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热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由燃料燃烧、各种热能换热设备、用能设备和化学反应设备产生而未被用尽的能量资源,其数量十分可观。尤其是电厂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排烟带入大气的热量,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这部分余热是潜力很大的能量资源。我国有大批中小型电站锅炉设计排烟温度较高,运行时间较长,有些锅炉的排烟温度甚至高达200℃,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充分利用能量资源,可在锅炉尾部加装余热利用设备来回收利用这部分余热。以某电厂680t/h锅炉为例,对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温省煤器改造并进行热态性能试验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E级燃机配套余热锅炉低压蒸发器出口管存在着投产时间不长易泄漏的缺陷。本文以江苏华电仪征热电有限公司西门子E级燃机配套余热锅炉为例,从流体力学、传热学、设计参数等方面对其泄漏原因分析,以所监测数据为依据,找出造成低压蒸发器出口管泄漏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可为燃机电厂防止余热锅炉"四管"泄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干熄焦余热锅炉副产蒸汽生产过程,对干熄炉及余热锅炉热平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计算了余热锅炉副产蒸汽量,从而看出干熄焦余热锅炉节能量较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余热锅炉是利用工业过程中的余热以产生蒸汽的锅炉,是属于技能型锅炉设备。本文主要就余热锅炉安装试调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转炉余热锅炉的故障分析对于保证余热锅炉的正常工作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与价值。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转炉余热锅炉的相关故障,并且对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的过程进行了探究,旨在更进一步的分析余热锅炉的使用技巧,全面的改进存在的不足,并且更好的应对余热锅炉工作当中出现的故障,确保余热锅炉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6.
锅炉在运行中排放大量高温烟气,这部分烟气中蕴含着丰富的余热资源。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约占锅炉总热损失的80%。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升高20℃,锅炉热效率就降低约1%,因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是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减少加热炉燃料耗量最重要的技术措施。烟气余热主要是通过换热器进行回收,用于燃烧空气预热、锅炉给水预热或加热热介质油等,应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具体的热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7.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余热回收的目标主要依靠工业领域。本文从余热回收利用方法角度,论述目前国内常用的热量交换设备类型,分析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论证需进一步推广余热锅炉及换热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锅炉尾部烟气(引风机至烟囱入口)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原烟气温度通常高达130℃~160℃)未被充分利用而被损失掉,且该项热损失进入脱硫塔后会增大水的蒸发量.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正是这项排烟热损失设法减少排烟热损失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水耗.本文分析了目前常见三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热方式,并通过对其余热回收原理和运行效果的比较得出最佳的烟气余热回收方式为加装低压省煤器,同时为某电厂600 MW机组设计加装低压省煤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某催化装置余热锅炉蒸发器、省煤器的改造,以及余热锅炉的优化运行,提高了余热锅炉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了全厂能耗。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7)
干熄焦余热锅炉是基于干熄焦技术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锅炉。干熄焦锅炉对余热的利用率较高,达到了80%左右,且能够对焦炭质量进行有效改善,具有良好的节能降耗作用。但在锅炉运作过程中,过热器的出口温度容易出现超温现象,给干熄焦锅炉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干熄焦余热锅炉过热器的温度控制。本文就目前干熄焦余热锅炉中过热器产生超热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控制干熄焦余热锅炉过热器温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能够保障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圆翼管换热气是采暖通风工程中常用的换热设备。本文通过对圆翼管传热性能进行分析,提出在暖通工程中合理采用圆翼管换热气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The criter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a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 plane slab or system with internal heat generation is critically examined. The rate of heat generation from the non-uniformly populated heat sources in the slab is assumed to be linearly dependent o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 slab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critical combination of the parameters under which the system can function satisfactorily is found to depend not only on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heat sources are populated but also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imposed on the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us indicate that an inadvertent change from the designed boundary conditions can significantly alter the life span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脉动热管的可视化实验台,对以体积分数为1%的TiO2/H2O和CuO/H2O纳米流体及基流体为工质,55%充液率的脉动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质静止时,纳米颗粒在脉动热管中会发生沉淀,但工质的运动能够使沉淀纳米颗粒再次悬浮,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悬浮性稳定减弱;与基流体工质相比,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最小启动功率低,启动时间较短,工作温度低,传热热阻小,温度波动振幅小、频率高;纳米流体能大幅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工作温度为110℃时,蒸馏水、TiO2/H2O及CuO/H2O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分别为0.23℃/W,0.11℃/W和0.13℃/W;两种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solving unsteady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which is based on a time–space boundary residual method with heat polynomials. More specifically, it employs an integral least squares criterion for the initial and boundary residuals so as to determine the unknown coefficients in a trial expansion of heat polynomials. Though it treats only one-dimensional cases, the present approach shows a good applicability for such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