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分为“大纲卷”和“课标卷”两类,“课标卷”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呼应与呈现。2007年“课标卷”共有3套,分别是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8年,增加了江苏卷;2009年增加了天津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和辽宁卷,“课标卷”数量增至9套,占高考语文试卷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2.
2007年首次实行高中课改的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进行了课改后的第一次新高考.其中广东省、海南省为化学单科卷,山东、宁夏为理科综合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其他省市区也将陆续进入新高考.总的来说,这4套试卷既保持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色,又表现出课程改革的特点.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试卷中以选做题的形式呈现.广东卷的选做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标准后生物学科高考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高考的课标卷是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标准后的第一份试卷,其对今后课程标准的实施和高考命题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开展高考课标卷的设计研究就成为高考命题的首要任务。2007年高考生物课标卷的设计在内容抽样和目标确定方面,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适当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试卷结构方面,理综卷生物学科增加了所占的分数比例,试卷难度控制在0.5—0.6之间;选做题尽量做到了形式的等值。同时考前进行调研性试测是新、老高考实现平稳过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开始,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改区高考各科目在试卷形式和考试内容上有所变动,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变化最大的地方是设置了“选做题”。设置选做题的目的是好的,因为在目前高中的新课程中,学生选修不同的内容和模块,高考根据学生选学的不同内容来设置选做题,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自主选答"与"限定作答"改变了高考语文试卷的传统结构,试卷结构的调整是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引导因素.2009年率先进入高中课改的十个省市产生了9套试卷(海南、宁夏共用一套),部分试卷中的必做题与选做题是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调整的呼应:共同基础(必修)与多样选择(选修)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设置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选修模块。具有选修模块的高考学科必然在同一份试卷中出现对应的选做试题。选做题的设置从试卷形式上体现了新课程“选修”的模式,因此对应于各个选修模块选做题的难度设计是否相当,就关系到考试的公平性。如何使选做试题难度相当,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对问题难度的判定标准,可从问题所需的知识量即问题的难度空间、问题所处的情境形式即问题的认知情境、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能力即问题的搜索空间等角度进行求同设计。  相似文献   

7.
前沿动态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引入选做题广东:今年高考新方案降低难度体现“减负”《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日前下发各高中学  相似文献   

8.
凌荣毅 《新高考》2007,(12):18-20
2007年宁夏、海南、山东、广东四省率先启用新课程考试大纲,高考试卷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试卷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体现出新课标的自主性、选择性的精神;二是在选做题部分增加了实用类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9.
2007年,率先进入新课改的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首次进行了新高考。广东、山东两省自主命题,宁夏、海南使用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这三套"课标卷",都出现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其中宁琼卷考的是传记《叶圣陶在四川》,广东卷考的是访谈《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山东卷考的是新闻《梦碎雅典》。这些文体的出现,体现了高考与选修课程的呼应,以及对实用类文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快速推进,“2017年版课标”落地实施,统编版教材在全国使用,高考改革也及时跟进。特别是文学阅读版块,梳理2022年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四套试卷的文学阅读,我们发现选文和命题都有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高考,作为率先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四省区的考生接受了语文课程标准卷的洗礼。课标卷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增加了探究题。2008年高考,除广东等四省区继续考查探究题外,又有江苏省的高考试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增加了探究题。  相似文献   

12.
孙景颜 《师道》2014,(4):35-37
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在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上.更注重文本的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突出试卷“文化”与“精神”的底蕴,在考查中再现语文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其中,选做题的文学类阅读主要是对应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虽然整体比例不高,但对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是我省实施课标课程后的第一份"课标卷",是对我省课标课程改革的一次真正的检验.1.试卷分析试卷按照相关规定,吸取五年来我省自主命题  相似文献   

14.
李烈梅 《现代语文》2013,(8):159-160
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2007年最先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进行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其中宁夏和海南语文卷设题新模式相对固定,一直延续到今年2013年的高考,试卷中的选做题连续7年选了小说阅读题型。全国高考除自主命题外,其余均使用全国卷,2010年全国卷出现了《新课标全国卷》,2013年全国卷则统一成《新课标全国  相似文献   

15.
统观江苏、广东两省政治试卷就可以发现,两省的政治学科新高考特别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就是增加了选做题。尽管自主命题的江苏、广东两省2008年高考模式、卷面总分不同,选做题的分值、占卷面总分值比例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表1),但两省政治的选做题都“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反映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统一”;都会从选修教材《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里命制出一个选做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先期进入课标课程改革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区陆续迎来了课标课程高考.分析这些省(市、区)的高考课标卷对应用意识的考查,对做好应用题的复习有一定的借鉴意  相似文献   

17.
"选做题"是高考语文湖南卷集中考查选修课程内容的试题,集中体现了湖南省高考语文命题在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考查上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实现。本文试通过观察高考语文湖南卷选做题在材料选择、题型设置和命题角度取舍等方面进行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从考试内容、能力层级要求、结构特征、设题特色,以及命题追求等方面对高考语文湖南卷选做题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对选做题实现语文应用与探究能力考查的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1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化学试题的特点 1.1试卷总体印象 2010年高考理综(广东卷)的试卷结构与以往截然不同,全卷满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其中化学试题包括24分单选题、12分双选题、64分非选择题,满分值为100分,做题时间大约为50分钟(都远远少于去年的X科),主要考查<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等两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内容,不再设置不定项选择题和选做题,不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的内容,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广东高考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正一、缘起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课标",相应的高中数学课程简称为"课标课程",相应的数学高考和高考试卷分别简称为"课标课程高考"和"高考课标卷"),这也正式拉开了基于课标的课程改革的大幕。自此,为数众多的与课标课程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人们,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关注起与课标、与课标课程高考相关联的诸多问题的探究。在这些探究的成果展示中,"新课标理念""新课程理念"等成了炙手可热的词汇——但凡涉及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高考阅卷的数据,对全国课标卷进行分析研究。探询试题的微观结构和试卷的宏观构成,反映试题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把握试题特色与走向,关注选做题的难度均衡。用数据阐述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反思教学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