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小孙子特别聪明,因此我决心好好地培养他。每天,我不是教他学写字,就是教他学算数,想利用所有的时间让他学习。由于没有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因此常常闹出笑话。现在想想,自己真是揠苗助长啊。有一次,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吕不韦》,我对小孙子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建立了秦朝。秦朝灭亡了,是汉朝,汉朝灭亡了,是三国,三国完了……”小孙子抢着说:我知道,《三国》完了是《水浒》。”真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次,电视台播放气象预报,主持人说:“今天白天最高气温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2摄氏度……”我觉得此时…  相似文献   

2.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但是只有短短15年,加上秦朝统治者在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过程中,也力行树立法家的权威性,以至"焚书"、"坑儒",使得秦朝史学著作留传至今的极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秦朝就不重视史学.无论是从秦朝政治的"大一统"观念上,还是从秦朝对史学控制的加强上,都不难看出秦王朝对于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高度重视和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3.
翻开中国五千年的兴衰更替史,我徜徉在古香古色的中国文化里.在先贤们的札记中,不乏"傲然独立"、"超凡脱俗"的美谈.独,始终贯穿在我中华古国的历史间:"独"在秦朝,便开辟了"大一统"的先河,"书同文,车同辙";"独"在西汉,便成就儒家学说的千古不衰,"孔孟之道"从此打上了"中国"的烙印.由此可见,"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一个苹果庄园,现有两种运营方案:第一,购买苹果,再卖出。第二,承包庄园,自己学习种植,之后卖苹果。你会作何选择?生财须有道,人生需经营。股神巴菲特说,最好的投资应该用在自己身上。秦朝末年,有一人名叫项羽。其叔父教他书法,项羽不学;叔父教其剑术,也是如此。他对叔父说:"学写字只是为了记记名字而已,学剑术也只能  相似文献   

5.
戈萍 《时代教育》2012,(17):124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造成了中国两千年之抟一政治与抟一文明生生不息,显示出这种政治模式强大的生命力。那么,秦朝帝制的内在核心是什么?本文作者认为,在战国中后期兴起的道家思想对秦朝帝制的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道德经》将"道"与"一"合体而设计出的一套"道德"政治体系,成为了秦统一天下后的建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11月,我第一次参加特色学校校长论坛,我的发言题目是《从有形到有神》。那时,东北师范大学洪俊教授问:"你是学什么的?"我说:"我学中文但教数学。"他看了看我,摇着头说:"都不像,我觉得你像学装修的。"这是因为,我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了学校物质环境的改造。那时候,对"特色学校"是什么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  相似文献   

7.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历史》必修在第二课“学习延伸”中提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这首诗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还是“吟咏秦朝长城的民歌”,我觉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9.
良知与裤子     
<正>鲁迅不喜欢明朝,一句"无赖儿郎"说得我大呼痛快——我也不喜欢明朝,因为我以为明朝是秦朝的借尸还魂,明清的政治,骨子里全是法术势,并由此造就了邪魅的世界和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但明朝有一个人我却喜欢,这个人就是王阳明王守仁。喜欢他也还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因为他独特的思想方式。我们来看看《传习录》下阳明先生弟子陈九川记录的这一则,看他何等活泼:(陈九川)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你第一次带我去学小提琴,你指着那个奇怪的乐器对我说:"你要给我好好学,长大以后才能成为小提琴家!"我啃着手指问你: "为什么不可以学我喜欢的钢琴?"你翻了我一眼: "家里哪拿得出那么多钱?但是琴是要学的,只要你好好练,什么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反语妙谏     
<正>优旃(zhān)是秦朝时期的歌舞艺人,他个子非常矮小,擅长说笑话,但都合乎大道理。有一次,秦始皇在宫中设置酒宴,正遇天下大雨,殿阶下执盾站岗的卫士都淋雨受了风寒。优旃看到后十分怜悯他们,说:"你们想要休息吗?"卫士们都说:"我们非常想休息。"优旃说:"那好,如果我叫你们,你们要很快地答应我。"过了一会儿,大臣向秦始皇祝酒,高呼万岁。优旃靠近栏杆旁大声喊道:"卫士!"卫士答道:"在!"优旃说:"你们虽然长得高大,但有  相似文献   

12.
预学,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预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步:我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第二步:我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第三步:我设计(带着目标进课堂)。在操作中,我们相应地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把"预学"当做作业布置。防止学生把课前预习当成是弹性任务,高兴就完成,不高兴就不做。二是提供"预习"助学单。辅导学生知晓预习的内容、要求,明确准备的时间、方式等,每次把"我准备"  相似文献   

13.
有学生说,学历史就是老师念念课本,我们听听故事,临考背背复习提纲罢了。学历史果真如此吗?历史教学怎样才能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运用历史知识呢?我有几点做法。 1.运用电化教学,使学生在有文有图、有像有声的情境下学习 例如,在向学生介绍秦朝文化的时  相似文献   

14.
曲陈欢 《考试周刊》2014,(13):37-38
本文总结了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三部曲",并辅以一系列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每一部所对应的几条策略。"第一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动力激发、乐趣提升;"第二部"——从"我要学"到"我会学":桥梁铺设、拓展迁移;"第三部"——从"我会学"到"我要说":评价激励、巧设话题。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讲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时,会提到巩固统一措施——筑长城,涉及秦朝疆域的四至。其中关于秦长城西端起点的争议颇多,历史教师理解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学生对秦长城西端起点的认识模棱两可。教学中我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着力点,试图引导学生就"秦长城西端起点"进行深入探究,用教师的质疑精神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间有很多因素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兴趣的动力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具体活动集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成功可以使人满足,获得的成功越大,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育,必期于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在"要我学——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的阶梯上不断进取·为了适应这些要求,我进行了新课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陈亢问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札>,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伯鱼(字鲤)是孔子的儿子.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父亲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答:没有.不过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着,看见我从庭前小跑而过,就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就告诉我说:"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跟别人交流."于是我就回去学<诗>了.还有一天,父亲还是一个人站着,我又从庭前跑过,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他又对我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相似文献   

19.
杨孔博 《快乐阅读》2011,(14):177-178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主动性"的问题,"主动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二是明确学生"我得学"的责任;三是提高学生"我能学"的能力。教师要重在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思考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自主学习方式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正>常听职业学校的学生这样说:"上职业学校,我是来学技术的,学基础课有什么用?""基础课我统统不学,我只学专业课!""学数学对我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呢?"在这些话的背后是一些残酷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