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孩子们的生活来源于他们生存的世界、生活的家庭,我们生存的地方是个变化莫测、充满神秘的世界,幼儿从出生就开始不断地认识这个世界,种种神奇现象、有趣的知识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喜欢探索,享受着探索的过程及得到结果的成功感。探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种材料的运用,而家庭资源一直是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强有力支持,生活化来源于孩子生活以及他们的家庭。那么我们要如何利用好家庭资源生活化来开展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呢?乥乥乥乥乥乥乥乥乥乥乥乥乥乥  相似文献   

2.
刘华  时萍 《早期教育》2001,(21):26-27
社会理解学习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在社会智能方面的优势。社会智能包括了自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社会理解学习活动可以弄清孩子们是如何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眼睛是人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人们是通过眼睛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把握世界的,然而,不幸的是这个通道却对盲人关闭了。盲人要生存,要发展,可是却有许多越不过的关卡。这就给我们盲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该怎样去做,才能使那些封闭的心扉敞开,使那些受伤害的心灵健康起来呢?当盲人视觉失去功能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立即就成了一个不可知的陌生世界。他们无法正常地去感觉、感知世界甚至自身,因而也就无法正常、正确、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及其自身。很显然,我们要帮助盲人理解周围的世界及其自身,首先就是…  相似文献   

4.
王斌盛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1):33-33
“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他们就被确定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父母就已经为他们设计好了一条成长的“完美之路”:0-3岁计划,4-6岁计划……趁没有上学,赶紧钢琴、小提琴、古筝、英语……一股脑儿上;上学了,不仅仅有那些繁杂的课程学习,更有书法、奥数、舞蹈、围棋……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5.
庄子与叔本华修养论之比较黄富峰把庄子和叔本华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有些怪,但倘若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他们都以人的如何生存问题为其哲学核心思想,都以人的最后自由为其最终哲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都各自提出了丰富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6.
banker’Shours banker是银行家。三十多年前银行开门营业的时间特别短,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两、三点就结束了,所以银行家的上班时间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于是人们就开始流行用banke'shours这个说法来特指安逸舒适的工作了。如今的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也不得不延长每天的营业时间。但是banker’Shours这个说法如今却仍然流行。例句:  相似文献   

7.
宝宝一辈子需要我们疼爱的时间有多少?。宝宝最需要父母的正是在三岁之前,婴儿期的宝宝,除了吃喝就是睡大觉,他们在慢慢适应这个世界,我们就是他进入世界的使者,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用冰冷的忙碌忽略他们,很可能在他未来的个性中,冷漠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另一个人。她是父母的大女儿,三岁,生了一场病,不能走路。于是他们商量,再要个孩子吧,这样,当他们不在这个世界上时,还有个亲人陪着她。他们本来希望要个女孩,女孩更贴心,也更会照顾姐姐。  相似文献   

9.
一、注重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来到世间,就表现出认识这个世界的积极倾向,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地用眼睛审视着,周围环境中所出现的任何新异而强烈的刺激物都会引发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射活动,当他们的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他们就通过发问这种认识方式来继续自己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04,(9):50-51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是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的全部幸福;然后是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女儿从呱呱落地的婴儿长成了三岁多的黄毛丫头。此时的女儿,正如你我他在这个年龄一样,带着调皮和任性,晚上喜欢听着故事入睡。不同的是,女儿在这个年龄就要上幼儿班。这天回来兴奋地说今天老师教他们背了一首诗,那天说老师要求钮扣要扣齐,某天又说老师让他们好东西要叫上爸爸妈妈一起吃。不过大概她老师没跟他们说早上起来要刷牙,她爬起来后总不肯乖乖地拿牙刷牙膏。为此我跟妻子展开竞赛:大家各展手段,能让女儿养成刷牙习惯的,可以赢得一份自己心仪的家庭礼物。自以为知道女儿喜欢看《动物世界》,我便用威逼利诱之法,…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世界观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混乱无序、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同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用手中的笔,公正地记录下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告诉人们事件的真相。有的时候,为了找真相,他们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的代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记者!  相似文献   

14.
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读书的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凡是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是真正靠近了读书意义的人。  相似文献   

15.
“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他们就被确定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父母就已经为他们设计好了一条成长的“完美之路”:0-3岁计划,4-6岁计划……趁没有上学,赶紧钢琴、小提琴、古筝、英语……一股脑儿上;上学了,不仅仅有那些繁杂的课程学习,更有书法、奥数、舞蹈、围棋……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他们就这样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终于成为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也成了学习的“机器”。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升上去,直到学校毕业。在这样的习惯中,即使有比尔·盖茨的才…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从12岁到19岁,是心理成长最迅速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将不自觉地一点一点地确立自己的人生观,所以中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7.
雷达 《中学教育》2007,(7):14-15
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在我看来,从来不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读书的人。凡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追问这个问题并陷入苦恼的人,也许才是真正靠近了读书意义的人。"我思故我在"。  相似文献   

18.
你那点痛算什么 朱国勇 这个世界上,有4000万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其中有1200万是孤儿,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母。如果有人让他们叫一声妈妈,他们便会幸福得热泪横流。  相似文献   

19.
我的幸福观     
生存睁开眼睛,面对这个世界,就已经很幸福了。为了生存,当你努力拼搏后,会发现自已无比幸福。尽管漫漫人生路望不到尽头,当你真正明白了自己独一无二时,你会懂得生存得有意义才会获得幸福。应该说:“我生存,我幸福!”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父亲得知儿子用一辆崭新的玩具火车从同伴那里换了一根跳绳,大光其火,把儿子骂了一顿;而另一位家长看到儿子把家里的闹钟拆得七零八落,则狠狠地把儿子打了一通。在日常生活的教育过程中,很少有家长对这些行为进行反思,问问自己,孩子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常常是不假思索、不问是非地对孩子的行为加以批评、否定,以大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世界。 大人有大人的心灵世界,孩子有孩子的心灵世界,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童年时期,正是无忧无虑、自由嬉戏的时候,不该死死圈住他们,并强加给他们一些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能承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