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顾战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从哲学视角反思其现实意义,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观应当是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哲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发展观中包括着目标论、价值论、动力论三个主要方面。其目标论中的民族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等多重含义;其价值论中的以群体与个体相统一的群体主体、以生存关怀与发展关怀相统一的理想实现方式;其动力论中的革命与建设的独特结合都体现了毛泽东发展观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电教》2010,(10):161-161
<正>镇江市上党高级中学创建于1956年.地处镇江市南郊上党镇,2007年上党高级中学以争创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为目标统揽工作全局,多方筹资,建设校园.改善办学条件,立足实践,深入探索.进行制度建设,努力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中国的社会发展.并从理论上对发展的意义、内涵、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深刘领会这一发展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主义丰富的思想库里,有着诸多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但由于它们散见于各种后现代理论的文献中,且没有一以贯之的体系,因而准确把握较为困难。认真分析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后现代主义和谐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启示,将有益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邓小平从社会和人两方面发展的阐述中,精辟地概括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发展观.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日益雄厚以及对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江泽民深化和丰富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指意当代社会的深层发展应以人为本,提升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21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发展观到和谐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展观是资源"无限意识"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但其本身也面临实践和理论上的难题。要想把人类从发展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归和谐。从传统发展观到和谐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观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特色发展观不断创新的30年.中国特色发展观经历了改革发展观、"三位一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而又与时俱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它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它们有共同的理论前提、共同的实践基础、共同的核心理念、共同的时代背景和共同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特色发展观不断创新的30年。中国特色发展观经历了运动发展观、改革发展观、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提出,进一步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一个没有根本利益对抗的社会,一个富裕但贫富差距不大的社会,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活力的社会,一个人员充分流动的开放的没有等级的平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从相应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中国体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育应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从追求一时的繁荣向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为建立全面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在总体和谐的前提下,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发展失衡:一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区域关系不太协调.从区域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看,二者在各有侧重的同时,互为手段、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因此,深刻理解区域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以社会和谐为核心,以纠正区域发展失衡为契机,及时有效地推进改革.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加强区域发展的各种手段和条件,不断增强区域自身实力,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完善国家整体的区域发展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作为化解各种社会发展矛盾的利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只有坚持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不断开拓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方面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这种最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主体,能规范人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应该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通过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将更加健全完善,社会运行机制将更加稳定有序,社会利益关系将更加协调有效,社会创造活动将更加充满活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也必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和谐社会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在至今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具备必须的条件,和谐社会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良好愿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基本制度上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保证.和谐社会具有层次性.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到秦汉,我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整个社会的妇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婚姻观念、男女两性关系三个方面。而引起变化的原因则主要是父系制社会取代母系制社会、适应父权制社会发展的各种制度保障及伦理规范的熏陶以及变革中所谓的“经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