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了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建设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落实"劳动周"活动、破解学校开展生产劳动教育实践的困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学机构要采取做好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绘制基地劳动实践项目的资源图谱、构建基地劳动教育实践的课程体系、编写基地劳动实践指导的课程方案等举措,参与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玲丽 《江苏教育》2023,(22):15-19+23
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学校可以充分依托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同时基于劳动发力、五育并举的视角,通过对劳动教育基地的整体规划、课程设计、实践导行、未来创想,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基地综合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外实践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理想场所。江苏省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凭借自身的资源与专业优势,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为引领,通过对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使劳动教育从书本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真正从劳动中获益、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工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然后阐述了“工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体系建设,接着论述了“工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体系实践,最后对“工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牢牢把握"树立劳动观念、塑造劳动精神、培育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的劳动教育目标,通过"作好一个劳动导向、做好两项劳动示范、建好三层劳动基地、研好四类劳动课程、抓好五个劳动结合"的举措,探索构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立体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科学》2005,(4):16-18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是全围粮棉基地、全国名优苹果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和全国铜工业基地。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增强效益,服务经济”的指导思想,依托当地优势,把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前瞻性育人、新科技推广、助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走农科教三结合道路,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提供科技、产品、育人服务,不仅拓宽了教育的服务功能,而且有力地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心目中的“科技馆”、“致富源”。  相似文献   

8.
七月的赣南,暑气逼人。可比天气更热的是崇义县教育局会议室。本刊记者邀请崇义县有关方面领导.部分学校老师和学生、基地管理员以及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员,济济一堂,畅谈开展学校劳动基地建设的体会。会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思想的碰撞不时闪出智慧的火花,劳动让大家走到一起来了,劳动让校园更加和谐了。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就是庄稼蔬菜,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就要在这方面有所侧重。农村小学校基地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的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勤工俭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实践教材应紧密联系地区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反映地方特色,重实用、讲实效,同时,与学校的文化渗透紧密相连,强化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使基地建设做到一校一品牌,一校一校本特色。即:建好一个基地(既是蔬菜基地,又是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体现两个职能(既解决了学生认知蔬菜规律的问题,又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开发是在对学校、基地、社区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科学的评估的基础上,将课程开发活动置于基地所能凭借的课程资源上,从而突破单一狭隘的传统教学模式.农村中小学进行劳动教育基地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既能够提高基地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蕴藏在基地、社会和自然中的课程资源,以基地特色产品、产业、文化等为依托,多维度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把基地内外各种环境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濮阳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是濮阳市教育局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我市中小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育人环境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濮阳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从2003年11月建成并开始组织学生进驻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到2005年6月,实践活动已开展近两年,共举办了28期,有9所市直初级中学的7280名学生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应该结合高中学段的特点,从单一的劳动教育形态转向构建大劳动教育体系,拓展传统劳动的边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场域协同发力,开课程、做项目、建基地、塑文化,共同联动,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技术-劳动”生产要素综合型产业的原因分析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技术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发展生产要素综合型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生产要素综合型产业指2个或2个以上生产要素密集的部门。本文所指的是,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发展“技术——劳动”生产要素综合型产业,提高就业能力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有助于促进劳动教育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文章借助校园微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围绕“土壤”和“玉米种植”两大主题,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相似文献   

15.
“行知”劳动教育课程基地以劳动教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学校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立足陶行知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观,创建鲜明的劳动教育环境,架构立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多元主体、多重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确立正确劳动观念,最终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高职产学研基地建设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校企合作理论、技能形成过程理论.分析了当前高职产学研基地建设和运行中面临着"基地"建设缺乏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基地"建设经费筹集渠道单一等困境.最后,提出了产学研基地建设要构建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构建多元投资结构的投资机制等对策和思路,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近期,我们对忻州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一些先进典型,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形成了针对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科学》2003,(4):29-30
赵屯镇中小学劳动实习实践基地地处上海西部的青浦区西北部,毗邻江苏省昆山市的石浦镇。在基地门口,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何东昌及副主任王明达的题词赫然在目:“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广大农民结合起来,为人民造福”、“实施燎原计划提高农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青浦区赵屯镇中小学劳动实习实践基地在名教育家吕型伟教授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15年的不懈奋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示范性劳动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9.
张重煌 《教育导刊》2001,(19):33-35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是广州市教育局于1983年创办的一所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校址座落在广州西北郊白云区与南海市泌冲管理区交界处。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1995年广州市教育局为了进一步办好劳动技校,组建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劳动技术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育人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不仅把学校办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教育基地,而且发展成为教育与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育人基地,为全面落实广州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广州市中小学生的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建学农基地 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教育方针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精神,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进修学校,以高质量、高速度的开拓精神创建了“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学农基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学农基地的创建及其开展的活动得到了市教委、区政府、区教委的充分肯定和基层学校、家长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