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网络教育的诞生引发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变革,网络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促进创新,它表征为面向个人的自主化学习。发源于网络教育的根本属性具体表现为远程性、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和网络教育的优越性等。网络教育的作用表现为它将担负起继续教育的历史重任并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接受网络教育将成为人们一种解放个性的精神享受和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最佳途径.本文介绍了用于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中学化学教育改革动态》网络课程的开发意义、理论依据、网络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系统设计特点.本课题是佛山市教委的重点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育一般属于在职继续教育。所谓网络教育,就是主要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技术进行辅导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网络教育因其能够超越时空局限,随时随地进行辅导和学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而备受学员欢迎。  相似文献   

4.
追问中小学网络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的正确认识应以“教育利用网络”的原则为准绳。网络教育具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等优势。但人们对中小学网络教育存在过高的期望。事实上 ,网络教育只是为创建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环境提供了一条途径。网络是使学生接受教育、教师教学的更好的一种手段 ,无法代替传统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于是出现了网络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形式,而且相对于传统教育它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优势.本文探讨了作为网络教学主要形式的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着重论述了它的理论基础.从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所体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阐述了网络教育所具有的服务性质.并且指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向他们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是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炜煜 《成人教育》2015,35(2):9-12
MOOC是一种免费注册、大规模课程资源共享的开放性网络教育模式,与传统的网络教学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继续教育的参与群体在年龄构成、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及技能需求等多方面都更具多样性.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内容灵活、实效性高,能更好地满足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为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转型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自1999年开展以来,发展速度迅猛异常,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首先,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独特的作用: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努力扶持和发展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推进网络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扩大网络教育的普及化程度;教学培训的层次和内容更加宽泛多样,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上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如何体现个性化教育问题、思想观念转变问题、网络教育投入不足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多媒体网络教育的普及,为社会大众开辟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途径,E-Leaming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而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它的出现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教育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不断丰富知识的可能,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网络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教育正是利用网络这一特点而实现师资共享、课件共享和科研力量共享的。计算机联网后,不仅可以在网上传递教育信息,而且各地区的师生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研讨、交流和对话,可以选择不同的指导教师问题进行辅导,实现“一人多师,一师众用”。在网上,可以按照专业设置的课程轻松地调阅有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实现教材共享。 网络教育在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上给学习者充分的选择自由。网络教育不是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教育,它不受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和进度等方面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 网络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在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生源少、师资力量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教育的普及。网络教育的实施推行,大大缩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观念和手段在不断更新,面对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继续教育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采用E-learning系统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将是一种新的尝试,它能够促进理念的更新、功能的优化、价值的拓展.总之,两者的合作与融合能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快速的平台,提供更为多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使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但由于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其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远程网络教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程网络教育是基于因特网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的协作式学习,它支持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功能.本文对协作式学习远程支持系统的构建、教育环境的实现及发展的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康钱 《继续教育》2010,24(1):33-35
本文通过对电大继续教育中网络教育的性质、特点、发展优势,以及社区教育的概念、类型、受教育对象、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进行论述,认为电大继续教育在社区教育中不仅可以大力发展,而且在扩展本身的教育空间。在增强继续教育的社会功能中,网络教育是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就两者的结合实践与探索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实质是多媒体通信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传统教育下的线性学习结构,使学习者从多媒体中广泛、快捷、立体地获取大量的信息.正是因为网络教育的诸多优势使得网络教育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而在许多国家得到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翟晶 《中国培训》2005,(12):24-25
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是大学后的再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本阶段的正规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更强调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创新教育。继续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冲破时空对高等教育的束缚,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把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就为企业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一、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1、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育作为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已经成为支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柱。当前,网络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也遭遇以质量问题为核心的严峻挑战。网络教育的质量保障是一项长期、持续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必须厘清决定办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从而为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提供基本的依据。面对学历继续教育在办学质量上的客观差距,如何建立全面多元的质量观,坚持提高培养质量主题,准确定位网络教育质量理念,明晰决定网络教育质量要素,落实把控网络教育质量措施,这是网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网络教育,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以改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提高素质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正是由于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网络教育才在继续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超越时空性、可延展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优势.基于网络教育的这些特点,越来越多的各阶层人士选择网络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向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本篇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尤其以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为主要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无穷的魅力,适应了教育的发展。它为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提供了方便和重要的途径。高等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