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断奇案     
拿破仑死因之谜
  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帅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死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  相似文献   

2.
刘心武 《科技文萃》2001,(4):167-168
一位老朋友,半年前下岗后心情一直不好。我应邀访欧以前去看他,他屋里书桌上依然放置着刻有“永不言败”字样的座右铭,言谈间强作慷慨挥洒状,把我送出门时,我说:“回国后再畅谈。”他苦笑道:“那时不知道你还找不找得着我。”我心头一惊,却已来不及帮他调整心态。 那一天,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滑铁卢镇,参观名叫狮子丘的名胜,那狮子丘是纪念1815年战役,英国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普鲁士联军,击败了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彻底终结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此后拿破仑被放逐到比第一次流放更遥远的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并在那岛上悒悒而终。狮子丘旁有纪念馆,馆内绘有此次战役拿破仑惨败的环形壁画,作者为法国画家路易·杜墨兰。我问同游的法国朋友瓦尼克:“你在这地方是不是多少有些不自在?”他耸耸肩膀反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赫赫有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指挥家,而且还是一名业余数学爱好者。他曾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发展,才能表现它的国力强大。”拿破仑之所以能在战扬上运筹帷幄,不能不归功于严谨的数学思想对他长期的熏陶。拿破仑在数学上也有一些独到、天才的发现,所谓的“拿破仑三角形”就是他最早发现的。这个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的三角形,说起来也相当简单。你先在纸上任意画上一个  相似文献   

4.
提起砷,许多人便会想起这样一个故事:1814年拿破仑被俘流放,1821年死在圣赫勒拿岛.美国《百科全书》记载,他死于胃病。多年来,法国人却认为他是被英国人毒死的,但谁也拿不出可靠的证据.一百五十年后;科学家找到了拿破仑的一根头发,放人原子反应堆中接受中子反射,发现头发里含有比正常人多四十倍的砷元素.因此确认,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死于慢性砷中毒.尽管对拿破仑到底是死于人为的放毒,还是死于地方性砷中毒,尚无定论,但圣赫勒拿岛上的食物和生活用水都含有较高的砷,却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砷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约…  相似文献   

5.
拿破仑为何不能最终战胜他的强大宿敌——英国?并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最终遭囚禁于圣赫勒拿岛?一位科学史专家分析说,因为当时法国海军的实力还远逊于英国,不能从海上封锁英国军队。如果拿破仑当时能坚定不移地支持一位工程师当时虽然有一些粗糙的  相似文献   

6.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帝国的皇帝(1804~1814,1815)。而人们对拿破仑知道最多的应是他所指挥的大大小小众多的战役,和他“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  相似文献   

7.
拿破仑一生功名赫赫,其用人之道也别具一格,人们将其概括为“四不一必”: 不讲年龄拿破仑自己27岁时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登基当皇帝,如此经历自然使他深知“有志不在年高”。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中,有7人的年龄在37岁以下。  相似文献   

8.
头发断奇案     
《家教世界》2013,(11):28-29
拿破仑死因之谜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在拿破仑死后134年,即1955年,在瑞典的德堡,一位名叫斯坦·福肖富德的牙医,下决心查拿破仑的死因。牙医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了破仑的头发,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用现代技术定了拿破仑头发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法国第一统帅拿破仑的一句名言.这位伟大的军事学家凭着智慧和雄心最终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宝座.拿破仑自幼喜爱数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头发断奇案     
《家教世界》2013,(21):28-29
拿破仑死因之谜1821年,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军队统拿破仑离奇死亡。关于拿破仑之死,一直是个谜。人说他死于胃病;有人说他死于癌症;有人说他于一种热带病;还有人说他是被人毒死的……在拿破仑死后134年,即1955年,在瑞典的德堡,一位名叫斯坦·福肖富德的牙医,下决心查拿破仑的死因。牙医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了破仑的头发,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用现代技术定了拿破仑头发的化学成分。他发现,拿破仑的头  相似文献   

11.
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手下的一名士兵。他盲目崇拜拿破仑,狂热地拥护拿破仑的侵略政策,鼓吹法兰西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主张用暴力扩张法国的势力。后来,人们就把煽动民族复仇,主张侵略和压迫别的民族的思想和行为称为沙文主义。沙文主义的实质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一、沙文主义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对外战争激发了法国人民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民族主义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革命的法国对外战争的首次大捷。  相似文献   

