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0以内的数数教学是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启蒙阶段,如何培养儿童的数数能力呢? 一、摸清儿童已具备的数数知识。初入学的儿童,一般都初步具备10以内的数数知识,有的还会数100以内的数。个别学生还初步建立了数的概念。这是由于学龄前儿童在生活中,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种种形式开始数数了。但是,他们不一定理解各个数所表示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数数,会认读1~10各数,理解1~10各数的意义,熟练进行10以内各数的数数。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学会数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数数,会认读1~10各数,理解1~10各数的意义,熟练地进行10以内各数的数数。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学会数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体验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2.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3.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方法”的传授与引导。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花生、糖果、小棒、幸运星等实物。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1.估算班级人数。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数数。你知道我…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3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使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能力目标:体会数数方法的多样性;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教学重点:数100以…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准备课”的编排,旨在帮助初入学的儿童了解学校生活,初步培养他们(儿童)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可初步了解儿童数数、认数的情况,为以后教学新知识做好准备。这一单元虽仅用两课时完成,但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明确教材编排意图,掌握教学尺度1本单元教材首先展示出一幅反映新学年开始的图画。画中人和物的数目用到10以内各数。通过数画中的人和物,教师可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册已学会由1数到20,初步知道10个一是十,以及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知识。第二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认数从20扩展到100,要掌握数位的初步知识。下面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谈点看法。一、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学生运用小棒图来数数,形象、直观。通过一根一根地数到十,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知道10个一是一个十,再十根十根地数到一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让学生从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掌握这两个单  相似文献   

8.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形成清晰的数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形成数概念应包括以下内容:会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理解数的数值意义;懂得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等。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是形成数概念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的重点。一、学会正确地数数。计数就是数数,  相似文献   

9.
设计说明:向中班幼儿提出10以内数数的要求似乎十分简单,其实要正确而迅速地数数并不容易。我们发现大多数四五岁幼儿仅停留在逐一点数的水平,一旦数得快或超过五的数量就易出错。我们认为,目测数群能力是幼儿数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首先通过拍皮球、“开火车”等游戏让幼儿学会从10以内任何一个数接着往下数。在此基础上,我们有目的地设计、制作、投放大量供幼儿操作的学具(如下),引导幼儿积累“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经验。这些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操作性强,能让幼儿动手动脑,反复练习。②具备多种目测数群的条  相似文献   

10.
教学“数100以内的数”,一要注重动手操作,二要围绕一个“数”字,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掌握数数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双手也是一种最自然、最简便的学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儿童双手的学具作用,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计算速度,增加课堂密度,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促进他们从直观形象思想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下面就谈谈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利用拍手教学数数和数的组成等内容的。 1.利用鼓掌把表扬和数数练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排数游戏     
活动内容:用100以内的数按一定规律排数、数数。(一年级)活动要求:1.以数的排列规律为主线,通过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幼儿早期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很多家长仅仅把儿童口头数数的能力作为幼儿早期数概念形成的唯一标志,以幼儿会数10以内的数为满足。在指导儿童学习时,也总是单纯地把练习口头数数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其实,这是一种不够正确的做法。因为,儿童在幼儿早期通过练习口头数数所掌握的自然数列,只不过是一连串有节奏的语音符号而已。不管是按顺序说出的数字序列,还是胡乱说出的个别数词,他们所记住的都是这些数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音上的特点,都是对于语音信号的纯粹的机械识记,而不是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口头数数纵然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也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多少数的概念。当然,数的概念是抽象的。幼  相似文献   

14.
(一) 我国儿童接受数学较早。很多父母在儿童刚咿哑学语时就教他们扳手指学数数。大多数儿童(城市儿童约占十分之九)六岁入学不仅可离开手指和实物数一百乃至几百的数,而且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这说明六岁儿童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数学基础和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从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应该尽快将这个基础转化为数学符号形式,进一步提高、发展我国儿童的这一优势。因此就不必在儿童已知的领域内反复直观,诸如“一个人加一个人”,“两架飞机飞走一架”等等。教师在儿童已知领域内兜圈子会造成儿童一入门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读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学习100以内计算的基础,同时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这一单元知识可分为三段,重点是搞清数位和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为系统学习100以内数的四则计算打下基础。下面就每段的教学内容简要地作些说明。 1.百以内数的数法。例1——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数法,借助实物,开始先一个一个地数到100,然后是一十、一十地数到100,引出计数单位“十”和“百”,强调“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十进制的计数法,即满10就进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这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应予重视。例2是从指定的数数起,连续数出几个数来,用来  相似文献   

16.
四、11~ 2 0各数的认识和 2 0以内的进位加法2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逐步扩大数的范围。因此这部分内容仍分成两部分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1~ 2 0各数的认识 ,2 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2 0以内的退位减法。掌握了 11~ 2 0各数的读、写法 ,为学习 2 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概念教学  11~ 2 0以内各数的认识与 10以内各数的认识的教学思路基本相同 ,只是顺序依次减小。数数 ,理解一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数的组成和认数字→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写数字。要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操作 ,通过直观——表象——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17.
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中,配有约二百五十幅的插图。这些插图是小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中它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能力之一,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是学生对数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初入学的小学生几乎不具备什么数学知识。因此,要激起他们对数学材料观察的兴趣,课本中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极好的感性材料。在日常教学中,尤其在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课本中各种生动画面会促使小学生看看、数数、比比。此时,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就能有目的、有步骤地从这些插图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在这种经常性的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自然能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经所南数实物的个数到估计数、口头数数的过程. 2.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3.在数实物的过程中,培养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2.让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相似文献   

20.
加减运算是算术运算的基础,儿童学习加减运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运用儿童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进行数学教学,对低年级数学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儿童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10以内数概念的获得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为儿童学习加减运算提供了基础。 1.在认识10以内数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