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互动过程。然而,信息化强烈冲击下形成的“快餐文化”无声无息地影响着语文教学。在这种背景下,“素读”文本,回归本体,“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高的教学功效”,应该是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只有关注生命的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教育,更应是始终走向“尊重生命”的教育。从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中可总结出语文教学走向“尊重生命”的路径,即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展开对话,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知生命的魅力,提升精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诗意语文”首先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是借助言语的诗意,领悟、成全、造就人生、人类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诗意语文”有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诗意语文的实施策略是:文化底蕴,堆积语文教师“诗意化”;生命对话,熔铸语文课堂诗意化;文本细读,走向语文教材诗意化;点亮诗心,唤醒教学主体诗意化。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话题很多而又很不容易说清楚的学科,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总是“丰富多彩”的。诗意语文、生命语文、个性语文……如此纷繁.似乎令老师们有些无所适从了。苏教版主编张庆老师说得好“阅读教学,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对于老师来说最基本、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诵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何为“对话”?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然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对“对话”的理解不够透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不…  相似文献   

6.
王崧舟老师主张用“语文意识”来统摄文本的细读。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现就以王老师的《慈母情深》为例,谈谈如何渗透语文意识,在重点词句上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品出一些语言文字的真“味”。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人文、人性、人格的教育,语文教育的根本旨归是回归到“人”,回归到“人的生命”。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儿童的生命潜能,唤醒儿童的生命意识,用生命的视野去观照语文文本,用生命的眼光去打量日常生活。一、“生命化”语文:内涵与特质1.个体性。在语文教育中,类意识、群体意识、集体意识时常遮蔽着“具体个人”意识,儿童常常淹没在“常人”之中。这个常人,表现在语文教育中就是,语文  相似文献   

8.
张敏 《课外阅读》2011,(10):302-302
在当今科技、人文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快节奏、大容量信息的挑战与考验。对中学生来说,就是要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信息中去捕捉、筛选、解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语文老师来说,就要着力培养学生深层解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方法很多,但在众多的方法中,“拆分”与“组合”显得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9.
谈到语文课,就不能不说文本,说到文本,就不能不谈作者。语文教学中,文本是以各类文章为表现形式的课文,它体现了作者的爱恨情仇、善恶观念以及理想追求。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我们了解作者的媒介。而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自己““读出作者”。  相似文献   

10.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上要充满“语文味”,那执教者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就必须要注意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即“文本品读”。何谓“文本品读”?笔者认为,“文本品读”就是要求执教者引领学生对文本重点之处进行反复推敲,对文本的重要语段进行潜心会读,对文本细节之处进行品词析句。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味’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对关键词句理解后的朗读里,即文本品读里。”那“文本品读”品读什么?又应该如何品读?品读中还应注意什么?笔者就小学高段语文的有关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文本品读”教学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1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颁布实施,“文本细读”这一概念走进我们的课改视野,许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和教研组都以“文本细读”为主题展开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研究。我校语文科组也以学习新课标修订稿为契机,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开展“开展文本细读,促进课堂精彩生成”的教研活动,并通过开展公开课和示范课,带领大家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细掘文本有用资源,彰显教学亮点生成。下面,就本学期我校冯倩霞、郭广龙、胡伟胜三位老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高万同老师“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考”的讲座,对他提出的“看懂与读懂是不一样的”一句,感受颇深,让我重新反刍、重新建构了心中的语文教学。这里所说的“看懂”,是指在教学文本时,用电视等媒体让学生看文本的情节,再现文本的原始情境,让学生通过看画面,快速弄明白、搞清楚文本的内涵与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文本。“读懂”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读书感悟”,指的是以不同的读书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似体验,把文字符号变成一幅幅画面,一场场电影,再现文字背后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个性化”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命题.自然也成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化追求。作为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理应秉持的一种策略.理应追寻的一种境界.“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基于生命、始于生命.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命、发展生命、润泽生命。放眼“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理想课堂,它必将是师生生命自由、惬意、盎然生长的沃野.师生将在这里智慧相长。  相似文献   

14.
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所谓的“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称为“课文解读”更准确。解读课文时,可用“三步解读法”: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第二步,敢于质疑释疑;第三步,提炼精神营养。三步解读,先后有序,不可颠倒,不可偏废。一、“课文解读”出生记2015年暑假,我有幸聆听了贵阳市十九中陈华老师的讲座《从语文的阅读教学看文本解读的内容及策略》。陈华老师介绍了孙绍振老师的“还原及对比”  相似文献   

15.
王军林 《教师》2023,(34):15-17
针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与国家教材委员审核通过的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语文必修下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即语文学科教师要以“新教材”中的文本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树立“文以载道”的教材观、“文道合一”的教学观、“全人之美”的学生观。语文学科教师要坚持以文化人,以美其身,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持以文铸魂,焕彩生命,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6.
中职语文中的“文化细节”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文化细节顾名思义指的是文本中与主旨关系不紧密但又亟需重视的细小情节。这个教育元素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没有引起语文老师的足够重视,阅读教学没有生命活力,缺少生机和情感,导致学生厌倦语文学习。要使目前这种普遍存在的状况得以改变,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研究课本教材和学生实际,需要科学处理“文化细节”,创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来。语文教师需要选择品味“文化细节”的合适基点,以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当今,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态势——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已形成共识,教师开始重视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感悟体验和自主生成。但是,课堂中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不能遗忘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否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首先,要抓好语文本体的学习,抓听、说、读、写训练这个基础。当前谈论较多的论题之一是“超越”,“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超越”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但“超越”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超越要得法,要适度,要从基础出发,从文本出发…  相似文献   

18.
读了王君老师《安恩与奶牛》的教学实录,我曾撰文(见《语文学习》2011年第6期)围绕“咬文嚼字”谈论其得失:王老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表达.充分调动自己的体验去“咬文嚼字”.以打磨语感的教学策略和功夫.让我们欣赏到“有语文”的语文课,所得极丰:但她“删削”文本,直线、单一地将主题归结于“万物为一”的做法,最终损害了“咬文嚼字”.减损了小说阅读与小说阅读教学的正当性与有效性.所“失”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9.
睢瑞丹 《考试周刊》2012,(68):30+22-30,22
关于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地位,早期语文教学专家是非常重视的,曾有过“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本位的定位。但随着接受美学的影响和“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地位开始动摇,并出现了随心所欲解读文本的现象。对此.语文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提出了“文本也是‘主体’”的论断.这对阅读教学理论是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语文课姓“语”?阅读了左老师的《说园》课堂实录,发现做法其实很简单。一、明白文本里有什么我们的语文教材历来是文选型的,阅读教学针对的是一篇篇独立的文本,通过一篇篇独立文本的阅读积累,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