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研究》2004,(6):26-26
面对新的形势,教师教育工作不能停留在局部的改革和提高上,而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不能只是一般发展,而必须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不能局限于师范教育的天地里,而必须大大扩展,建立一个全面的、广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这是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今天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论坛上就教  相似文献   

2.
教师继续教育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继续教育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担任此项工作的教师,除了应具有一般教师的素养外,必须从成人性、师范性出发,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长期以来在实践中遇到而又难以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教育的“临床专家”,同时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再造教师新形象。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的形势,教师教育工作不能停留在局部的改革和提高上,而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不能只是一般发展,而必须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不能局限于师范教育的天地里,而必须大大扩展,建立一个全面的、广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这是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5月23日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论坛上就教师教育发展所谈的整体思路。袁贵仁指出,在高等教育中,师范院校的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始终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各科教育中,仅次于工科类而居第二位。目前,我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70多万大学教师,支撑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体系。尽管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职前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体系的一个初始环节,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改进职前教师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5.
入职培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需要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职后提高一体化。而在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相分离的情况仍然存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不仅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阶段,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拟从我国教师教育中实行这种培训制度的必要性、具体实施以及积极意义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我们真正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并把它看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既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有现代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教学观。本文从一个中学教师的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种途径,提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贯穿于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的全过程,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在于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或者说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的质量又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教师教育的影响。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了解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有效模式,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既是加强与沿线各国教育互利合作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俄罗斯作为与中国毗邻的国家,曾经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俄罗斯第三代教师教育国家标准》和《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分析,立足制定背景、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四个角度进行比较,以期对中国幼儿园职前教师培养提供有力的参考与借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兼具学术性与师范性,重视实践积累;应创设多元化的课程内容,重视能力提升;应完善课程体系,重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非师范院校新近成立了一批教育院系。面对机遇与挑战,教育院系必须树立新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目光定位于基础教育;发展非教育学专业师范生的教育专业教育;注重职后教育,走教师教育一体化服务道路等。  相似文献   

1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21世纪是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更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世界各先进国家无不在积极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使教师的专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能推进社会的发展。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强调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这三个阶段的连续和统一,并注重彼此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初任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过渡时期。任学印博士的《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理念 科学教师要成为教育者和研究者,必须具有充实的专业素养。因此,重视培养和发展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已成为当今教师教育革新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科学教师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的关键又在于职前培养。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的实践表明: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既要追求全面发展,也要重视个性发展。其中,全面发展是小学教师培养的根本指向,而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追求全面且具个性地发展,是时代赋予小学教师的应然追求,也是小学教师职后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荣 《继续教育》2005,19(10):12-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能停留在局部的改革和提高上,而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尤其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体制、模式、管理、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全面创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缓解经费不足,居住分散、工学矛盾等问题;同时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可以提供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多元的招生制度,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构建新型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与教师素质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一次性的教师职前培养,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继续教育在教师素质转化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更新知识,培养教育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内修品格”的唤醒和激活。  相似文献   

16.
借助教研优势,推动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关系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关系教育质量提高.教研在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上具有从职能到经验等多方优势.教师职后教育必须全面体察教师专业,深入体察教研本质.在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中,教研机构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职后教育问题,要从贡献智慧、贡献力量、履行分内职责的角度发挥功能优势,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四川教育》2005,(2):4-4
【背景】1月27日,我省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涂文涛总结了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努力推进四川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他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教育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促进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创造教育世纪”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艰巨任务,需要大量的创新型教师以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而现行教师教育体系和现有中小学教师的创新素质远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必须从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进行起点高、立意新、力度大的全面改革及创新,从改革、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合理引进和完善竞争机制以及开展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顺林 《甘肃教育》2006,(9A):34-34
何谓素质教育?大家众说纷纭,但集中到一点,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创新,在于实施创新教育。这就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