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觉既是社会主体推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自觉的主体。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实现文化自觉就是要实现主体文化自觉。主体文化自觉的根本意义是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实现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使每一个社会主体更自觉、更主动地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社会主体的社会组织形式来看,必须着重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人民政府的文化自觉。从社会主体的个体形式来看,必须着重实现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文化人的文化自觉和全体公民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方正泉 《江苏高教》2014,(2):145-146
主体性教育理论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依据实践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性;其次,作为保障倡导者和扶持者角色的教师要确立教师主体性;第三,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式主体性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协同交互,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广蓬 《考试周刊》2009,(10):234-235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社会全面改革的空间已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冲突,多元思想意识的碰撞,多种政治诉求的矛盾,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宪政制度因其具有平衡性、包容性和协调性,具有宽容、妥协和协商的精神,有能力将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诉求整合在统一的社会框架内,使其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的统一与和谐。因此,宪政是中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4.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是自为的,不是自在的。如果重视人与物的形式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就会以形式逻辑认识问题,把认识和实践的指向性作为标准划分主客体,笼统地把作为对象的人与物都当作客体。如果重视人与人的本质联系及其与物的本质区别,则会以哲学思维思考问题,把思想作为划分主客体的标准,把作为认识和实践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都看作是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与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别。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单项和强制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对立和主客体对立的规律,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和谐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也不同于在师生主客体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建构师生主体间关系应该遵循自我确认、指导学习、研究性教学、人文关怀、独特共在和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5.
受西方近代哲学"主客二元论"思维的影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因过于强调单方的主体性而陷入困境。现代哲学主张的主体间性通过对主体性的扬弃,充分认识到自我与他者、社会间的相互作用,恰恰与翻译教学的本质特征相符合。高扬主体间性的翻译教学新模式认为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三大主体应于平等共在中彼此影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援藏教师的发展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有效性。在当前教师发展研究回归主体性的趋势下,援藏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值得高度关注。采取扎根理论的研究方式,在对四川省98名中小学援藏教师和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探究援藏教师如何在与社会结构互动中实现主体性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调研记录进行三级编码发现:一是四川民族地区援藏教师主体性发展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政策目标与主体个人需求之间的不一致、地方文化与主体原生文化之间的不相容、学校管理与主体专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二是四川民族地区援藏教师通过自觉和自律实现主体性困境的突破,包括善待弱势他者的生命自觉、正视多重结构的政治自觉、习得和谐关系的文化自律和践行教育责任的专业自律。研究结果表明,援藏教师主体性发展是从自觉走向自律的系统过程。本研究在促使援藏教师的各项诉求得以突出和彰显的同时,也为后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性别(gender)差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规定和塑造的结果,女性从性别体认开始主体性意识的觉醒。父权制文化正是以男女不同的生物机制作为压迫女性的自然根据,进而构造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女性则以身体的实在感确立了其在世界中的独立存在和主体位置。以身体的平等意识表达现代人的生命伦理观,以主体"在场"的方式建构起女性"解放"与"平等"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文明和社会客体文明。社会主体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只有解决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经济之间矛盾,才能使其成为推动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社会客体文明主要体现在农民观念更新、各方关系和谐、农村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行为文明等。只有实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客体文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间性作为一种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对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方式作出了不同解读,具有普遍意义,对大学生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人与人是一种和谐、平等、共在的关系,他们在交往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表现出主体间性;而主体性、主体际性及其关照下的大学生管理却陷入重重困境,因此,走向主体间性是大学生管理模式建构必然的逻辑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人文价值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体现,强调教育实践中人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拔尖人才;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自我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辩证关系,主张“心物合一”,始终保持人的主体性和超超性。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应该以成人个体的发展为核心,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必须展示出它的创新能力,营造一种求知创新的文化环境。从过程、主体性、公平与平等视角来看,健全与发展成人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必须以高校自评为手段,开展成人教育质量建设,以社会中介为主体,建立合理、动态、公开的成人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确立以“学”为中心的多样化成人教育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主体间性、主体共同性、主体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主体间性与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不同主体对于主体间性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其传播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平等、交往的教育管理方式,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主体间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管理主体"依据其建立的一套社会活动的规则,也是全部合法化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研究高校后勤系统的多元主体的权力体系.高校系统在"文化引领"、"人才引领"和"创新引领"的机制下,形成了多元主体的教育格局,在这个多元格局下,教育回归了人的"主体",这是后现代大众化教育的基本特征.社会赋予人的境界不同,而社会境界的提高,离不开主体精神追求与修养.因此,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重视提高主体的精神素质,管理才会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会真正有所作为,成为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过程就是其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与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话语是人类信息生成. 储存与传递的载体,它存在主体性学校话语和主体问学校话语两种时态、两个发展阶段. 主体性话语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是以诸主体间社会交往的分离为特征的,体现的是一种专制性话语关系. 学校主体间话语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学校内部多元话语主体理念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师、学生与其言语对象平等对话交流,自我建构并生成知识、经验,信息的一种行为过程.学校主体问话语反映了民主性学校话语关系. 教育民主是学校成员平等建构、生成生活经验的过程,反映在教育体制、教育权利和教育交流几个方面. 教育民主的核心表现在话语关系上,教育民主的本质就是主体间话语.  相似文献   

16.
部分的国民(包含大学生在内)欠缺多元、民主、开放社会的基本素养,如尊重他人、包容异见、基本人权、族群平等、异文化理解、保障弱势群体等。可以通过通识教育培育学生的"多元公民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种种挑战。以多元公民素质作为核心任务的大学通识教育,其内涵应包括多元的公民认知、多元的公民态度与多元的公民参与能力三个部分,才能符合民主社会多元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翻译社会学,文学翻译批评亦可视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翻译批评实践活动中翻译批评主体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同时也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社会心理是重要受动因素之一。新时期国内几大社会心理,如务实化、多元化、消费主义与利益主义考虑等对整个文学翻译批评主体活动影响深刻,批评主体在批评对象的选择上更关注实际市场利益的影响,在批评的视角和话语选择上更加突出多元学科理性思考,主体间关系中主体地位各有不同,在整体上社会心理对文学翻译批评主体的主体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把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工作,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命题.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和努力目标,创新社会管理是协调社会主体关系并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作为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管理角色,它的发展利于缓解政府与社会间的张力,利于累积社会资本和宏扬社会主体文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德育即育德。在德育价值关系中,德育价值主体是对德育需要的社会价值主体、德育者价值主体和德育对象价值主体,德育价值客体是能够满足德育价值主体需要的德育的实践活动。德育价值主体对思想、政治、道德的需求具有主体定向的特征,使不同的德育价值主体具有价值导向、价值指导和价值取向的德育价值需求向度。德育价值主体的价值契合程度愈高,主导价值体系愈成为价值主体的共同追求,社会的包容性愈大,社会就愈加和谐。在学校德育中,确定学生为德育对象价值主体,与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平等的德育价值主体地位,明确各价值主体间对德育具有共同的价值需求,在各价值主体间的地位平等和价值需求相同基础上开展学校德育,可以使彼此在感觉、理念和实践上把德育看成是自己的真实需要,使德育成为各价值主体的共同诉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历史就是其追求和实现自身本质,展示其主体性的过程.教育必须考虑如何适应一定社会阶段的人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是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而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这在教育目的层面上看,要求的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和谐统一.而我们的教育目标始终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矛盾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与社会对人的功利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要尊重人性,回归童真世界;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