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试题涉及节令诗、咏史诗、咏物诗、怀人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贬谪诗、登高诗、唱和诗、哲理诗,可谓“今年花胜去年红,无边光景一时新”。其中,登高诗、唱和诗、哲理诗是高考百花园中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鉴赏自2002年起由客观题调整为主观题后,近年来一直是各地高考语文卷的热点与难点。该题将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能力,也赋予了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为了帮助同学们扎实掌握相关知识,特从不同角度组织了4篇文章,以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3.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涉及了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此前高考也曾考查过题画诗等,为给2008年考生指引迷津,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冶和薛涛是唐代女诗人中的佼佼者。二人都大量写作酬赠诗,但面貌各异。李冶擅长融己情于诗句,故往往语深情浓,真切动人,且诗格品格清迥出尘,自抒怀抱而思致深刻。薛涛则语工辞巧而多客观观照,多取巧讨好成分,故显才情有余而真情不足。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在朝诗主要写于熙宁与元祐时期。熙宁变法对苏轼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在朝诗以送别、酬赠为主,抒发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惆怅、愤懑和无奈之情;元祐年间,苏轼官运畅达,位高爵显,创作了大量的送别、酬赠之类的诗歌,较熙宁间诗多了几分智者的雍容平和,也有岁月不居、韶华难再的感慨,以及向往自由、思乡念旧之情。艺术上与苏轼的外任诗相比,熙宁间诗往往于豪放之中裹挟着郁勃不平之气;元祐间诗的创作风格较少犀利与压抑,而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清雅与内敛。这些在朝诗与外任诗共同记录了苏轼一生宦海沉浮的心路历程,因此在苏轼的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韩愈酬赠诗的艺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韩愈诗歌的深入分析,认为韩愈的酬赠诗在艺术上的创新之处有三:一、破体为诗,无论短章还是巨制,皆从表达感情的需要出发,不受形式结构的限制。二、注重诗歌的叙事功能,通过对某些事件的叙述,表达出丰富的感情。三、语言奇险。  相似文献   

7.
王珏  王穹 《广东教育》2007,(3):47-48
一、读诗——实现“二个定位”定位诗歌类别。诗歌按题材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和写景抒情诗七种常见类别。可从分析诗题和意象入手定位诗的类别。  相似文献   

8.
正以诗文会友,用诗文寄托情思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传统,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酬赠诗。它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酬者就是酬谢之意,酬赠诗多是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诗。与今人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除了朋友间的互相唱和之外,诗人也常常赠诗给亲友,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高考全国18套试卷诗歌鉴赏题涉及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此前高考也曾考查过节令诗和题画诗,为给2008年考生指引迷津,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例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戴复古的酬赠诗表现出较为开阔的艺术视野,主题取向丰富,诸如慰人或自怜、刺时及参政、谈诗与论文等,广泛地反映了诗人不同生活时期的生存环境和心态变化,总体上显示出一种较强的感知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情感真挚,情致高远,情趣广泛,在中国诗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交游甚广,迎来送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酬赠、祖饯诗。这类诗歌既无蕴籍、空灵的韵味,也无清秀典雅可谈,毫无含蓄可言,只是浅俗,拙实,议论说理,径露浅白,其成就不是很高,但确实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思绪,交游情谊,对朋友的劝勉,不失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古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什么是诗眼?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上说,“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当然,这个定义是根据出题需要而下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高考语文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而诗歌鉴赏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诗歌是文学领域里面最璀璨的一个明珠。诗歌鉴赏考查一个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目,诗歌越来越受到了考试的青睐,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学生在诗歌鉴赏这块的得分也相对都偏低。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问学生:你们喜欢古典诗歌吗?很多学生都会回答说喜欢,但是再问"你们喜欢高考诗歌这种考查方式吗?"大家都会说不喜欢。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诗歌是美的,美得让我们都喜欢,但是诗歌又会让学生感到非常苦恼。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和难点,而学生对于这种现状又会感到很无奈,因此教师要做好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让学生能够回归到课本教材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总结方法,把握出题者意图,不断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程高夫 《甘肃教育》2014,(18):121-121
正高考诗歌鉴赏千头万绪,但剔除枝蔓,抓其纲领,不外乎三个方面,若用一字来概括,即景情事。下面举例论述。限于篇幅,每项只举两例。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例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  相似文献   

15.
诗歌阅读鉴赏为高考必考内容,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题目。高考阅读鉴赏试题过多失分的重要原因,就是不知从何入手去品读赏鉴。从何入手呢?我以为应着重以下十一个方面。1.从作者入手。诗言志。从作者入手,能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例如: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  相似文献   

16.
一、切实把握鉴赏点的内在关系 古诗鉴赏的高考要求几年来基本保持一致,仔细分析考核要求.实际上可将其归纳为四个考核点,而且考核点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即“语言→形象(意象、意境)→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技巧”。遵循这一鉴赏规律.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为正确地全面地鉴赏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主观题是2002年高考新增加的三种新题型之一,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出现主观题的形式,尚有诸多不够完备的地方,所以今年的测试只是向前跨出了一小步,据估计,今后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将会在其开放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考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了王维的一首诗,考查内容是诗歌的炼字,题目是这样的: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写诗讲求炼字,亦即诗眼。你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式的试题,看似见仁见智,但要答好它,也不太容易,首先得搞清什么是“诗眼”。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句,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那么,《过香积寺》的诗眼又在哪里呢?这首诗采用由…  相似文献   

19.
石礼国 《山东教育》2005,(14):49-50
纵观199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愈来愈倾向考查对普通群体都应具备的永恒情志(如思乡念亲、惜别怀远等)的理解,着重检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感悟,强化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现对一些传统文化载体与情结媒介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诗歌鉴赏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开展以来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许多千古流传的优美诗歌.诗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考语文更是少不了诗歌鉴赏板块,诗歌审美素养的培育任重而道远.文章首先分析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现状,其次提出普遍存在的诗歌鉴赏教学问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