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青家长与知青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他们的态度势必影响到上山下乡运动的广泛性与持久性,本文基于知青家长的视角,考量运动中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心态,揭示上山下乡运动走向低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的户口由城市迁到了农村。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户口迁移管理,广大知青很难再把户口迁回城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城市户口与市民很多利益粘连,把户口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使知识青年丧失了城市人口身份,所以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抵制,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把户口迁移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注定了这场逆城市化潮流而动,大规模地从城市往农村迁徙知识青年的所谓"革命"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奇观。在“文革”以前,它具有探索性质;在“文革”期间,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指导思想的升级,逐渐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对这一运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初以动员农村青年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为出发点,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50年代末逐渐扩展到城镇知识青年,成为探索城镇青年就业、培养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的新途径;"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席卷全国城乡,弊端百出;"文革"结束之后,新的中央领导审时度势,毅然结束了这场举世罕见的人口逆向迁徙运动,率领全党、全民走上了新的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建国以来由政府组织的一场社会历史运动.同时也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一次尝试.由一场社会运动演变成了一场狂热的政治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在全国曾掀起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十多年时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在内的10多万知识青年到呼伦贝尔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插队下乡,到牧区插包和“走敖特尔”,到国营农牧场劳动锻炼。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一时成为当时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生产、生活,从中总结60年代——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呼伦贝尔地区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并且长达十年之久,群众组织起着非常重要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探究"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发展及其活动,以及对"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剖析"文革"时期群众组织所建构的社会动员的网络机制。反思"文革"时期群众组织可以为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社会动员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何蜀 《老年教育》2010,(12):18-19
年龄稍长一些的人大概还记得,“文革”结束后不久,放映了一部电影叫做《戴手铐的旅客》,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戴红袖标的女红卫兵,在水果摊上挑来挑去地拣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喊道:“要斗私批修!”红袖标女则回敬道:“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联系到最近几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不少人联想到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生村官与40年前那场影响了1700万知青命运的政治运动相比,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就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止于1980年,经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955-1968年,它是一项多重面目的正常的社会经济措施,以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知识缺乏和城市就业问题;后期,1969-1980年,它是一场多重面目的非常的政治教育运动,以解决“反修防修”和培养接班人问题。前期,它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知识青年也基本上发挥了他们的才智,应该给予基本肯定;后期,伤了国家的元气,得不偿失,危害是主要方面,应该予以否定。此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问题上,是一次历史失误;在城乡人口流动问题上,具有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知识青年是建国后计划迁入时期西双版纳外来移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呈现突出的艰巨性、差异性、双向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伊朗六、七十年代的现代化过程中,伊朗政府先后向农村派出知识大军、卫生大军和开发大军,开展"三下乡"运动.其本质是第三世界国家以政府行为推动全国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支援农村现代化,让城市现代文明辐射到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现代化建设中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13.
知青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青”作为中国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曾创造了丰富的知青文化。知青文化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因而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知青文化的旅游开发应坚持适度发展、整合开发、真实客观、规模效益原则,在开发战略上应合理定位、加大宣传、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姓名是人的代号,姓前名后是汉民族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姓名与汉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密切的联系。这里仅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文化镜象法来探讨姓名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说明汉民族姓名的内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结束多年,而在文学界及思想界,它的影响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正是由于当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使新时期文学中出现了独特的一景——知青文学。它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吸引了包括知青在内的整整几代人的目光。"上山下乡"运动到今年已过去近半个世纪,而知青文学也历经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单纯到深刻的蜕变,但贯穿其中、始终如一的是作品中难以挣脱的"知青情结"。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浅析知青文学在不同时期的流程,并从中揭示出贯穿其中的"知青情结"。  相似文献   

16.
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通常在译作文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中心作用.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行为更趋政治化的“文革“时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声音的翻译组织者取代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该时期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更趋模糊化,具体表现在译者署名方式的改变、译作稿酬的取消和译者在译作文本形成过程中相对独立性的部分丧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采取迂回策略,斩断林彪、江青的臂膀,肃清了极左思潮在外事口的恶劣影响,他坚持“不要四面出击”的外交策略,妥善处理了极左思潮造成的外交矛盾,使我国避免了四面受敌的被动境地;协助毛泽东作出战略决策,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