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相似文献   

2.
一、按照.文坟空: 1.江山代有才人出, 2._,桃花流水级鱼肥。 3.千门万户瞳瞳日,_。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一.一 迅履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6.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三、阅谈下文,回答问且: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判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 “肉食者那,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感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相似文献   

3.
“弗敢加也”与“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弗敢加也”杜预注:“祝辞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近代教材多从杜注,把“加”译解为“夸大、虚报”,意谓祝辞不敢夸大,不敢虚报。此说恐未确,“祝辞”系解者所加,原文并无此意。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云:“牺牲玉帛祭  相似文献   

4.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00分)一,文官文《共30分) (一)欲写(10分)江山代有才人出,铁马冰河入梦来。3.潭中鱼可百许头4‘不求闻达于诸侯。《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内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句子是《二l解肠下洲翻点的润姗(4分)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7.愿藉子杀之()《三)一搜下文,宪成.一1,.笼.分)育到论战十平.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岁J请见。其乡人曰:“肉食冬谋之,又何间焉?”列曰:’.肉食杳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大以分人。”对曰:“小夏未遮.民弗从也。”公曰:’‘栖牲玉东。弗敢加也.犬以信…  相似文献   

5.
“人”和“民”这两个字在古代的运用上是有区别的。“人”指的是国君左右的近臣;如看过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的人都知道,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的魏征做宰相,人们称赞他用人不疑的精神;清代郑板桥的为官之道是“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见民是相对官而言,凡是不做官的都可以称做“民”。 《曹刿论战》一文中,在齐国军队攻打各国,鲁庄公准备迎战的情况下,曹刿拜见了鲁庄公,有这么一段对话: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 ,民弗从也。”其中鲁庄公所说的“必以分人”中的…  相似文献   

6.
《曹刿论战》(初语六册)有一段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关于句中“必以情”之“情”的释义,现代各家注本颇多争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中学语文课本注:“情,实情。”二、冯其庸《历代文选》注:“情,情理。”三、郑天挺《左传选》注:“情,诚心。”四、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第5期引《周礼·小宰》郑玄注,释“情”为  相似文献   

7.
楚人伐宋以救郑①。宋公将战②。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③。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④。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⑤。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⑥。  相似文献   

8.
泓水之战     
泓水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638年的一场著名战役,说它著名,并不在于它的激烈残酷和后果影响,而在于它昭示了一种思想文化在这个动荡时代的没落。先看《左传》的记载吧: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襄公)将(准备)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宋是商朝后裔)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赦免,饶恕)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人既(已经)成列(排好战斗阵列),楚人未既济(渡河)。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列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相似文献   

9.
《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选自《左传·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一节,是脍炙人口的古文名篇。从《古文观止》到现行中学教材,历来的众多文言读本无不将其入选。对于“衣食所安”之“安”字,各本皆释作“安身”或“养生”之义。如此众口一辞,盖因袭孔颖达旧疏“公意衣食二者虽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之故也。  相似文献   

10.
晏子巧谏     
【原文】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 )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谊者。”辞曰:“君之先巨容焉,臣不足以嗣( )之,__臣侈( )矣。__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__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 )  相似文献   

11.
一、作助动词1.有胆量。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相似文献   

12.
《曹刿论战》有句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加”,课本注作“虚夸。这里是以少报多的意思”。但读后仍感似是而非,而且,转生疑窦:鲁庄公虚报祭品,其用意何在?若以常情忖度,“以少报多”,“虚夸”云云,不外贪污私占之嫌吧,但鲁庄公身为国君、位忝诸侯,欲壑再大,又何至于在众目睽睽的祭品上打主意呢?倘说增加祭品可以向神表示恭敬虔诚,那么,正该多多益善才是,又何必自曰  相似文献   

13.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①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②而反③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  相似文献   

14.
晋归楚钟仪     
晋侯(指晋景公)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日:"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  相似文献   

15.
援琴而撞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于为人君,唯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rn)而避,琴坏于壁。公 è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子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韩非子》译文: 晋平公和群臣饮酒,喝的很畅快,于是感叹说:“没有什么比当国君更快乐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它。”师旷在前面陪坐,拿起琴就去撞平公,平公撕裂了衣襟才避开,琴在墙壁上撞坏了。平公说:“太师你撞谁?”师旷说:“现在有小人在旁边说话,所…  相似文献   

16.
重欲必亡     
【原文】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景公饮酒,田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罚晏子。”公曰:“何故也?”桓子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  相似文献   

18.
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相似文献   

19.
教读笔札     
一、“弗敢加也”的“加”《左传·鲁庄公十年》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出版)182页谓:“牺牲玉帛皆祭神之物,必依礼为之,不使超过规定。”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编第一册58页注解说:“祭祀用的牛、羊、猪、宝玉和丝绸等物,有规定的数量,不敢自行增加,在向神和祖先祷告时,必定忠诚老实。”以“超过”、“增加”之义解“加”,自源于清人吴楚材、吴调侯所选《古文观止》“言祭祀之礼,不敢有加于旧”之往训。这是一种说法。此外,郭锡良先生等编写的《古代  相似文献   

20.
狗喻     
陈盈 《现代语文》2005,(7):11-11
卫灵公怒弥子瑕,扶笞(ch)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tuó)曰:“瑕也怼(du)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见夫狗乎?夫狗依人食者也。主人怒而扶之,嗥而逝,及其欲食也,葸(xǐ)葸然复来,忘其扶矣。今瑕,君狗也,仰于君以食者也。一朝不得于君,则一日之食旷焉。其何敢怼乎?”公曰:“然也!”(明/刘基)īì锦囊小语译文:卫国的国王灵公对弥子瑕恼怒,鞭打他并将他赶了出去。瑕害怕,三天不敢上朝。灵公对祝说:“瑕是不是有怨恨啊?”子鱼祝回答说:“没有的事。”灵公说:“怎么不会呢?”子鱼说:“国王您没见狗吗?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