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言虚词“焉”字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大纲要求掌握的15个常见文言虚词之一。“焉”字用法较多,在中学教材中常见的用法有作兼词、代词、疑问代词、语气助词和词缀等。“焉’,用在句中,一般作疑问代词、句中语气助词或词缀等。如:  相似文献   

2.
“焉”字处在古汉语句子的末尾,是兼词呢,还是纯粹的语气词呢?笔者想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与传统见解不同的看法。众所周知,明清学者,近今专家,皆训句尾“焉”字为兼词。象杨树达、王力、杨伯峻、郭锡良、韩峥嵘诸先生,都明确指出、古汉语句末尾的“焉”字是兼词。而《辞源》、《辞海》等辞书,亦因近人旧  相似文献   

3.
秦振良 《新读写》2012,(6):46-49
“焉”常用作兼词、代词和语气助词,其位置有的在句末,有的在句首和旬中。 1.“焉”处在句末的辨析 (1)兼词和代词。 “焉”处在句末,如果“焉”的前面是及物动词(能带宾语的动词),“焉”是代词;如果前面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焉”作补语,相当“于之”、“于此”等,“焉”是兼词。  相似文献   

4.
在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思”字不仅可以作实词即名词和动词,而且也可以作虚词即语气助词,作语气助词时分别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和句尾。这说明“思”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要比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丰富。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古代汉语句尾的“焉”字,有的为代词,有的为兼词,有的为助词,有的为纯粹语气词。为代词时,用在动词谓语后面,作宾语;为兼词时,在句中作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它代替或指代的内容翻译出来;为助词时,用在形容词、象声词或“如……”、“若……”后面,不作句子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译为“……的样子”、“象……似的(一样)”;为纯粹语气词时,不作句子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以用一个语气词来对译,有的可以不翻译。这样,在分析句子成分或翻译时,就需要把“焉”字的词性辨别清楚。  相似文献   

6.
哉,是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如: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而唯独这座山以钟命名,这是为什么呢?焉,常用作语气助词,也用作代词。焉作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表示语意肯定。例如: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愚公移山》)——冬夏换季了,才来回—趟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焉”字演变情况。焉本是鸟名,借作代词;而后用在宾语前置句,变成有点代词词性的结构助词;借用代词,有时前面又常需要一个介词才讲得通,遂成兼词;常居句尾,又变成语气词;又放在连词位置,遂成连词;常附于形容词、副词之后,又变成词尾。  相似文献   

8.
从古汉语语法中的兼词理论看,英语表处所的"-ere"形词可视为英语中的兼词,它与古汉语兼词"焉"都伴随着语音的简化,都有与之同形的地点代词,都可作陈述句的地点状语,都可对地点状语提问。不同的是"-ere"形词是取舍式缩音,"焉"是合音式缩音,两者表示同一意义的兼词数量不同,"-ere"形词有近指远指、陈述疑问之分,通常只有焉的隐含介宾可以是复数,"焉"的隐含介宾类型更广泛,含义更宽泛,二者所在句的语序和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焉”字常常用为兼词。当它处于句尾时,其意义大体相当于“于之”“于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这种兼词“焉”另有一个用法,即能表示被动。例如: (1)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左传桓公四年)杜注:“秦以芮小,轻之,故为芮所败。” (2)八月,郑子罕伐许,败焉。(又成公十四年)杜注:“为许所败。”  相似文献   

10.
兼词是古汉语中独具特色的词汇现象之一。它是用一个单音词(即一个字)兼作两个单音词(即两个字)用。如: 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焉,兼作于此用。  相似文献   

11.
语气助词通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它是汉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表示情绪的首要选择。"吧"字是汉语中的语气助词,然而在英语中存在着语气助词缺失现象,因此英语主要通过语调或其他手段来表达语气。本文着重研究"吧"字在汉译英翻译中除语调以外的其他处理方式。经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句子种类、语序,或增词等来处理"吧"字的翻译是常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焉"字在古书训诂中解作"于是"或"于+宾";古籍异文中"焉"与"于是"相当;"焉"与"于是"对文、互文;焉字在语法意义上与"之"或相当于"之"的代词完全不同,而同于"于+宾";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既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又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后面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焉"可以做兼词,兼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用.  相似文献   

13.
兼词是音单意复的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古汉语中的兼词,比现代汉语多,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其中以“诸”、“焉”最为常见。据顾颉刚《尚书通检》统计,《尚书》正文“诸”字共出现12次(不包括《书序》),其中作兼词用的3个。“焉”字共出现4次,其中作兼词用的3个。据杨伯峻《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诸”作为单词(不包括“诸侯”、“诸夏”之类的复音词),共出现36次,其中“之于”的合音18个,“之乎”的合音14个。“焉”字共出现88次,其中作兼词用的9个。据杨伯峻《盂子词典》统计,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的《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课本注释“焉”为助词。我认为此注欠妥。“焉”作为一个文言虚词用法主要有四种,即作代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合音字。(见《中学生手册》100页)根据以上分类,我认为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一文里,将“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的“焉”字注释为:“都是助词。”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从大的方面加以框定,却忽略了“焉”字在具体语境里的实际应用,将两种不同的用法笼统概之,因此,该注释有不够详尽、具体、准确之嫌。目前,许多中学文言文译本和其它一些参考书中,均将前两个“焉”字讲成“兼词”,后者讲成“助词”(见《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高中上册P471;林三松编《文言文学习手册》P45),到底谁对呢? 首先应肯定,“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语气助词,“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P257),不过这里  相似文献   

16.
“焉”字兼词说产生以来,从之者甚众。不仅某些古代汉语语法专著及高校教材大张其说①,而且现行中学课本也广泛采用,影响非浅。似乎“焉”为兼词已成为无可争辩之事实。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必就是定论,还有必要进一步商讨。一、从“焉”字兼词说的根基看“焉”字兼词说主要有三种,即:兼“于之(于是、于此)”、兼“于何”、兼“于其间”。三者都是以训诂材料为其立说的基础的。主张“焉”兼“于之”者以杨树达《词诠》为代表,该说直接源自《马氏文通》。《马氏文通·卷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翻译第3题"中书令缺,大将军咨问朝臣:‘谁可使者?’"中"谁可使者?"一句,参考答案是"可以补任的人是谁?",毫无疑问,命题者将这里的"者"译成了"……的人"。其实,这里的"者"并非代词,而是语气助词。"者"字可以作语气助词,现当代学者对此论述备矣。杨伯峻先生《古汉语虚词》339页"者"(五):"者"作语气词若表疑问或反问,一定另有疑问词。"者"字不译  相似文献   

18.
"焉"与"之"辨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别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教材和语法学著作中有“兼词”说,最有代表性的兼词是“焉”。对“兼词”内涵的界说和外延的圈定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兼词”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有的认为“兼词”是合音词,有的认为“兼词”是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在列举各种说法的同时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20.
兼词"诸"用于句中时,兼有"之"的声母和"於"的韵调,具有代词"之"和介词"於"的意义;用于句末时,兼有"之"的声母和"乎"的韵调,具有代词"之"和语气助词"乎"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