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0日,我去黑龙江省供销标兵单位——新城供销社采访。他们不但没向银行贷款,反而存款20多万元,这在全省是独一无二的。经座谈、访问、调查,弄清了事实的真象。原来是采买员买回来的都是抢手货,不但销售快,经济效益也高了。这使我联想到,如果记者像采买员那样,写出“抢手稿”,何愁办不好县市报呢? 我做记者工作30多年了,还任过县报副总编辑。实践使我认识到,记者不仅要动脑想问题,还得动手写出“抢手稿”。我在肇东报工作10年中,写稿近千篇,不少稿子得到好评。有些被中央、省级广播、报纸用了,还有3篇被评为省、地好稿,获得一、三等奖。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写出好报道深入是关键余世昌今年4月初,我作为辽宁日报的记者部主任,向全省14个驻市记者站提出要求:记者住村一日,写出住村感受。记者们以颇大兴趣住到了村民的炕头上,不但生动具体地报道了所见所闻,而且记者从中还发现一些重大主题。有位年过50的记者到村里后...  相似文献   

3.
写活经济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方向,近几年来,我报记者发挥县报记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勢,写出了一些较活的经济新闻,其中三篇在全市、全省新闻评选中获奖,三篇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奖。认真总结这些获奖的经济新闻,使我们看到了写活县报经济报道的出路所在。多向思维开视野。县报记者多是半路出家,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较深,这是县报经济报道难以活起来的一条重要原因,也是县报搞活经济报道的突破口。多向思维为我们开拓了视野,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反映万花筒般的商品经济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1989年,长安农村有偿服务刚刚兴起,人们褒贬不一,我报记者时捕捉到新闻线索,运用多向思维采写出了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县市报办好?如何让每个记者写出最多最好的稿件?如何使编辑将最好的稿件编到版面上?这是当前每个县市报总编考虑并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实践证明,要做到上述这些并非不可能,只要我们抓住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子,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事情就可发生大的变化。我想应有这样一些制度: 一是几何奖罚制。 看记者干得好坏,主要看其发表了多少稿件。勤奋对每一个记者来说十分重要。在香港地区,记者一天的发稿量最多的可达到8—10篇;新加坡的记者每天规定完成两篇以上稿件;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每天给记者的发稿任务是700字。我国南方一些报社则将有限基本工资以外的全部收入都  相似文献   

5.
县(市)报记者大都土生土长,对于中央、省里的决策、精神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比起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来,有一定的“时间差”,那么,县(市)报记者,能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我从新闻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只要勤于思考,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多到第一线去,抓住“偶然”机遇“射门”,也是可以“破门”写出好稿的。  相似文献   

6.
1997年4月21日至30日,我作为首都新闻采访团的一员,到正在建设的陕京输气管道工程工地进行采访。在10天的时间里。我们途经三省一市。翻峻岭,上高原,跨黄河,穿沙漠,驱车2800余公里,详尽采访了全线的施工情况。通过这次采访,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青年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深入采访写出优秀作品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县站当记者数十年,想说一说其中的甘苦,以期同行们在研究新闻记者普遍规律中。找出县站(台)记者的规律来,在记者的共性中找出县站记者的个性来。一、人熟、地熟、情况熟,要避免熟视无堵。县站(台)记者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本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土特产品、历史沿革、名人轶事等,都十分清楚。这是县站(台)记者的最大优势,是任何大报、大台记者所望尘莫及的。熟人好采访。闲谈中便能了解到很多信息。对许多采访对象,县站记者不但认识,连他们的性格、喜好、特长,甚至家庭住址、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也都了解。采访起来,对方毫无拘束之感,容易在轻松的气氛中掏出心里话。但是,情况熟了,也容易使人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每个记者的追求,但很多同志往往认为党报正统,很难突破,党报记者新闻创新,谈何容易!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谈谈党报记者新闻创新的思辨性。灵敏度与责任感所谓创新就是要写出与众不同、与前不同的新闻特点来,写出叫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新闻感觉来,写出不同凡响的新闻效果来。这一  相似文献   