12.
1815-1821年,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与岛上的华人苦力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本文介绍这些华工的来历及其在拿破仑身边的劳动和生活点滴。并在汇集不同回忆录等历史资料的同时,展示拿破仑与华工的交往和对华工抱有的同情态度,以及普通华人给法国人留下的中国印象。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皇帝、总统也有玩数学的。除拿破仑外,还有美国总统加菲尔德和法国总统戴高乐。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对几何和三角有特别的爱好和研究,他证明了"拿破仑三角形":在三角形外侧、以各边为一边的三个正三  相似文献   

14.
答:在1814年同反法同盟军作战中失败而被迫退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于1815年3月1日,从厄尔巴岛偷偷返回法国,在儒昂湾登陆。他在去巴黎的途中,受到工人、士兵的拥护,旧部将校纷纷归附。20日,拿破仑回到杜伊勒里宫,重新当政,红、白蓝三色旗又重新飘起。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仓惶出逃到里尔,继之逃到根特。从拿破仑返法到6月18日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继而于22日退位,前后一百余天,史称“百日”或“百日政变”。拿破仑能够再度当政的主要原因是,法国上下大多数人民对波旁王朝复辟十分反感,经过1789年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理化》2010,(2):60-60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说过:“笔比剑更有威力”,然而他在200多年前说这话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人类使用的普通铅笔中竟然包含着地球上强度最高的物质!  相似文献   

16.
话说拿破仑     
拿破仑于1821年5月5日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岛。长期以来,拿破仑的死因一直是个谜,而关于拿破仑死因的说法,也是版本众多,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拿破仑的名气惹的"祸"。那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名气呢?  相似文献   

17.
玫瑰花悬案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著名军事家,法国第一统帅拿破仑.波拿巴的一句名言.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凭着智慧和雄心最终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宝座.拿破仑自幼喜爱数学,对数学有着特殊的兴趣.在巴黎军校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名言。揣想拿破仑讲话的原意,大概并不真在讲什么“将军和士兵”的事,他想表达的其实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即“人如果想要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从小立志,否则就会一事无成”。拿破仑以“将军士兵”为喻,讲得形象,说得深刻。  相似文献   

19.
拿破仑·彼拿巴,这位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这位叱咤风云的法兰西帝国皇帝,其一生绚丽多彩,光芒四射:他收复土伦,进军意大利,远征埃及,战功显赫;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帝国,登上权力之巅;他连续多次击溃反法同盟,使帝国进入鼎盛时期;他两线作战——西与西班牙开仗,东与沙钱交战,使其走向穷途末路,被迫于1814年第一次退位;他在厄尔巴岛不甘寂寞,卷土重来,创造百日奇迹,但好景不长,滑铁卢一战终使他在圣赫勒拿岛度过余生。几起几落使拿破仑的一生极富戏剧性。他的成功和失败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其用人之道是一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其用人术和御人术探寻其用人特点与用人方法,从而使我们从拿破仑的人才思想中得到一点启示。 拿破仑的用人术 事业是由人去完成的。管理者之道在于用人,用人得当,则事必成;用人不当,则事必败。但管理者用人各有千秋。现来分析一下拿破仑的用人特点。 拿破仑用人最重要的特点是摒弃封建门第观念,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法国大革命前,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军队更是如此,平民出身的士兵根本无望得到升迁,当然更不能奢望将帅之衔。而拿破仑则说:“我的格言是,有能者居之,无出身之别。”’‘’在提拔军事将领时,他认为  相似文献   

20.
拿破仑组诗是以拿破仑·波拿巴为题材的诗歌。莱蒙托夫的拿破仑组诗受到拜伦与普希金的影响。不同于拜伦与普希金在诗歌中评议拿破仑的荣辱得失,莱蒙托夫视拿破仑为欧洲封建势力的迫害对象,关注的焦点转向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的心境及1840年法国迎回灵柩事件。莱蒙托夫在构筑"他者"的同时努力勾勒"自我"自由、平等、民主的革命理念。拿破仑、十二月党人的抗争精神在莱蒙托夫笔中一同化作自由的巨浪冲击沙皇的暴政与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