案能较为突出地反映后殖民时代移民群体的生存共性。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9,(4):101-107
奈保尔的《父子家书》有两个关注点,即他的印度想象和文化身份认同。他的印度想象具有片面、停滞、自我优越和负面的四个主要特征,这与他的文化身份认同相互影响,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到探寻的过程。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呈现出三个时空维度,这三个时空维度分别是特立尼达、印度与英国,其中每一种文化身份都因为奈保尔的个体经历而时隐时现,或被漠视,或得重视,从这三维文化身份此消彼长的变动,可显出奈保尔自我身份的游移性与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9.
奈保尔在小说中突出地刻画了后殖民社会时代非洲丛林地区"大人物"(Big Man)和普通非洲人对西方社会的盲目模仿.奈保尔指出他们的模仿基于这样一种心理:他们想对白人形象的重复达到对权威的表征地置换.然而,一味盲目地模仿并不能取得成功.这对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连续推出了两部虚构作品,作为他试图重新回归文学想象的一种努力.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有着一些与奈保尔类似的机遇,可是却走出一条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他所遭遇的一切展示了全球化语境下流亡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一种写照.  相似文献   

11.
<邶风@匏有苦叶>全篇皆写渡水的景象,分析这些意象,可看出其反映了当时人们把渡水看成危险之事以及把渡水与婚恋相比附的意识.这些意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一些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河湾》记录了深入非洲过程中一段辛酸的心灵和肉体之旅,深入探究了私人流放、堕落和政治腐败。它表达了奈保尔对新独立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可行性的政治体制的怀疑。在这部小说中,奈保尔以冥想和叙述作为两条主线,借助于新领地、面具、蚂蚁、尤其是水葫芦等意象,为我们揭示出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无所归依的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程燕 《四川教育》2003,(2):40-41
<我国的国家机构>这一课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学生收集大量的图文资料来丰富教材,扩大学生的信息交流量,并且每一部分留给学生活动的机会都非常宽泛.但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三部分内容都进行深入学习,而且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决定在这节课中,重点让学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起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中,一个具有双重移民背景的叙事人"我"从特立尼达踏上寻求自己文化家园的旅程。在经历了现实与理想的一系列碰撞之后,"我"的主体意识慢慢觉醒,逐渐从一个被殖民教育异化了的人回归自我,并最终使自己获得了自觉的流散视角,从而在异域性当中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在超民族的维度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惯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讲述故事,但《第九个寡妇》却是一部充满鲜活生活气息的暖色调的小说。作者写出了在人性透视下的中国乡间仁义、保守的文化心理特征,同时对充满魅惑力量的雌性尽情讴歌与赞颂。  相似文献   

16.
耿嫦娥 《教书育人》2009,(9):110-111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篇往往用物、特别是动物形象来表达感情。可以说,不懂名物及其相关制度,就读不懂《诗经》。正如纳兰性德在给《毛诗名物解》写的序中所说:“六经名物之多,无逾于《诗》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靡一不具,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在。”这些名物都与比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象的传递是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碰撞、交流、接受的过程。在传递过程中很多文化意象会发生淡化、扭曲、变形。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分析《活着》英译本,可以窥斑见豹,了解中国思维习惯、历史习俗、宗教文化在翻译传递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译介过程中文化的迁移及译者所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分析《楚辞》中自然与人物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阐述其体现的文化适应倾向。许译《楚辞·离骚》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体现了文化适应中的同化与整合倾向,二者分别对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产生了不同影响,给新时代的典籍英译研究带来了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程跃 《文教资料》2011,(12):45-47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的角度来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及相关问题。文化意象是一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过程。如何处理文化意象中"形象和意义"的矛盾问题成为文化意象翻译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通过对《红楼梦》两个全译本(杨宪益夫妇版本和霍克斯版本)中文化意象翻译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揭示目的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的指导作用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解决文化意象翻译中的"形象和意义"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项羽之死》的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教学不能停留在“项羽性格”和“自刎原因”的分析上,而应立足于文字,从文章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文本的特点,再联系《报任安书》和《说文解字》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上认识《项羽之死》的悲剧内涵和悲剧价值,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深度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