9.
一则出色的社会新闻不但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还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长期以来,外国新闻记者写出了大量有关中国老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同中国记者的同类题材相比,他们的有些作品视角显得更加独特。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20-21
樊云芳(1945年5月—),女,上海人,著名记者。"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这个梦萌生于一篇振聋发聩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时她想,"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并写出一篇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我有幸成为记者队伍中的一员,在从业过程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不怕吃苦,兢兢业业外,记者最需要什么?有一位老报人告诉我,做记者最需要的是学会思考,跑口只要认真研究同样会写出好的新闻! <维修花数千维权数万元>就是这样一篇经过深刻思考的作品,它获得2007年度大众新闻奖二等奖和2008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也是截至目前鲁中晨报获得的第一个文字类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围绕“思索”这两个字,也许能做一打文章。我这里要谈的记者的“思索”,专指一种作风。思者,思考也,索者,探索、研究也。记者要想经常不断地写出广大读者都喜欢看的作品,就必须养成这种不断思考、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孜孜以求的作风。人们批评记者的“懒”,总要说“腿不勤快”、“怕跑”云云。这样鞭策记者,以养成勤勉作风,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我还以为,记者最忌的“懒”恐怕莫过于怠于“思索”了。比如,同样的题材,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就事论事,淡而无味,有的记者却能见微知著,从中提出具备“宏观”意义的问题;跑同样的行当,有的记者虽然报道也写得不少,但却很少引起波澜,而有的记者却能“连珠炮”似地提出打得  相似文献   

13.
工作生活在一个各方面都显平常的基层单位,如何写出一些能在大报刊刊用的全局性大稿?去年初,我曾在一基层县搞了近半年的专职报道,被采用的稿件达一百多篇次,其中有20余篇还上了《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报的头版头条。实践使我认识到,工作在平常之地不仅可采访一些局部性的以小见大的事实写成大稿,同样可以写出带有全局性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4.
方圆 《新闻知识》2001,(12):40-41
梁衡同志说:"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而事实上,位于"上层的、政治中心的记者近水楼台可以快速抢到新闻,基层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记者,或专门采写某一方面报道(如教育科学)的记者,周围的事平凡而又平静","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发生并总让你抢到呢?"他说,这也不必悲观:"注意发现那些还未被人报道的稳态新闻是大有可为的","十几年间,凡是我写出的这类稿件都得到了较强烈的反响","我获得的几项全国性新闻奖恰恰都是这种稳态新闻","那些乡间僻壤里发生的事,有时也能上头版头条去和北京的重要会议、领导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记者比作时代航船上的望者,并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时代变迁,而这就是一段段历史。一个成熟出色的记者一定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用火热的实践不断推动着时代的进步。记者的职责就是记录与描述他们的实践,并升华出时代精神。因此,记者必须学会俯下身子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根深植于人民中间,写出更多更好接地气的新闻。自我定位:记者是人民一员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新闻采写工作的重要性。这  相似文献   

16.
现在所谓的"独家"新闻,不再一味地强调时效性、独占性,更多是以同源的新闻事件本身为依据,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独特角度、独特见解.这就不能仅依赖于记者的日常采写,还应延伸到记者采写之前的新闻策划及采写之后的后期编辑等.  相似文献   

17.
《报刊之友》2010,(6):20-21
樊云芳(1945年5月-),女,上海人,著名记者。“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这个梦萌生于一篇振聋发聩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时她想,“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并写出一篇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说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不但使记者能够了解群众的愿望,把握社会的脉膊,获得有价值的报道线索,还能使记者在向群众学习中净化灵魂,学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脱离群众,记者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离开了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要密切联系群众,是绝无疑义的。  相似文献   

19.
拙作《“洋豆腐”为何无人问津》(原载《文汇报》)一稿,被评为一九八五年全国好新闻,我的体会可用一句话概括:多思出精品。当一个好记者需要腿勤,多跑,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以为记者要不断地写出广大读者喜欢的作品,还必须有一种勤于思考,善於钻研的孜孜以求的作风。《“洋豆腐”为何无人问津?》虽谈不上写得如何好,但却是“多思”的产物。去年六月间,上海市蔬菜公司发给我一张  相似文献   

20.
基层记者,譬如地区报纸的驻县记者,常常感叹舞台过于狭小,无缘采写大新闻、好新闻。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基层记者之所以写不出大新闻、好新闻,除了地域限制的因素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内因。身处基层的记者要想写出大新闻、好新闻,关键要提高自身的政冶和业务素质,增强新闻敏感性,提高识别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