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是我们获取科学知识、正确评价科学技术成就的前提。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在世界民族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情感教育是我国转型期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静芬 《新疆教育》2012,(13):121-121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世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民族的希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心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则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一项光荣使命,我们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思想,大胆改革课堂授课模式,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经济并存和碰撞,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但同时其承载的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在行为表现上出现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推动本民族朝着共同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所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并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4.
提到语文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半个多世纪来,语文界及关心语文教育的各界有识之士,就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效率等问题各陈己见,共识与分歧并存。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人们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的认识日趋一致。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课程具有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性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民族精神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民族精神教育是其全部文化教育的最核心的内容。特别是我们目前面临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面临着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冲击,面临在极复杂和极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抉择,民族精神教育就愈发显得必要和急迫。由于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功能,使得我们能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丰富而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也由于民族精神教育本身的重大意义,使得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肯定和提升了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结合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5.
煤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化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学校都应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下大功夫。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动什么,怎样引导学生动,这是当前课堂教学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 民族精神教育首先是存在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化,就不可能有对本民族的自信。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宝贵遗产,对于全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精神纽带。优秀的传统文化同当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将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魂在草原》用独特的叙述视角,借音乐传说确认了民族身份,从而勾画出哈萨克人的文化精神,即善待生命、情感丰富、敢作敢为、笑对苦难、坚忍不拔。这是哈萨克民族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8.
论全球化时代成人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走向。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价值的并行。成为当今思想文化领域内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在这种背景下,成人教育如何引导当代学生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决心和使命感,如何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其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使他们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主力军,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的成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制史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爽 《教育与职业》2004,(27):30-3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基本因素,具有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功能。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因为法治表现于制度却生成于精神。,民族精神能给法治成长提供丰富的滋养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用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探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数学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殿堂。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精神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要素促进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巩固,推动民族自身的持续发展。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促进民族认同,民族精神构筑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球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是我们要提高重视、抓住契机,立足于本国现实,紧密结合全球化的实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力推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3.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刘莉莉 《家教世界》2013,(8X):34-34
<正>俗话说得好:"民族的文化更是世界的文化。"民族民间艺术是基础美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畲族民间艺术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学生对畲族文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我尝试将畲族服饰图案融入美术课堂,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感知积累,储存表象1.通过多种途径欣赏畲族服饰图案,储存丰富的表象让学生自己通过采访、调查、翻阅书籍、走访民间艺人等渠道寻找多种畲族服饰图案,进行丰富的形象储存;教师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民族复兴中,“精神小康”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比经济建设更沉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上的全球主义趋势已成为新的文化挑战。要警惕文化上“全球主义”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浸蚀。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之上的。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是弘扬民族国家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文化内涵。陕西文学创作对民族国家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其优良传统应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研究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责任心,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精神始终是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党的十六大对其作了高度概括。挖掘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之优长,是培育民族时代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蒋京蓉  易安 《湖南教育》2005,(14):41-4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外语教育是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理应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外语教师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性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呢?一个民族的教育如果缺乏民族性,便是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根本的教育,一种缺乏生命力的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没有灵魂、没有根本、没有生命力的教育显然无法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历史。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进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如美好河山的描述、四大发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讲授来解决,但学生们的生命成长却需要靠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人格融汇、精神文化生命的潜移默化中才能完成。 但恰恰是在这一块。我们的教育出了大问题。老师与学生缺乏生命层面的沟通、交流与感召,使学生只关注生活问题而置生命存在于不顾。  相似文献   

20.
王金宝 《文教资料》2009,(22):79-8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模式没有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窠臼,课堂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积累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功能,让学生从内在到外在都焕发人本活动的活力,确保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