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素琴 《大观周刊》2011,(10):84-85
新农村建设是一件新事物,就其内涵来说其核心是突出“新”字:要有新理念、新举措、新习惯、新生活、要上新台阶。同时新农村的建设又离不开“农村”二字,新农村的建设要以方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面貌、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在建设中既要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又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满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应是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凸显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作为档案部门应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谋划“三农”新的路线图,破解“三农”档案新课题,为农业农村“三个明”建设服务,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国家档案局高度重视“三农”档案工作,始终把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作为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档案工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适应以上形势要求,应将“三农”档案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何谓新农村?新在何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目标,为我们描绘出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报道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题范围。作为与农村最为贴近的地市州盟报,理当为新农村的建设摇旗呐喊,营造一个起好的舆论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新闻媒体浓墨重彩宣传的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连云港日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注重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打“贴近”牌,让“主角”说话,使新农村建设报道出新、出彩,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级播出机构,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全面、准确、有效地宣传好农业、农村、农民。深化“三农”报道,推动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雷余 《云南图书馆》2009,(4):104-105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农家书屋”的建设,对于培养新型农民至关重要。如何管好和用好“农家书屋”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闵锋 《大观周刊》2011,(20):41-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和首要任务,其自身素质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改变农民素质的状况,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成功地处理好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才能达到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图书馆》2006,(2):78-78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开始启动的“十一五”规划更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一时间,“三农”话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各行各业都在为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想点子,做实事。这其中,出版工作肩负着以出版更多的好书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丰富农村读的精神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重任。令人欣慰的是,全国众多的出版机构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主动出击的姿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将一批又一批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读物送到了农民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既要建设新农村.又要培养新农民,还要发展新产业,增加收入创造新生活。农业信息化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正改变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主题宣传是今年各级新闻媒体的重头戏。从3月6日开始,衢州市广播电视总台组织了四十多名采编播人员深入农村,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新衢州·新农村·新家园”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全体采编人员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挖掘农村新鲜事,找寻农业新亮点,展示农民新风采,共播发各类报道一百五十多篇,送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播发新闻稿件二十多篇,为衢州市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春风拂面”的良好舆论氛围。纵观这组主题宣传报道,转变思维定势、创新表现手法,是这次“三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06,(2):79-7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月17日在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现场会上强调,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力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农民多看书、看好书,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文章就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如果少了农村,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可分别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层面去看,首先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仅是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其次是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其三是通过完善村民自治等形式,实现农民对村庄的民主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会一蹴而就,新闻传媒特别是县级广电传媒能够而且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让农民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瑛 《声屏世界》2006,(6):54-54
市县级媒体因为最接近农村、最贴近农民,在宣传中既可结合区域特色,进一步做好农村政策的落实、农业市场信息的传播,又可针对区域实际,补充中央、省级媒体在“新农村建设”引导服务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宣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2月,中央媒体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2条重大举措关系到每个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如何帮助农民更清楚地了解这些政策,从而更主动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衢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多为农民提供与“三农”相关的政策信息、对农民增收致…  相似文献   

17.
陈丹 《大观周刊》2011,(14):297-297
建好管理好农家书屋工程是满足农民文化需要,普及农民科普知识,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的需要,不仅能让广大农民增收入、长智慧,更有利于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通过深入乡村、项目点调研,要使工程切实发挥作用、服务农村,工程建设、管理上还需有新思路、新机制、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普法教育已经进入第5个五年计划,法律也逐渐成为农民开启生活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法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笔者就新农村普法教育、法律服务谈一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宣传质量,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新闻宣传是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作为“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党报”,农民日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从提高宣传质量入手,着力增强农民日报的公信力、亲和力和话语权,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一)找准切入点,关注新问题,讲求宣传效果。在宣传报道中,农民日报紧紧围绕政府、社会、亿万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找准切入点,关注新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抓住“十个新”:新观点、新探索,新决策、新…  相似文献   

20.
于冲 《新闻世界》2011,(6):9-10
“十二五”期间,实现“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备受亿万农民关注。县市(区域)报离农村最近,对农业最了解,与农民感情最深,对农村的变化感受最深。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县市(区域)报要在报道中更加倾注“人文关怀”,反映农民需求,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共同建设好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