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其实本没有隔膜那么深,是什么让我们与长辈之间有了这许多的代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发现,体味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忽略了它。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都去关心,体贴他人,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习作从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生发,质朴的语言,让人体会出你子之间热爱的真情。  相似文献   

2.
《家长》2008,(4):13-1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和尚来到一个村子,村子由于经历了许多的灾难,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深深的戒备与隔膜,彼此间失去了信任。最具智慧的和尚想到了一个办法,试图帮  相似文献   

3.
孟艳丽 《现代语文》2005,(12):38-39
<故乡>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悲哀那人与人之间故乡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的不了解和隔膜".因此<故乡>表现的不是乡村的诗意,而是成年闰土在物质贫穷的背后更深层的精神的贫困和麻木.<故乡>是一篇很成功的短篇小说,具有鲁迅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主题点拨人与人之间,沟通无处不在。朋友之间可以通过沟通来消除误会,增进友谊;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沟通来交流思想,教学互长;长幼之间可以通过沟通来融化隔膜,传递亲情;同事之间可以通过沟通来协调行动,共谋成功;仇敌之间可以通过沟通来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5.
由于性格原因,在工作时聊天较少,与人相处总觉有种隔膜感。然而,通过一件小事,我走出了隔膜,学会了与人沟通,成为我人生的新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6.
信息社会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反映了人的异化的现实性。整体上,现代人的活动面临自己创造的产品与关系的限制和奴役的挑战。基于马克思人的异化理论,主要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探讨现代人的异化的新表现。物质层面表现为科技异化和符号异化,精神层面表现为理性异化与心灵异化,制度层面表现为交往异化与规范异化。  相似文献   

7.
女娲的传说     
吴艳  李鹏 《中国漫画》2020,(2):22-23
鸟语花香的大地上,女娲一个人在溜达,觉得非常孤独寂寞。她想了想,便蹲在地上用水和泥,捏出了一个个小人。这些小人刚一放到地上就活了起来,围着她唱啊跳啊,四散而去。神亲手创造出来的人类看起来非常神气。女娲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干劲儿十足。可是大地太大了,人的数量远远不够,忙碌了许久的女娲很辛苦。  相似文献   

8.
遥远的故事     
《新作文》2007,(4)
相传在几千年前,女娲炼石补天时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岩石,可女娲补天时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剩下一块未用,那石块便被女娲遗弃在青埂山下。  相似文献   

9.
我乃东施也。自从那日我模仿西施病病歪歪的样子后,便成了众人耻笑的对象。更有好事者,"恶搞"出一条成语——东施效颦送给我。从此,我便再也没有迈出过家门一步,终日以泪洗面……一定要找女娲算账!为什么把我造得如此之丑?强烈的愤怒占据了我的心。在香气弥漫的女娲庙中,我把我的委屈与愤怒一吐而出。女娲没说什么,只是让  相似文献   

10.
【开栏语】 让我们把深情的目光投向远古,去探寻人 类发展的轨迹,在众多的研究与推测中,去了 解我们人类的起源。在人类进化的进程中,去 感知生命力量的顽强,改造自然的伟力,以此 阅尽岁月的沧海桑田…… 【神话传说】 1.女娲造人的神话 女娲觉得太寂寞了,便用泥捏出许多像自 己一样的人;有鼻子、眼睛、嘴巴、耳朵,还有四 肢和手脚。她捏了许多,到最后实在累极了,便  相似文献   

11.
昆德拉的《无知》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另一困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隔膜.这部小说“无知”的内涵,就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疏离与隔膜的根源,请如政治原因,亲情的缺失以及语言交流的失败等,而对民主、人权、自由的追求,应当是冲破困境的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12.
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便有了世间万物,有波澜壮阔的海,有巍峨挺拔的山,有粉红的花,有翠绿的草,却没有万物之首——人类。近日,女娲娘娘闲来无聊,便来到这个由盘古用生命换来的世间游玩。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虽然偶尔有几声鸟叫,却没有一点生机。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没有生机勃勃的人类。于是女娲娘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决定造人。说干就干。女娲娘娘回到天庭之后,便到处收集五彩神泥,然后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捏成人形。她不辞辛劳,一夜之间竟捏了上万个泥人。然后,她对着小泥人吹了一口仙气,只见那些泥人有的变成了小孩,有的变成…  相似文献   

13.
蛙(蟾蜍)与女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人类视蛙为图腾,把蛙看成是氏族祖先的标志,人祖女娲就是由蛙崇拜演变而来.分析蛙(蟾蜍)与女娲的关系,主要可以从生物学角度、从二者的音义、从蛙(蟾蜍)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小人物的心灵隔膜问题,即小人物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夫妻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心灵隔膜.小人物的心灵隔膜问题主要是指人们由于情感上的不相通和彼此之间的不理解而导致的个体的内心痛苦感受.它暴露的是俄罗斯民族国民性的历史积垢,体现的是作者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对人类存在方式的一种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很多人已经身陷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或与不知是男是女的情人窃窃私语,或沉浸在网络游戏无尽的厮杀之中,久而久之,便丧失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对女娲神话文本的细读出发,分析女娲补天及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符号意义,获取其背后所透露出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精卫填海     
炎帝的小女儿女娲是一个美丽活泼好动的少女。 父亲炎帝因为工作常出海.女娲便想去看看父亲。那天.她偷偷划了一条小船向海的东方而去。  相似文献   

18.
生活家     
缎苏 《中学生百科》2012,(16):21-22
说到修补,自然而然就先想到女娲补天的故事。在年幼的心里,那绝对是一个让人兴奋的画面,比女娲造人还吸引我。想象着美丽的女娲跳舞一样,长袖飘扬,五色石上下翻飞,然后,坍塌的天空就一点点升起来,云朵又开始飘动,太阳又开始照射,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修补,就是如此美妙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女娲信仰起源地的研究上,最有影响的要数“南方说”。但从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着眼,结合古文献记录、民俗志资料以及实地的田野考察结果,特别是天水地区出土的鲵纹彩陶的考古发现,很可能与女娲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鲵纹(或称人首蛇身像)彩陶,较早地出现在西北渭水流域一带,由此推测,女娲信仰有可能起源于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女娲与南方少数民族女神形象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对女娲与南方少数民族女神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各民族女神之间"相互渗透,交相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女娲对少数民族女神形象的影响,揭示了女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程度之深,以及少数民族女神对女娲的接受。其次探讨了少数民族女神的独特性,在对女娲进行直接改造、移植以及发展女娲神话后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的女神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