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创新立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立法理念、原则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的研究。因此,从法理学的视角,探析科技创新立法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包括科技创新与法律制度的互动关系,科技创新立法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创新的立法模式等,可以为科技创新立法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任何立法活动都是在一定律价值观指导下的国家行为,正在论证中的统一合同法应重视对自由,公平,效益等法律价值的追求,也应解决好在立法,司法活动中法律价值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亲属伦理取向是中国传统法律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用代体、德主刑辅”的法律理念,“义务本位、皇权至上”的立法原则,“有罪推定、论心定罪”的司法模式以及“无讼是求、调处息争”的法律价值取向上。这种亲属伦理取向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那么立法必善则应成为先于有法可依的首要环节,基于法治国家必先有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这一基本的逻辑,追求立法理性应成为当前法制建设中的重点,这一理性又具体表现在立法理念,立法价值,制度规则与立法技术等四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5.
对于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法律有必要确定以区别对待,即违反法律效力性规定的行为当然无效。而违反非效力性规定及法律有例外规定的行为则并不当然认定为无效。随着行为效力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入,结合各国、各地区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大陆立法与司法现状,有必要对我国大陆的民事行为效力理论进行价值和制度的双向重构:一方面在行为效力认定的价值构建中,重新确定立法的指导思想,将充分尊重民法之私法性、维护行为双方意思自治等理念灌输到法律中去;另一方面则从公法与私法关系、效力判断的理念基础等方面进行价值与制度的具体重构。  相似文献   

6.
利益是科技立法的内在根据,利益取舍决定着科技立法的价值取向,而利益需求的多样性、无限性和利益资源的有限性,最终会导致科技立法价值取向的冲突。只要有法的存在,只要有科技的发展,科技立法价值取向冲突问题的研究,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发展观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正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即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其中循环经济立法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规范具有首要的、决定性作用。而在立法活动中,法律的价值无疑决定了法律最终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规范作用,一定的价值取向体现出法律规范本身的目的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它将给中国相关立法带来新的挑战和思考。本从物权立法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对传统物权法的冲击和对现代物权立法的要求,以及公有制、科技创新与现代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物权立法对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发展催生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应随之发展。基于我国科技发展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的研究,认为应当设置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具体权利,从而赋予知识创造者更多的权利和保护,扩大保护对象的范围,切实落实“有法可依”的法治理念;还应当提高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技术,借鉴其他先进国家较为先进和详密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全球生态危机的爆发,人类开始探寻和寻求解决之道。文章从分析导致生态危机的传统法学的缺陷入手。提出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建构生态本位的法律理念,以此来指导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并尝试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诚信原则作为法律化的道德准则,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公平的要义,在审判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要调整当事人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恢复、重建利益平衡;其次是解释、评价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防止发生纠纷后当事人的趋利避害、进行恶意辩解,指引当事人善意、正当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再次是补充、解释法律,弥补法律条款不能涵盖全部现实生活的不足,对法律规范做出符合立法旨意的正确阐释,防止从个人目的出发任意曲解法律。适用诚信原则应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准绳,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审慎、适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各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罪刑均衡经历了古典学派的一元均衡,实证学派的一元均衡,发展到一体论的二元均衡。罪刑均衡的内涵随着刑法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也逐步演进并更加合理。我国现行刑法确立、贯彻体现了罪刑均衡原则,成为以报应为基础,兼顾功利的二元罪型均衡的刑法典。当然,在一些微观层面上的不足,也是以后的刑法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抵触原则是我国地方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但不抵触原则涵义的分歧,常常导致实践中的立法越权与立法冲突,极大地影响了一般地方立法的开展和法律适用.结合法律保留、法律优位、国家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以及专门法律规定等多重审查标准,可对不抵触原则进行合理理解与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涉及控制犯罪和人权保障、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价值的尖锐冲突。两大法系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立法与实践,对我国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认定学说和立法现状有一定借鉴作用,我们要吸收外国立法之精华,完善我国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立法。  相似文献   

15.
最密切联系说是当代冲突法中解决法律适用问题时广为采用的一种学说,它最早发源干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领域。目前,随着各国民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它正在向国际民事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该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列入国际私法的立法和理论中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立法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尤其体现在财政与税收领域——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税收法律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税收自治权权限规定过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分配不合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税收减免制度不科学。针对以上问题,宪法和法律应明确中央及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加大并科学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赋予民族区自治地方财税方面更大的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应在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则下,主动且充分行使财政自治权和税收自治权。  相似文献   

17.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不同的应用要求,即在立法实践中要求主要体现出罪刑相适应而在司法实践中要求主要体现出责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在西部开发中应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要加强立法,依法保障劳动为资源合理配置;严肃执法,保障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作;协调劳动关系,依法保护人的合法权益。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必须依靠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灵活调整。要吸引、使用人才,在劳动力市场的立法中应把人才的使用作重点设计,要重视智力投资;实行以企业为主的原则,使企业尽快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加大对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则合法性的审查,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国内外的法律规制的比较,借鉴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票据法中的票据瑕疵制度得到更好的规范,从而有助于消除我国立法上的缺陷和弥补不足,以真正实现票据法的秩序、公正和效益,使票据真正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商事交往中的重要支付手段和信用工具。  相似文献   

20.
对于很多案件,法官虽明显地感知到不应是夫妻共同债务,但苦于触昏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所限,只好将其判为夫妻共同债务。个人债务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有人认为《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存在缺陷,并希望通过立法来完善。但立法未必完美,而法律的运用则是一门艺术。我们怎样才可以把有瑕疵的法律加以无瑕疵地运用?本文试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